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6)
- 2023(5499)
- 2022(4550)
- 2021(4227)
- 2020(3167)
- 2019(7306)
- 2018(7273)
- 2017(13089)
- 2016(6922)
- 2015(7611)
- 2014(7445)
- 2013(7462)
- 2012(6737)
- 2011(6437)
- 2010(6464)
- 2009(5855)
- 2008(5392)
- 2007(4884)
- 2006(4419)
- 2005(3363)
- 学科
- 济(27037)
- 经济(27012)
- 农(24515)
- 农业(16533)
- 业(16469)
- 管理(14132)
- 地方(11196)
- 业经(10455)
- 环境(8315)
- 中国(7826)
- 农业经济(7526)
- 发(7259)
- 企(7016)
- 企业(7016)
- 方法(6215)
- 学(6021)
- 发展(5918)
- 展(5912)
- 制(5620)
- 生态(5589)
- 收入(5415)
- 数学(5354)
- 数学方法(5288)
- 村(5236)
- 农村(5215)
- 财(5139)
- 土地(4868)
- 建设(4809)
- 工作(4491)
- 资源(4401)
- 机构
- 学院(95884)
- 大学(90637)
- 研究(33818)
- 管理(33451)
- 济(33014)
- 经济(31989)
- 理学(28761)
- 理学院(28300)
- 管理学(27744)
- 管理学院(27556)
- 农(25919)
- 中国(25206)
- 科学(23093)
- 京(19334)
- 农业(18913)
- 业大(17999)
- 中心(17036)
- 所(16856)
- 范(15667)
- 江(15564)
- 师范(15551)
- 研究所(15484)
- 财(13756)
- 省(13322)
- 州(12851)
- 农业大学(12567)
- 师范大学(12245)
- 院(12017)
- 北京(11720)
- 科学院(11349)
- 基金
- 项目(69030)
- 科学(53217)
- 研究(52880)
- 基金(47286)
- 家(41315)
- 国家(40861)
- 科学基金(34235)
- 社会(33009)
- 社会科(30740)
- 社会科学(30732)
- 省(30116)
- 基金项目(26382)
- 划(24097)
- 编号(22945)
- 教育(22141)
- 自然(20701)
- 自然科(20024)
- 自然科学(20020)
- 自然科学基金(19605)
- 成果(18102)
- 发(17095)
- 资助(16806)
- 农(15846)
- 课题(15780)
- 重点(15528)
- 创(14260)
- 部(13644)
- 发展(13587)
- 展(13368)
- 国家社会(13267)
共检索到14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天行
近年来人为开发对环境的冲击,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不但经济发展的目标受限,甚至可能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安全。基于"永续发展"、"生态规划"议题的日益受重视,以及小区发展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重要角色,文章以小区发展与生态规划的观点,从永续经营的角度,探讨台湾地区921地震后南投县桃米乡村小区灾后重建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以作为其他小区建构生态小区之规划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慧怡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地区发展的途径之一,必须面对当代乡村景观中传统农业主体性破坏对游憩资源运用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乡村地区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乡村旅游以环境资源为基础,建立适宜的乡村环境管理与旅游模式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该研究主要结合《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的环境管理概念,探讨其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我国台湾桃园地区乡村景观为案例,通过对桃园地区乡村景观变迁的研究访谈、空间分析及乡村旅游发展课题的探讨,初步提出三种基于里山倡议概念的乡村旅游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宗贤 吕文博 吴荣华 莫晓杜
以往有关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拉力创业动机和不同性别创业者拉力创业动机研究。旅游研究学者提出应该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动机进行更为理论化和系统的研究,并对乡村旅游经营动机的性别差异做进一步的探讨。该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例,比较性别差异下中小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创业动机模式。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经营者拉力创业动机包括善用农业资源、社交、更换工作与政府政策鼓励等4个因子;推力创业动机则包括工作压力、自我压力与生活压力等3个因子。后续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女性的拉力创业动机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高佳
中国大陆广大地区面临乡村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研究海峡对岸的台湾以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具体分析台南市土沟村以时间为线索,以"农村美术馆"——即整个村作为美术馆的创新理念为平台,以艺术为媒介挖掘乡村价值,进而扩展到乡村产业、资本、管治与文化等深层领域,实现乡村多元发展与全面复兴的实践内容,系统归纳土沟"农村美术馆"的创新经验,从而启示我国大陆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与复兴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侃华 刘洁 蔡辉 杨震
在我国大陆经济社会进入常态化之后,折返式城镇化正在使部分人口回流,乡村社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乡村治理进入了转型和复兴的阶段。引入人本导向理论应对乡村发展的时代需求,通过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研究,提出乡村规划应改变"城镇化"倾向,着眼于乡村社会,将乡村营造纳入规划研究的范畴。并以村民的需求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人—技术—乡村"逻辑的乡村复兴新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世渊
在产学研领域加强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当今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福建与台湾的角度来探讨两地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及其机制的建构。
关键词:
产学研 区域合作 海峡两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效通 林向斌
