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1)
2023(14301)
2022(12361)
2021(11584)
2020(9492)
2019(21826)
2018(21628)
2017(41317)
2016(22585)
2015(25108)
2014(25254)
2013(24922)
2012(22931)
2011(21009)
2010(21048)
2009(19392)
2008(18696)
2007(16440)
2006(14541)
2005(12337)
作者
(67311)
(56510)
(55740)
(53203)
(35718)
(26907)
(25202)
(21893)
(21320)
(19953)
(19261)
(19141)
(17913)
(17615)
(17358)
(17302)
(16700)
(16463)
(16008)
(15957)
(13932)
(13856)
(13613)
(12956)
(12551)
(12519)
(12452)
(12322)
(11376)
(11257)
学科
(89525)
经济(89422)
(62179)
管理(61247)
(48039)
企业(48039)
方法(41059)
数学(35265)
数学方法(34812)
(34563)
中国(23410)
农业(23152)
(22641)
业经(22507)
(21816)
地方(19061)
(16444)
理论(15435)
(14093)
贸易(14085)
环境(14045)
(13943)
技术(13690)
(13605)
(13408)
银行(13360)
(13105)
财务(13038)
财务管理(13014)
(12914)
机构
大学(328325)
学院(325652)
管理(127725)
(123345)
经济(120411)
理学(111626)
研究(111504)
理学院(110245)
管理学(108089)
管理学院(107500)
中国(80575)
科学(72822)
(70463)
(61586)
(56412)
(55203)
业大(53273)
研究所(52068)
中心(50495)
农业(47461)
(47361)
(45876)
师范(45417)
财经(45016)
北京(43801)
(41027)
(40304)
(38443)
师范大学(36962)
经济学(36520)
基金
项目(231038)
科学(181475)
基金(168217)
研究(165888)
(148438)
国家(147186)
科学基金(125436)
社会(104062)
社会科(98343)
社会科学(98319)
基金项目(90128)
(89955)
自然(82870)
自然科(80922)
自然科学(80899)
自然科学基金(79436)
(76474)
教育(75444)
资助(68264)
编号(67132)
成果(54603)
重点(51809)
(50491)
(48936)
(47477)
课题(46178)
科研(44272)
创新(44261)
国家社会(42886)
教育部(42679)
期刊
(135799)
经济(135799)
研究(92205)
(60244)
中国(60101)
学报(57915)
科学(52954)
管理(43817)
大学(43465)
农业(41090)
学学(40933)
(39742)
教育(35687)
技术(26780)
(25972)
金融(25972)
业经(24389)
财经(21089)
经济研究(20135)
(18812)
图书(18005)
问题(17992)
(17965)
(17934)
科技(16535)
业大(16131)
理论(15519)
资源(15412)
技术经济(15107)
现代(14454)
共检索到46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静  曹媛媛  
随着全球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框架也成为西方学界研究环境问题中跨区域性、全球-地方联系和环境权力博弈的重要工具。论文将绿色化问题引入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凝练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的内涵;并对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的驱动机制、全球价值链经济主体的升级带动的绿色化、全球价值链不同治理模式中管理绿色化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的研究框架;并辨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研究的主题和特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环境权力关系的界定、绿色化治理的模式以及全球尺度的绿色化网络等方面,旨在为全球价值链下环境问题的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琦妍  
人与自然的矛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类对于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近年来,以社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成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下,本文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和属性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社会-生态系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受自身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期性、自组织、非线性、多样性、多稳态等特点。适应性循环是一个启发性模型,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恢复力、适应力和转化力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属性。并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在以后研究中可以适用的研究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卓蓉蓉   杨丽霞   徐萌   顾秋实  
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剧了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已有的乡村生活空间研究缺少对多元空间和混杂主体的关注,不利于复原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特征与内在机理。沿循乡村生活空间的概念模型—转型特征—影响机理的逻辑思路,在构建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的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生活空间是乡村居民居住并进行就业、消费、休闲等主要日常活动而形成的空间聚合体。基于“乡村空间三元模型”,乡村生活空间包括宏观的物质生活空间、中观的社会生活空间和微观的日常活动空间,即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是多层尺度、多元空间和多维主体的构成。(2)在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外源驱动和乡村内生响应因素的作用下,政策、资本、技术、人口、文化等要素在城乡间快速流动,乡村生活空间加剧转型,乡村物质生活空间、乡村社会生活空间、乡村日常活动空间等多元空间的转型度及其之间的协调性关系揭示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过程与格局。(3)乡村生活空间多层尺度的传导机制、多边空间的交互作用、多维主体的混杂效应等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机理。以多元空间认知为切入点的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研究有助于丰富当前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红星  
