- 年份
- 2024(12094)
- 2023(17548)
- 2022(14292)
- 2021(13453)
- 2020(10756)
- 2019(24542)
- 2018(24045)
- 2017(45224)
- 2016(23909)
- 2015(27024)
- 2014(26522)
- 2013(25761)
- 2012(22942)
- 2011(20701)
- 2010(20504)
- 2009(18889)
- 2008(18101)
- 2007(15611)
- 2006(13749)
- 2005(11891)
- 学科
- 济(99329)
- 经济(99233)
- 管理(65268)
- 业(63876)
- 企(47861)
- 企业(47861)
- 方法(41520)
- 农(38379)
- 数学(35711)
- 数学方法(35277)
- 中国(31154)
- 业经(25696)
- 农业(25543)
- 财(22390)
- 地方(19927)
- 贸(18915)
- 贸易(18901)
- 制(18673)
- 易(18491)
- 学(18153)
- 环境(18078)
- 发(16312)
- 理论(16193)
- 和(15150)
- 银(14826)
- 银行(14813)
- 行(14229)
- 融(14149)
- 金融(14146)
- 技术(13941)
- 机构
- 学院(334509)
- 大学(328818)
- 济(139592)
- 经济(136863)
- 管理(128750)
- 研究(111845)
- 理学(111328)
- 理学院(110145)
- 管理学(108317)
- 管理学院(107680)
- 中国(85917)
- 京(68835)
- 科学(66674)
- 财(61089)
- 所(53211)
- 农(53147)
- 中心(51771)
- 财经(49503)
- 研究所(48734)
- 江(48212)
- 范(46484)
- 业大(46345)
- 师范(46087)
- 经(45340)
- 经济学(43660)
- 北京(43158)
- 院(40981)
- 农业(40161)
- 经济学院(39381)
- 州(38619)
- 基金
- 项目(231192)
- 科学(184196)
- 研究(174247)
- 基金(168792)
- 家(146478)
- 国家(145265)
- 科学基金(125636)
- 社会(113933)
- 社会科(107801)
- 社会科学(107777)
- 省(89695)
- 基金项目(89188)
- 教育(79747)
- 自然(77832)
- 自然科(75892)
- 自然科学(75874)
- 划(74959)
- 自然科学基金(74472)
- 编号(71095)
- 资助(67436)
- 成果(56019)
- 重点(52384)
- 发(52031)
- 部(51300)
- 课题(48751)
- 创(48489)
- 国家社会(48452)
- 创新(45239)
- 教育部(44505)
- 制(43824)
- 期刊
- 济(155159)
- 经济(155159)
- 研究(93330)
- 中国(65732)
- 农(53019)
- 学报(47299)
- 科学(47165)
- 管理(45869)
- 财(45337)
- 教育(37954)
- 大学(37610)
- 农业(36276)
- 学学(35295)
- 技术(29652)
- 业经(28961)
- 融(28714)
- 金融(28714)
- 经济研究(24626)
- 财经(23797)
- 问题(20811)
- 经(20653)
- 业(18563)
- 资源(17810)
- 贸(16018)
- 版(15985)
- 图书(15568)
- 世界(15549)
- 技术经济(14796)
- 商业(14566)
- 科技(14492)
共检索到48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叶云 卢碧玲
我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不同地域旅游资源形式存在差异。因此,充分挖掘乡村丰富而差异化的旅游资源有利于达成乡村振兴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便是生态旅游。国内乡村目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基建设施落后的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缺少各种法律制度保障、品牌宣传能力不足和没有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生态旅游的价值关联性切入,从资源、社会、时代以及价值四个角度出发,叙述法律政策、品牌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市场需求探讨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价值的办法。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旅游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瑞 刘倩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径,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乡村旅游的潜在功能、发展短板和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应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同质化问题严重、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文化保护利用不充分、利益共享机制有待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等短板问题。因此,未来亟需从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弘扬特色乡土文化、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以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开发所需资金匮乏等瓶颈。为突破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瓶颈,可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借助PPP模式,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恢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政策、乡村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促进乡村潜在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目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瑜婷 何建佳 刘举胜
本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合作双方合作利益分配不均衡、合作关系不稳定等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居民-开发商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合作双方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作路径演化问题,同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影响合作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开发中,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既与初始博弈支付矩阵有关,也与合作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参数设置有关。其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合作收益系数、增大政府补贴、增大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叔懿 陈华芳
传统旅游方式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尽管对此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制度上的短板,容易造成“公地的悲剧”。资源的最优开发建立在囊括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评价。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资源开发的帕累托原理最优路径。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评估 帕累托原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卫国
我国土地辽阔,各地区地理环境、文化传承不同,开发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应主动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挖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具备高质量标准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文旅产业园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高品质乡村文旅产业园的发展价值,并从基建和品牌效应两方面探讨实践路径。
关键词:
乡村 文化旅游产业 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悠 武保华 梁爱霞
将乡村旅游型和生态景观型林盘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邑县政府网站以及大邑县推出的林盘旅游资源的各种规划,利用ArcGIS10.8.2软件,运用规模度指数,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缓冲分析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已建成的和规划建设的林盘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大邑县林盘旅游路线设计,进而为乡村经济的提升做一定的贡献。经分析发现:大邑县林盘的旅游资源集中度较高,且其分布为“东南密,西北疏”的特点,延雪山-田园走廊分布较多,而蜀山韵走廊分布较少,大邑县林盘旅游的开发以及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林盘旅游 空间分布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玲
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带动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为保持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需要对传统旅游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阎丽
本文从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和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国情,探究了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及对策。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助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与当地环境的协调共融。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旅游 农村 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柳
[目的]文章以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海南省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以期为传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总结相关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海南省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策。[结果]结果表明,海南省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开发与保护意识淡薄,进程缓慢;开发保护理念落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文化挖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晨倩 岳吉瑞 李培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技术升级,赋能产业兴旺;激活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丰富职教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基于破解现实困境的逻辑起点,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主线和提供多方保障的逻辑支点,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并以“嵌入理论”为着力点,从价值嵌入、资源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文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具有新的内涵。民族地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等学理和实践问题需要关注。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例,结合贵州省旅游产业政策和生态旅游发展现实情况,总结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制约因素,提出实践路径,期望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在以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普遍具有齐鲁文化风韵内涵突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基础扎实与机制灵活等特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文化特色薄弱、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开发管理不规范、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实施"政府-市场"配合管理机制,普及生态保护观念;加强科学规划编制,合理规划阶段性开发生态区域;实施分类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婧 刘波林 苑大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性、技术先进性五大特征,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稳定运行的需要、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等三重价值。但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终身学习文化尚未在全社会稳固形成、终身学习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健全、终身学习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向未来,应以树立积极主动的现代化终身学习观念为根本基准,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终身学习法律与制度为强力支撑,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的现代化终身学习促进方法为可靠依托,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燕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总目标加以推进。乡村生态田园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产业,按照产业兴旺总体要求,应明确乡村生态田园旅游属性特征,并对乡村田园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开发,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产业,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乡村生态田园旅游 属性特征 开发路径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