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6)
2023(15292)
2022(13209)
2021(12314)
2020(10209)
2019(23609)
2018(23445)
2017(44391)
2016(24449)
2015(27384)
2014(27731)
2013(27145)
2012(24871)
2011(22613)
2010(22687)
2009(21101)
2008(20299)
2007(18005)
2006(16005)
2005(13622)
作者
(71528)
(59570)
(59312)
(56437)
(37723)
(28476)
(26814)
(23366)
(22678)
(21244)
(20388)
(20071)
(19066)
(18742)
(18362)
(18161)
(17799)
(17626)
(16972)
(16918)
(14935)
(14762)
(14552)
(13760)
(13443)
(13153)
(13142)
(13018)
(12091)
(11957)
学科
(98051)
经济(97903)
管理(70400)
(67268)
(53721)
企业(53721)
方法(46575)
数学(40085)
数学方法(39497)
(35023)
中国(25393)
(24473)
业经(23648)
农业(23078)
(22935)
(20091)
地方(19659)
理论(17571)
环境(16076)
(15095)
银行(15052)
(14960)
(14840)
贸易(14832)
(14601)
金融(14592)
(14482)
(14402)
(14381)
(14272)
机构
学院(349418)
大学(349398)
管理(139212)
(132517)
经济(129382)
理学(121128)
理学院(119752)
管理学(117288)
管理学院(116648)
研究(114651)
中国(84779)
(73933)
科学(73207)
(61992)
(61412)
(57135)
业大(54905)
中心(52546)
研究所(52268)
(51077)
财经(49131)
(47978)
农业(47608)
师范(47477)
北京(46565)
(44591)
(41646)
(41609)
经济学(38786)
师范大学(38191)
基金
项目(243225)
科学(190933)
基金(176255)
研究(175999)
(153931)
国家(152588)
科学基金(131096)
社会(110679)
社会科(104545)
社会科学(104520)
(95980)
基金项目(93674)
自然(86122)
自然科(84113)
自然科学(84095)
自然科学基金(82538)
教育(81074)
(80361)
资助(73118)
编号(72192)
成果(58399)
重点(53816)
(52767)
(51006)
(49931)
课题(49702)
科研(46578)
创新(46419)
教育部(45022)
国家社会(44988)
期刊
(147864)
经济(147864)
研究(97606)
中国(67520)
(59974)
学报(58395)
科学(53381)
管理(49044)
(44890)
大学(44343)
学学(41973)
农业(40291)
教育(39624)
技术(29411)
(28889)
金融(28889)
业经(26951)
财经(23230)
经济研究(21905)
(19697)
问题(19285)
(18589)
(17959)
图书(17485)
科技(17043)
统计(16804)
理论(16078)
技术经济(16077)
业大(15743)
(15418)
共检索到50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飞  龚金红  李艳丽  
以广州增城绿道莲塘春色段为研究对象,总结与分析了乡村游憩型绿道使用者的类型、行为特征及其体验满意度。研究发现:使用者包括休闲旅游者、周边居民和过路者三类,大都以休闲放松、运动健身、亲近自然为目的;自驾车出行的使用者占较大比重,骑自行车是绿道体验的基本方式,大多数使用者是与亲戚、朋友或同学结伴同行,停留时间大多为半天或一天;信息获取以人际渠道为主,消费行为以餐饮、交通和购买特产为主;对使用者总体满意度影响力最大的是绿道规划,其次是沿途环境和配套设施;使用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对绿道沿途生态环境、乡村风光和农业遗产评价较高,不满意之处集中在安全保障、游憩设施、卫生条件3个方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洁  耿玉德  于庆霞  常华  夏凌云  
选择哈尔滨市4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抽样调查,探讨森林游憩者游憩行为的行前期望与实际游憩体验满意度的差异。运用调查样本结构分析、信度效度分析、成对样本t检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对35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并运用IPA法建构行前期望与实际游憩体验满意度矩阵分析表,以探讨游憩者游憩体验满意度水平并为森林游憩经营单位提升经营绩效提供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的森林游憩市场体验满意度均值为3.887,属于还好,行前期望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差异明显;IPA分析证明哈尔滨的森林游憩特色在于自然环境资源,需要继续维护,缺点主要在于服务意识欠缺,未来需要加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真  朱南燕  戴忠炜  高惠灵  程哲炀  姚杰  兰思仁  李霄鹤  
文章以三明城市绿道为例,对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健康效益评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和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绿道游憩者的满意度对健康效益评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依据研究结果,绿道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优化设施,加强管理,从而满足游憩者的内在需求,提升游憩者的满意度,加强城市绿道对游憩者的健康恢复功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文勇  王婧  谭通慧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化创意旅游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对旅游者产生了独特的吸引力。研究以成都市文化创意旅游地"东郊记忆"为例,探讨了旅游者游憩体验、满意度与地方依恋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能否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游憩体验,是影响文化创意旅游地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旅游者满意度及对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研究进一步提出,文化创意旅游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塑造特色旅游地;以质量控制为保障,塑造精品旅游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塑造智慧旅游地。要全面提升文化创意旅游地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促使旅游者产生更好的游憩体验,更高的满意度与更强的地方依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由于用户引入ERP是否成功难以计量,常采用关键使用者满意度作为替代变量用来计量ERP成功。研究发现,中国ERP用户的关键使用者满意度可以用于诊断ERP是否成功。具体而言,可采用"ERP产品"等三个因子、"供应商的知识"等十五个具体指标计量。ERP供应商应当关注产品质量,提高使用者知识水平。ERP用户应慎重选择供应商和服务人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文斌  孟贝  贺小荣  钟诚  