土地使用变迁直接冲击生态系统、当地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生产环境,也对于都市发展型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解都市发展过程中绿地变迁之空间分布情形,此分析都市绿地空间结构变迁;本研究依循都市发展之脉络,以GIS方法建立不同时期土地使用数据库,针对土地利用情况产生绿地空间变迁的结构、型态的改变。以台湾桃园县桃园、八德、龟山等3乡镇为范围,以台湾堡图、航照图、经建图、都市计划图作分析,而空间变迁层面,解释各时期都市绿地空间变迁过程。研究成果显示,于1900年~1995年间,土地使用面积改变顺序是:林地转成农业用地、茶田用地转成农业用地,而农业用地转成建筑用地或其它使用地。就3个乡镇市各不同的土地使用类型之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雨晴
乡土小说一直在台湾文坛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文坛涌现了一批具有新风貌的乡土小说,以袁哲生、吴明益、童伟格、甘耀明、伊格言、许荣哲、张耀升、王聪威、高翊峰等人为代表,他们的小说迥异于以启蒙为立场的描写乡村社会或以批判为态度描写城乡对立的前代乡土小说,以“零度写作”的姿态,通过描写乡村的怪力乱神来实现较为私人化的文学关怀,体现了新乡土小说的显著特征。文章在介绍新乡土小说的概念和特点的同时,以新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童伟格为例,分析他作品中对死亡与时间的关注,并将这种关注与他书写的“弱者”“废人”的生存逻辑联系在一起,来具体考察台湾新乡土小说的写作实践,指出了新乡土小说创作中的不足和对当下的启示。
关键词:
台湾 新乡土小说 童伟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聚居小区,其自主管理既是一个社会治理的问题,也是农村公共事务和服务的管理问题。目前农村聚居小区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入住村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到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推动农村聚居小区实现自主管理,重点是搭建好农村聚居小区自主管理框架,理清农村聚居小区内的各种权属,通过推动建立和提升农村聚居小区自组织的管理能力、推动建立聚居小区自我管理和发展机制、寻求农村聚居小区可持续收入来源等手段,使农村聚居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实现"有人管、有制度管、有钱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标文 刘荣章 曾玉荣
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理念和重点,本文根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二战后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划分为"农业生产"导向及"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导向两个阶段。在分析各阶段政策产生背景与成效的基础上,阐述台湾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逻辑,探讨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模式,揭示出"自下而上"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建构,促进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根据台湾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大陆"自下而上"乡村建设政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政策演进 自下而上 台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飞 王仰麟 李正国 薛怡珍
生态网络的构建具有保护环境、稳定生态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价值等功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生态网络,可整合区域自然环境特性与生态功能差异,进而指导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本研究选择台湾岛为研究区,以县、市为研究单元进行全岛生态功能网络构建,通过能值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整合全岛生态效益、生态格局等数量、空间指标,目的在于明确各个县、市在全岛尺度的景观功能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以作为制定各县市发展策略的参考。目前,台湾岛生态功能网络以东部花莲县、中部南投县为中心,向西部功能逐渐减弱。通过与生态需求的对照分析可知,台湾岛以台北市及台北县迫切需要改善境内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功能网络 生态效益评价 台湾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颖 李淑芹 刘威 王旭梅 闫雷 陶虎春 张培英
黑龙江省木兰县是我国 5 0个生态试点县之一 ,本文综述了该县注重生态小区的开发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 ,并分析了生态小区对生态农业建设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小区 生态农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钊启 刘科伟
"农村再生"是在台湾地区农村发展面临村庄空心化、老龄化、居住环境质量衰退以及内卷化的现实情境下提出的,通过"社区赋权"与居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的权利交还给农民,实现村庄"自下而上"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社区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扶持,使得农村获得内生的再生动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村再生"的政策理念与实践方式进行解读与介绍,并基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视角,总结出"农村再生"经验在居民管理、村庄营建与农业发展方式层面上对大陆地区农村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台湾 农村再生 农村社区 社区赋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傅俊尧 肖菲 罗小龙
一方面,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引发商业空间价值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中央为改善城市交通释放出推进小区开放的强烈信号,小区空间形态转变带来的治理问题成为学界与社会的关注焦点。基于边界的分析工具,将领域理论引入小区开放的研究,通过分析多元利益主体争夺空间配置权的博弈过程,剖析小区开放过程中多主体冲突的根源。研究选取广州市六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边界重构的动因将小区边界演变划分为市场经济改革引发的经济边界重塑阶段、市场政府共同带动的空间边界演变阶段和上级政府介入引发的权力边界碎化阶段。发现小区开放过程中,存在去领域化、再领域化和民间领域化等过程。研究指出治理冲突的根源在于主体的边界和领域之间异步性,提出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关键词:
领域重构 小区开放 六运小区 边界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