在详细解读会计稳健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稳健性的涵义及其概念的最新发展,并阐述了稳健性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经济解释。接着深入探究稳健性和会计目标的关系,稳健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的归属和作用,以及稳健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勾勒出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概念性框架,为进一步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开发提供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毓峰  胡雯  
在全球化和地方化交相互动的当今,空间组织问题更加凸显出其时代重要性。文章认为,对于空间组织经济学分析而言,除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重要理论视角之外,劳动空间分工也理应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文章结合分工经济思想和空间组织思想,初步构建了劳动空间分工的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并指出其独特的方法论特征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勇涛  朱雪忠  詹映  
本文在战略转换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其他有关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构了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随之阐释了模型建构的各个要素。通过对促进模型产生和运行的压力/阻力、认知、控制和反馈四个作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模型内在的运行机理。此外,也对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以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专利战略转换过程逻辑认知体系,为企业正确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刚毅  佘廉  纪丰伟  
本文基于应急执行力的行政特征与内涵,提出一个包含时间、资源、过程、决策以及技术5个维度以考量政府应急执行力的分析框架,旨在超越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具体形式,从整体性视角刻画政府应急执行力的不同构面并为应急执行力的体系构建提供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  施建军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以及企业自身能力有限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合作与外部合作创新。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目的是企业绩效的提高,文章从创新绩效视角出发,详细分析开放式创新能力及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式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综合指标,完善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定性分析。在战略层面分析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测量以及对绩效的影响的概念性框架。文章的贡献如下:(1)更加清晰的阐述了开放式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2)构建开放式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求知  朱吉庆  
现有理论暗含的企业家能力同质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企业竞争力认识的深化,只有从企业家能力的分析视角入手,才能深入到对企业竞争力原生性因素的探究,企业的异质性才能得到彻底的肯定。本文在整合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竞争力模型,为企业竞争力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英楠  黄楚倩  关霭玲  
在对土地财政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行的土地租税费制度,提出土地财政构成的概念性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的土地财政规模进行再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是土地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及最重要的来源,但并不是全部,研究时不应简单地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财政的唯一代表,而应根据研究目的作出具体判断;另一方面,目前各地对土地财政均存在较高程度的依赖。需警惕的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土地财政收入进而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因此,政府须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土地财政所隐藏的风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英楠  黄楚倩  关霭玲  
在对土地财政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行的土地租税费制度,提出土地财政构成的概念性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的土地财政规模进行再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是土地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及最重要的来源,但并不是全部,研究时不应简单地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财政的唯一代表,而应根据研究目的作出具体判断;另一方面,目前各地对土地财政均存在较高程度的依赖。需警惕的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土地财政收入进而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因此,政府须采取相应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福卓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和探讨城市职能问题的概念框架。利用这个概念框架,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三角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本文还发现,对于每一年份,长三角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具有显著的差异,且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在1998—2006年期间的变化差异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晓青  
将低碳经济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简要分析了低碳经济、企业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控制的实质,从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和加强外部环境监督等内外两个方面阐明了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对当前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强化企业环境风险意识;拓展环境成本控制的范围;采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法以及完善环境成本指标考核体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