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7)
- 2023(7042)
- 2022(5839)
- 2021(5348)
- 2020(4129)
- 2019(8914)
- 2018(8633)
- 2017(16258)
- 2016(8533)
- 2015(9286)
- 2014(8941)
- 2013(8608)
- 2012(7957)
- 2011(7537)
- 2010(7730)
- 2009(7352)
- 2008(7120)
- 2007(6485)
- 2006(6049)
- 2005(4962)
- 学科
- 济(39346)
- 经济(39201)
- 业(26975)
- 管理(26112)
- 农(25656)
- 企(17940)
- 企业(17940)
- 农业(17420)
- 环境(14625)
- 业经(14422)
- 方法(13880)
- 中国(10903)
- 地方(10679)
- 数学(10168)
- 数学方法(10101)
- 财(9271)
- 发(9159)
- 学(8617)
- 划(8515)
- 制(8347)
- 和(8157)
- 农业经济(7782)
- 发展(7526)
- 展(7517)
- 生态(6648)
- 理论(6533)
- 规划(6451)
- 环境规划(6175)
- 资源(6168)
- 收入(6045)
- 机构
- 学院(125943)
- 大学(121986)
- 济(52635)
- 经济(51528)
- 管理(49119)
- 研究(43128)
- 理学(42877)
- 理学院(42439)
- 管理学(41792)
- 管理学院(41574)
- 中国(32243)
- 农(25737)
- 科学(25651)
- 京(24827)
- 财(22968)
- 中心(20369)
- 所(20302)
- 业大(19276)
- 江(19074)
- 研究所(18393)
- 农业(18386)
- 财经(18277)
- 范(17840)
- 师范(17752)
- 经(16530)
- 经济学(16242)
- 院(15353)
- 北京(15062)
- 州(15025)
- 经济学院(14553)
- 基金
- 项目(88612)
- 科学(71445)
- 研究(68158)
- 基金(65365)
- 家(56286)
- 国家(55729)
- 社会(49035)
- 科学基金(48436)
- 社会科(45070)
- 社会科学(45049)
- 省(35554)
- 基金项目(34910)
- 教育(29266)
- 划(28740)
- 自然(27985)
- 编号(27486)
- 自然科(27189)
- 自然科学(27186)
- 自然科学基金(26698)
- 资助(24255)
- 成果(21768)
- 发(20723)
- 国家社会(20384)
- 重点(19884)
- 部(19603)
- 制(18928)
- 课题(18653)
- 创(18342)
- 人文(17322)
- 发展(17299)
共检索到185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浩勃 黄斌欢 姚茂华
当前乡村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根源在于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与社会组织力量的缺位。考察近年来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抗议可以发现,其与国家权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权力的高度渗透下,以体制错位、资本强势、社会缺失等形式出现的环境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失衡,导致了系统性的环境危机。在生态政治学的视角下,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的平衡体制,需要以社会力量的培育为出发点,依托政府权力重构,加强对于政府的谋利倾向和市场的逐利取向的规制。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限制了"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而依托于政经一体化体制的重构并推动"能动社会"的增长成为可行路径。着眼于现实的社会制度,可以分别从府际协同、国家-社会协同以及国家、市场与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琳琳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应有之义。农村生态环境网络协同治理研究,可以作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实现对传统治理格局的理论颠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出现制度困境、利益困境、能力困境及公信力困境。因此,必须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网络协同治理,将农业绿色发展、黑土地保护、整治突出农村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问题共同纳入一个立体的网络空间,运用系统思维,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 网络协同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莎 田莹莹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推进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出环境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减污降碳为战略方向,通过协同治理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要想克服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建立必要的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本文从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出发,探讨深层次原因,从科技赋能、推动城乡融合等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乡村环境治理 减污降碳 现实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意味着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够依赖单一的政府主体,要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创新理念下,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总结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角度探究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李静
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多重污染复合交织的形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文章构建村镇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户三方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降低地方政府引导成本且给予净化企业和监督举报的农户经济激励、降低农户参与成本且做好对受损农户的补偿、降低村镇企业净化成本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强度和惩罚力度,将有利于推进三方互动,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永平 杨和平 沈军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乡村治理的出路在于协同治理。针对乡村协同治理主体联动松散、内容单维线性、方式浅层结合的问题,以协同学理论为支撑,以协同治理的"角色"和"基地"两个序参量改变为关键突破,创生了职业教育"CCEFG"联动共生模式并在库区深度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林波 聂晓云 孟卫东
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建构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性治理网络是解决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必须健全决策与预防、参与执行、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互信、政绩考核与监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协同治理机制,以保障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切实取得实效。
关键词:
跨域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多元协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霞
人类物质文明持续高速增长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凸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与政治后果,威胁到社会个体和国家的整体安全,使政府的合法性认同出现危机,导致政治冲突和群体性环境事件发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化解环境危机的有效举措。其主要途径是确立"绿色GDP"发展模式,积极完善以生态效益为主要指标的目标考核制度,严格环境执法和应急管理工作。
关键词:
环境问题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环境政治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卓承芳 文佚敏
生命政治学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的一种现代性批判新视角,该视角旨在从权力(政治)与身体的关系阐明现代社会的统治特点及其后果,即基于合理性和效率对以身体为中心的人的生活的全面规训。这种趋势的最终后果便是边沁设计的全景监狱为原型的监视和规训牢笼。随着加速技术的发展及其负面后果的增强,法国哲学家维希留提出了对现代性规训的另一种批判视角,即速度政治学。在这种视角中,加速度决定了现代环境以及人的生存,诸如实时、微型化等速度技术的全面运用,人类生存空间的地点性被侵蚀,人类的身体和灵魂被“内殖民”,最终速度虚无主义将世界夷平为存在的荒漠。针对这一事态,维希留基于速度经济学提出了加速现代性语境下以速度控制为中心的新型解放议程。尽管维希留的这一技术批判并没有真正打开当代语境中的社会与人的解放真正道路,但他指认了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变化:从环境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法兰克福学派所称的“工厂铁幕”,而是实时通讯所建构的“速度牢笼”;从主体的角度来,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福柯假设的工业时代的人口,而是光速通讯时代的人口。因为这一点,现代性批判在关注生命之际,必须建立自己的速度座架。
关键词:
生命政治学 速度政治学 加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芳 徐志惠
行动者网络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契合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为了进一步整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力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在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征、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行动者网络特征,发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行动者网络构建面临诸如角色界定不清、行动价值与社会发展冲突以及治理数据分散等困境。提出明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行动者的构成、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转译”过程以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策略图景的行动者网络构建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忠洲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对提升成渝地区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现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实施的四个维度出发展开协同治理,能够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并显著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其中,协同治理既需要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协同治理的尝试,还需要重视地方性法规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中的作用,以期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具体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