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7)
2023(8965)
2022(7180)
2021(6538)
2020(5135)
2019(11159)
2018(10797)
2017(19647)
2016(10653)
2015(11856)
2014(11161)
2013(10530)
2012(9568)
2011(8866)
2010(9104)
2009(8526)
2008(8296)
2007(7728)
2006(6857)
2005(5581)
作者
(27573)
(23529)
(23117)
(21769)
(14482)
(11071)
(10463)
(8851)
(8845)
(8287)
(7928)
(7911)
(7475)
(7066)
(7017)
(6931)
(6814)
(6698)
(6634)
(6566)
(5803)
(5573)
(5431)
(5322)
(5311)
(5140)
(5092)
(5090)
(4762)
(4697)
学科
(41449)
经济(41410)
(35470)
管理(31309)
(25247)
(22063)
企业(22063)
农业(17028)
地方(14708)
中国(14108)
业经(13705)
方法(11778)
技术(11726)
(10705)
工作(10478)
数学(10068)
数学方法(9992)
(9129)
技术管理(8954)
服务(8073)
(8042)
地方经济(7527)
农业经济(7421)
(7098)
银行(7092)
教育(7001)
(6919)
(6821)
(6820)
金融(6820)
机构
学院(142860)
大学(142348)
(57089)
管理(56041)
经济(55621)
理学(48087)
理学院(47568)
管理学(46831)
研究(46674)
管理学院(46532)
中国(35440)
(28590)
科学(26909)
(25408)
(25097)
(22990)
中心(22656)
(22315)
师范(22204)
(21268)
业大(20159)
财经(19334)
研究所(19164)
(19003)
农业(17924)
(17457)
北京(17421)
师范大学(17122)
经济学(17097)
(17046)
基金
项目(99274)
研究(80040)
科学(79964)
基金(70010)
(59383)
国家(58715)
社会(53520)
科学基金(51516)
社会科(50398)
社会科学(50384)
(41629)
基金项目(37566)
教育(35704)
编号(34157)
(32968)
成果(29027)
自然(28728)
自然科(28074)
自然科学(28070)
自然科学基金(27529)
资助(24703)
(23903)
(23692)
课题(23558)
国家社会(22215)
创新(22181)
重点(22148)
(21107)
(20867)
项目编号(20241)
期刊
(71027)
经济(71027)
研究(42340)
中国(36417)
(29093)
教育(22195)
管理(19457)
学报(19037)
科学(19015)
农业(18879)
(18287)
大学(16172)
业经(15586)
学学(14130)
图书(13952)
(13949)
金融(13949)
技术(11645)
书馆(10436)
图书馆(10436)
经济研究(9947)
财经(9044)
问题(8752)
农村(8487)
(8487)
农业经济(8452)
科技(8293)
(8179)
(7979)
(7344)
共检索到22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阴浩  孙宁华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高校要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积极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工作部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志斌  王兰兰  王鹤琴  潘纪晓  吴晓雨  
志愿服务是帮助大学生更好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返乡下乡青年人才的关键环节。借鉴麦克利兰冰山模型,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归为基准性胜任力(志愿服务能力),将大学生的自我角色定位、志愿服务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心理认知与行为模式归为鉴别性胜任力(志愿服务态度)。然而,目前大学生振兴乡村志愿服务存在"有心无力"的形式化倾向、"有力无心"的功利化倾向、"无心无力"的被动化倾向。为此,根据人才选拔、培训内容、管理体系、激励机制、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振兴乡村志愿服务胜任力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春美  
教育志愿者送教下乡作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效形式,对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民间教育志愿者和大学生教育志愿者,官方组织的教师志愿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多重价值目标。实践证明,为了保证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开展,志愿者组织必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组织管理规范、志愿服务标准和志愿服务激励办法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柳琼  
<正>如今,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多所高校成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并建立志愿服务品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会系统运动的新兴力量,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着专业性和文化性等独特优势。为此,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并使之长效化发展,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
关键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田吉  
志愿者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创新的管理理念,该文通过论证引入志愿者服务理念的意义,对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和创新进行了探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以组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模式,来解决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的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鞠静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是现在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一种创新。本文作者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机制,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使大学生志愿者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而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及功能恰好契合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要求。本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进行解读,探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实践育人的现状与问题,并且以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为例,对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提出指导性意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彩媛  陈晋旭  
高校青年志愿者可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是我国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诸如管理激励措施偏离大学生发展规律、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冲突、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不连贯、社会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性等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因此,应从社会协同视角针对这些问题探寻对策,为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治理实现长效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煦  张育广  
本文基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及其主要方法,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工作对高校志愿服务在服务专业化、工作广泛性、资源最大化方面的导向作用,提出在机制构建、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等层面探索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联动,助推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轩东  孔晓娟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了当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意向的现状,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与基层就业意向运用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做相关分析发现,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将会推进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促进基层就业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双促进的路径: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社会舆论导向模式;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建立基层就业大学生与在校生的传、帮、带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美华  郑建瑜  王秋君  
志愿精神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系统混乱现状的积极回应。对于图书馆人而言,志愿精神的内在动力源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和知识的相对贫困、图书馆人自我实现的需要。高度的职业认同是图书馆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定性前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亮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应从组织体系创新、阵地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资源组合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努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梅惠平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接触、了解、服务社会和培养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几种因素,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从注册志愿者、项目精品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周文利  
乡村社会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高校服务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乡村社会治理具有有效化解乡村利益矛盾和乡村利益冲突、提高制度整合力与精细化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社会功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生态环境恶化、人才短缺、村民基本权利未落实等问题,提出以高校服务乡村社会治理为视角,科学谋划乡村社会治理发展、满足民众社会需求、合理规避乡村治理困境以及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