游憩用地是现代城市用地的重要类型,不仅承担城市户外游憩功能,而且赋予城市发展品质内涵。受制于管理体制与规划实践的问题,我国城市游憩用地的建设管理和理论研究都急待推进,从需求侧研究游憩用地满意度问题,是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游憩用地的必要保障。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游憩用地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308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长沙城市游憩用地满意度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长沙城市游憩用地总体满意度得分64.8,满意度水平一般,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城市游憩用地的规划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文斌  孟贝  贺小荣  钟诚  
游憩用地是现代城市用地的重要类型,不仅承担城市户外游憩功能,而且赋予城市发展品质内涵。受制于管理体制与规划实践的问题,我国城市游憩用地的建设管理和理论研究都急待推进,从需求侧研究游憩用地满意度问题,是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游憩用地的必要保障。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游憩用地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308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长沙城市游憩用地满意度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长沙城市游憩用地总体满意度得分64.8,满意度水平一般,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城市游憩用地的规划设计、整体认知、公共管理和质量水平是城市游憩用地满意度的四大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规划设计因素得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婧  乌恩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而对环境教育的理解不少生态类型景区还停留在解说牌的基础层面。通过一系列分析过程,构建了以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使用场景为前提,以多样化的环教体验视角和多种环教体验设计手段为方法,以生态旅游景区环教基础设施、环教专项设施、环教活动为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及使用场景为最终目标的基于使用者和使用场景的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体验系统"2231"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楠  葛青云  刘慧  吴泽民  张前进  
以合肥市区二环以内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街旁绿地进行景观现状调查,并应用统计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游憩满意度,探寻街旁绿地景观构成要素与游憩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不同街旁绿地的综合游憩满意度不同,10个街旁绿地满意度得分范围3.0444.320,整体满意情况一般;其中建于2010年的瑞园游憩满意度最高,建于2000年的长江东大街与南陵路交口游园最低。建立满意度和绿地景观要素之间的相关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市民满意度较高的街旁绿地表现为,绿地和铺装表面比例恰当,常绿和落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卫  洪昕晨  修新田  兰思仁  闫晨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和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恢复性知觉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魅力性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恢复性知觉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性别和访问频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更新和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注重营造空间的远离感、提升环境的延展性、提高空间的魅力性和增强环境与游憩者的兼容性,以提高游憩者的休闲满意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润哲  黄震方  鲍佳琪  郭叙淇  莫雨亭  
尽管很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乡村旅游者游憩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但是从怀旧情感的角度考虑的较少。对此,该研究根据地方依恋和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以怀旧情感为驱动因素,把西递、宏村作为调研案例地,构建乡村旅游者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怀旧情感对乡村旅游者的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的模型构建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模型的效度和适配度较高;(2)怀旧情感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具有内部差异性,怀旧情感对地方依赖有直接显著积极影响,对地方认同并不产生显著影响;(3)地方依赖对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有显著积极影响,地方认同对主观幸福感、游憩行为意向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4)怀旧情感对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对地方依恋、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对游憩行为意向有显著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也为旅游管理者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及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尤达  刘群阅  艾嘉蓓  黄启堂  兰思仁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森林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情感与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恢复性体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森林公园的依恋情感可以有效促进其恢复性体验的提升,场所依恋中的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对恢复性知觉及其各个维度都有促进作用;森林公园中的场所依赖对恢复性体验各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大于场所认同。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规划及管理中,应注重考虑游憩者的场所依恋情感,并从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出发,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水平、服务水平;注重地域性景观元素及文化在森林公园中的运用,从而提高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恢复性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