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3)
- 2023(15933)
- 2022(13731)
- 2021(13008)
- 2020(10824)
- 2019(24887)
- 2018(24993)
- 2017(47050)
- 2016(26003)
- 2015(29323)
- 2014(29575)
- 2013(29166)
- 2012(26889)
- 2011(24311)
- 2010(24687)
- 2009(23056)
- 2008(23010)
- 2007(20363)
- 2006(18305)
- 2005(16111)
- 学科
- 济(100589)
- 经济(100443)
- 管理(81639)
- 业(76153)
- 企(62129)
- 企业(62129)
- 方法(42493)
- 财(38199)
- 农(36609)
- 数学(36217)
- 数学方法(35735)
- 中国(29088)
- 制(27006)
- 业经(26124)
- 农业(24077)
- 学(22036)
- 地方(21316)
- 务(20173)
- 财务(20097)
- 财务管理(20039)
- 企业财务(19027)
- 体(18472)
- 理论(17834)
- 银(17431)
- 银行(17388)
- 行(16466)
- 和(16439)
- 融(15926)
- 金融(15923)
- 贸(15764)
- 机构
- 大学(369959)
- 学院(367553)
- 济(143909)
- 管理(143843)
- 经济(140477)
- 研究(124367)
- 理学(123330)
- 理学院(121942)
- 管理学(119845)
- 管理学院(119153)
- 中国(94494)
- 京(79671)
- 科学(76569)
- 财(76279)
- 所(63079)
- 农(62388)
- 研究所(56596)
- 中心(56528)
- 财经(56506)
- 江(56243)
- 业大(54343)
- 经(51116)
- 北京(50604)
- 范(49787)
- 师范(49372)
- 农业(47676)
- 州(45004)
- 院(44476)
- 经济学(42870)
- 财经大学(41603)
- 基金
- 项目(244353)
- 科学(191187)
- 研究(181771)
- 基金(176104)
- 家(152763)
- 国家(151416)
- 科学基金(129588)
- 社会(114132)
- 社会科(107879)
- 社会科学(107851)
- 省(95097)
- 基金项目(93044)
- 教育(82982)
- 自然(82423)
- 自然科(80396)
- 自然科学(80379)
- 划(79290)
- 自然科学基金(78910)
- 编号(75521)
- 资助(71969)
- 成果(63366)
- 重点(54120)
- 部(54062)
- 课题(51710)
- 发(51464)
- 创(49975)
- 制(47817)
- 国家社会(47051)
- 创新(46624)
- 教育部(46420)
- 期刊
- 济(167886)
- 经济(167886)
- 研究(113753)
- 中国(80169)
- 财(63158)
- 农(61008)
- 学报(59708)
- 科学(53585)
- 管理(53001)
- 大学(45837)
- 教育(44954)
- 学学(42669)
- 农业(41054)
- 融(33729)
- 金融(33729)
- 技术(31432)
- 财经(28511)
- 业经(27862)
- 经济研究(24845)
- 经(24311)
- 图书(22438)
- 问题(21499)
- 业(19407)
- 版(19100)
- 理论(18322)
- 技术经济(17296)
- 科技(17024)
- 实践(16681)
- 践(16681)
- 现代(16478)
共检索到56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朝杰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生产方式的一个渐进变革。在其实施过程中,公共财政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文章通过分析政府、市场、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认为公共财政应作为乡村生产方式变革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进农民生产实践,发挥村民劳动的能动性,解决农民自身发展的问题,才能最终消除城乡分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生产方式变革 公共财政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威
国内外有关公共财政职能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而最为经典的是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所作的分类。本文认同这种分类方法 ,但是得出这一分析结论的角度却有所不同。本文是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入手阐述公共财政职能 ,并据此进一步分析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资源配置 实现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河北省财政厅课题组 高志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娣 崔潮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规约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两者关系的梳理,试图阐明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期通过对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关注,实现对教育财政资源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促进教育事业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王云峰 赵钊
所谓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由人类劳动开发利用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出资产或财富的各种要素。短缺性、社会性、具体性以及资源生成的过程性,是抽象资源固有的总特征。围绕把握好资源的总特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及为达到预定效益目标而最大程度地节约和保护资源,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天然使命。人类在这个意义上的各种生活生产活动,就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所谓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由人类劳动开发利用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出资产或财富的各种要素。短缺性、社会性、具体性以及资源生成的过程性,是抽象资源固有的总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佳峰
根据Moran’s I检验发现,公共教育财政资源地区配置上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即邻近县之间在配置公共教育财政资源上会互相影响,存在策略性行动,表明县际竞争的存在。此外,县级竞争力强弱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均GDP、第二产业劳动力人数、人均居住面积对县级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影响是正面显著的,而少数民族人口比率的影响是负面显著,非农业人口比率的影响是倒U型关系,外省迁入人口和本地适龄人口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估计方法上,空间误差模型比OLS模型要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文涓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财政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而预算管理的缺陷是造成财政资源配置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政府收支分类的完整透明对提高配置效率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从预算流程角度提出要加强预算过程的外部控制、内部控制和支出控制,确保有限的财政资源作最适的配置。
关键词:
政府收支分类 财政资源 配置 效率 控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70年的发展历程,人民税收始终是其本质属性。税收人民性体现始终与资源配置方式变革相关,并在不同方式下展示特定内涵。今天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把握税收人民性新的表现形式。本文在对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中人民税收发展及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定位、"党管税收"与人民税收统一、市场税收与"能动税收"协调、税收治理现代化体系成型、大变局下统筹税收站位入手,就"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人民性体现进行阐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龙 宋晋芳
本文从公共财政改革问题的实质出发,阐述了作为政府公共财政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约束,国家审计就是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针对公共财政改革,本文提出国家审计资源重新配置的几个方面,以此适应未来政府公共财政模式的需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国家审计资源 配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宏斌
本文对教育券这种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形式进行了实证描述 ,并结合教育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分析 ,结论表明 :教育券是将公平与效率融为一体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 ;教育券把竞争机制巧妙地引入教育领域 ,深化了基础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教育券是一种契约合同 ,明晰了基础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权 (产权 ) ,降低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教育券是对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 ,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苗婧 段国旭
财政资源配置制度是政府为了实现对财政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而确定的一系列规则或规章制度的总称,完善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应在三个技术层面加强政府的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
高考刚刚结束,有关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成风、浙江省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不公平等报道屡屡见于报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就其本源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使然。文章将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入手,对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财政资源的配置,从总量、结构、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详尽地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资源 配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财政的职能不尽相同。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大辩论,中国主流财政学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不言而喻,对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财政学界以及财政实践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吉
精益生产方式中生产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对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精益方式中的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多工序生产和打破定员制度的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并从而达到降低机器的运转率,增加人力资源的有效劳动时间以及削减成本的目的。因此我国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重新认识并引进精益生产方式,为拯救金融危机下的汽车及其他大型制造型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小才
要克服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财政投入的制导机制:确立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通过财政杠杆把更大范围的社会资金引导到医疗卫生领域;以结构调整为重点,通过财政的分配功能,来制导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生产、消费和交换环节。不仅要完成对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而且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协调医、患、保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的财政分配机制。
关键词:
医疗卫生 资源配置 财政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