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3)
2023(17995)
2022(14904)
2021(13907)
2020(11709)
2019(27146)
2018(26617)
2017(49357)
2016(26792)
2015(30585)
2014(30760)
2013(30164)
2012(27952)
2011(25228)
2010(25427)
2009(23807)
2008(23576)
2007(21068)
2006(18438)
2005(16278)
作者
(78225)
(65756)
(65195)
(62455)
(41401)
(31532)
(29907)
(25551)
(24906)
(23507)
(22387)
(22094)
(21038)
(20607)
(20369)
(20245)
(19785)
(19141)
(18957)
(18828)
(16325)
(16149)
(16077)
(15230)
(14845)
(14716)
(14609)
(14570)
(13329)
(13246)
学科
(115749)
经济(115628)
管理(73528)
(70606)
(54196)
企业(54196)
方法(51977)
数学(45197)
数学方法(44647)
(40101)
中国(32771)
(28859)
业经(27032)
农业(26640)
地方(25683)
(23915)
(21810)
(19402)
贸易(19392)
(18794)
理论(18178)
环境(17864)
(17456)
金融(17447)
(17419)
银行(17375)
(16921)
财务(16849)
财务管理(16805)
(16773)
机构
学院(383221)
大学(382007)
(153114)
经济(149770)
管理(145245)
研究(131139)
理学(124481)
理学院(123065)
管理学(120592)
管理学院(119886)
中国(99864)
(81427)
科学(81171)
(71426)
(69481)
(65511)
中心(62435)
研究所(59422)
(59400)
业大(58166)
财经(56126)
农业(53460)
(53142)
师范(52568)
北京(51006)
(50957)
(47346)
(47295)
经济学(46767)
经济学院(42196)
基金
项目(258251)
科学(203046)
研究(188522)
基金(186488)
(163062)
国家(161703)
科学基金(138453)
社会(119510)
社会科(112989)
社会科学(112959)
(102007)
基金项目(98387)
自然(88805)
教育(87321)
自然科(86683)
自然科学(86659)
(85514)
自然科学基金(85071)
编号(77347)
资助(76499)
成果(63242)
重点(58784)
(56422)
(56258)
课题(53883)
(52806)
国家社会(49807)
科研(49582)
创新(49342)
教育部(48196)
期刊
(172215)
经济(172215)
研究(109358)
中国(80129)
(66600)
学报(62819)
科学(56989)
(56014)
管理(50946)
大学(48003)
学学(44821)
农业(44406)
教育(44239)
(35761)
金融(35761)
技术(34698)
业经(30735)
财经(27366)
经济研究(26589)
(23554)
问题(23102)
(22494)
图书(21471)
(20332)
统计(19698)
资源(18023)
技术经济(17941)
(17877)
(17610)
理论(17167)
共检索到579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宗顺  汪发元  侯玉巧  
基于西北地区5省区2004—2018年的数据,应用熵值法计算乡村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构建PVAR模型,通过广义矩估计、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城乡一体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负相关,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正相关,但两者都不显著;乡村生态旅游、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三者在短期内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我推动,且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自我推动力更加显著。为此,应当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特色资源;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平台;建立城乡协作机制,促进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舒伯阳  马静  
本文通过自主研发的"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大数据监测网络平台",全面搜集了1989—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乡村旅游政策文件,按照"数量-结构-主体-内容-体系"的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揭示出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演进的特征:政策数量和结构与乡村旅游的阶段发展特征相匹配,政策导向与干预内容始终与国家战略目标相契合,政策体系正在初步构建;政策发文主体层级逐步上升、发文部门日趋多元,政策统领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但仍存在顾此失彼的部分"政策洞",实施效率也有待提高。基于此,本研究反思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趋势走向进行了预测推演,由此提出了政策制定系统化、政策运行标准化、政策落地绩效化、政策反馈双向化等四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莉  李明生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它有着与传统文明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本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解析城市与乡村的互利共生关系,探讨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内涵,提出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涌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晓红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始终具有指导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量指标,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载体。苏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地看待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对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慧敏  
乡村旅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如何整合农户、乡村旅游企业、政府等多方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立足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条件,对机构在国外一些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叙述,以爱尔兰与法国作为对比,对国外一体化乡村旅游机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以此来探究中国一体化乡村旅游机构的未来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OLS回归和TSLS回归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富裕程度、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城乡收入差距和政府农业财政支出是影响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农村财政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进农民生活方式是解决当前农村面源污染的有力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珊  
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旅游又反过来推动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现如今,农村旅游文化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对于民俗文化开发不足等方面。为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科学规划,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注重本土文化宣传,塑造高品质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强调生产与旅游同步,实现自然与人文并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珊  
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旅游又反过来推动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现如今,农村旅游文化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对于民俗文化开发不足等方面。为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科学规划,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注重本土文化宣传,塑造高品质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强调生产与旅游同步,实现自然与人文并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永海  孙垚  
生态旅游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旅游业相结合,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第三产业的内涵式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内蕴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它既汲取了我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髓,亦借鉴了国外生态旅游的新经验,是在结合我国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其资源规划与保护、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其旅游品牌、实施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等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区利益协调发展,否则生态旅游将难以可持续发展。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大多数地区缺乏合理的农村生态旅游体系,部分旅游开发者的观念依旧较为落后,缺乏文化底蕴、生态价值功能。因此,有必要展开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生态旅游价值功能再造工作,以求促进农村旅游事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区利益协调发展,否则生态旅游将难以可持续发展。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大多数地区缺乏合理的农村生态旅游体系,部分旅游开发者的观念依旧较为落后,缺乏文化底蕴、生态价值功能。因此,有必要展开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生态旅游价值功能再造工作,以求促进农村旅游事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琴梅  方妮  
在生态资源富集又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助推新型旅游小城镇的形成。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并进行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对其2002—2014年间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发展这些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第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彻底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第二,引导民间资金、技术、管理等有序合理、规模适度地投入乡村生态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