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0)
2023(16819)
2022(14425)
2021(13482)
2020(10945)
2019(25097)
2018(24909)
2017(47000)
2016(25634)
2015(28504)
2014(28824)
2013(28470)
2012(26520)
2011(24192)
2010(24398)
2009(22439)
2008(21734)
2007(19411)
2006(17294)
2005(15141)
作者
(76618)
(63759)
(63116)
(60128)
(40296)
(30847)
(28670)
(24945)
(24138)
(22951)
(21842)
(21670)
(20497)
(20220)
(19555)
(19495)
(18963)
(18618)
(18224)
(18117)
(15908)
(15898)
(15375)
(14578)
(14326)
(14286)
(14240)
(14067)
(13055)
(12735)
学科
(107320)
经济(107214)
(68833)
管理(68315)
(52388)
企业(52388)
方法(42991)
(38075)
数学(36376)
数学方法(35925)
中国(31170)
地方(28997)
业经(26167)
农业(25473)
(25089)
(23963)
(19395)
环境(19197)
(17894)
贸易(17878)
(17258)
理论(17234)
(17201)
银行(17155)
(17005)
(16761)
(16759)
金融(16757)
(16521)
技术(16322)
机构
学院(366825)
大学(364830)
管理(141757)
(141333)
经济(137976)
研究(130353)
理学(121761)
理学院(120276)
管理学(118137)
管理学院(117470)
中国(96093)
科学(83564)
(79527)
(67908)
(66576)
(63796)
研究所(60829)
中心(58787)
业大(57756)
(55233)
(52471)
农业(51964)
师范(51953)
北京(50768)
财经(50401)
(47741)
(45717)
(45399)
师范大学(41930)
(40887)
基金
项目(251559)
科学(196412)
研究(183367)
基金(179442)
(157549)
国家(156153)
科学基金(132622)
社会(114232)
社会科(107884)
社会科学(107856)
(100142)
基金项目(95894)
自然(86019)
(84171)
自然科(83892)
自然科学(83867)
教育(82799)
自然科学基金(82301)
编号(75197)
资助(73288)
成果(60998)
(57636)
重点(56762)
(53991)
课题(52649)
(51485)
创新(47965)
科研(47820)
国家社会(46343)
计划(45685)
期刊
(164999)
经济(164999)
研究(107466)
中国(75021)
(65750)
学报(61266)
科学(57466)
管理(50078)
大学(45899)
(45691)
农业(44812)
教育(43442)
学学(43304)
(33609)
金融(33609)
技术(30800)
业经(30337)
经济研究(24594)
财经(23290)
(21676)
问题(21412)
(19855)
图书(19187)
科技(18899)
资源(18667)
(18519)
技术经济(17081)
理论(16756)
现代(16365)
商业(16254)
共检索到54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震  庞赞  张建国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在开发前对影响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因素进行评价,为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分析总结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的特点,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构建了该文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以兴墩村为例验证本评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评价模型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区域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由影响该指标的因素组成,共计29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兴墩村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为8. 06,适宜性良好,其中自然环境得分最高为9. 52。[结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兴墩村进行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同时存在配套设施条件差以及开发潜力低的缺点,针对各二级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为今后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杨娇娇  李瑞娟  
乡村旅游是响应国家振兴乡村建设的重要措施,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是旅游开发前的必要一步。文章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以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基础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为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为框架的适宜性评价模型。最终得出哈尔滨乡村生态旅游属于高度适宜地区,从而进行适宜度区域划分,为哈尔滨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丽   雷海倩   肖芷竣   陈中琪   王艺琳   罗芬  
【目的】发展生态旅游赋能以绿色矿山为代表的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为全国绿色矿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游憩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矿区开发条件、城市开发环境6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矿山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最高为0.84,最低为0.38,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差距较小。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生态环境质量、政策支持情况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基础设施、相关者的参与度和友善度、交通便利性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与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正相关关系,风险安全状况对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影响不显著。【结论】湖南省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潜力大,为此,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加强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水平,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矿山遗留资源和当地文化,在生态修复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矿山生态旅游价值,打造矿山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靳诚  黄震方  徐菁  
论文从影响因素出发,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从城镇依托度、交通优势度、社会支撑度和现有景区影响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依托度呈现出以市级城市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机场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社会支撑分值总体上呈现出以太湖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现有景区影响度数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并零星分布在长江南岸,总体上呈现内低外高的格局。高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两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两岸地区,另一个是杭州湾两岸地区。低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区,特别是西南和南部边缘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地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倩琳  董凤丽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尚缺少统一规范,科学地构建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查阅文献、参考旅游景区相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从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和旅游支持四个维度、45项具体指标创造性地提出了辽宁省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通过运用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法,使用ExcEl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实现了对评价指标的筛选整理,最终保留39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14个判断矩阵,运用Matlab软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及总排序权重,最终构建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牛鑫  窦银娣  刘沛林  
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从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条件和客源市场4个方面构建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综合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对大南岳旅游圈五区三县乡村旅游地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8个地区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高潜力开发区为衡阳县和衡东县,中潜力开发区为南岳区、石鼓区、蒸湘区和衡山县,低潜力开发区包括雁峰区和珠晖区。最后,从整体开发和分区开发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森林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针对乡村森林经营的特点,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森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经营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生态因子划分、权重确定及其适宜性分级与定量化,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提出生态适宜性指数来定量表达林分和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浙江省上虞市岭南乡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0.57,接近适宜水平,表明现实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生态适宜性指数涵义明确,评价技术简便可行,结论直观且具可比较性,对乡村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茂兴  罗进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有其独特的发生机理,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立足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区域特征,以核心——边缘理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才能克服乡村旅游发展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进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蜜蜜  龙茂兴  刘建平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文章依据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所具有的景区依附性、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客源市场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提出了景区带动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梅  
乡村文化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建筑文化,它是基于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民俗风情而形成。每个乡村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空间体系以及场所环境,同时又有其比较独特的气质体现。在现代旅游开发与设计中,将乡村文化以及现代审美方式融入到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中,焕发出乡村在地文化的美学以及活力。同时这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重要的出发点与特色,也是响应乡村振兴,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结合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乡村旅游开发在承担旅游扶贫任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冲击和竞争,乡村旅游景区营销渠道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区能否持久并逐渐走向成熟,针对渠道建设现状、旅游消费特点设计开发适合的营销渠道成为景区在开发建设之外必须重视的关键要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苏彦  尹立杰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传统的旅游资源及其适宜性评价模型过度强调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已无法满足对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了适应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需要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指标突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开发的本质,包括旅游资源质量、社会和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和开发潜力四个方面。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中的和积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福彬  周静  祁向文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