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1)
2023(14772)
2022(12203)
2021(11327)
2020(8947)
2019(20547)
2018(20390)
2017(38986)
2016(21330)
2015(23868)
2014(24023)
2013(23143)
2012(20896)
2011(18834)
2010(18786)
2009(17175)
2008(16501)
2007(14636)
2006(13033)
2005(11139)
作者
(60021)
(49915)
(49333)
(47232)
(31569)
(23744)
(22425)
(19523)
(18961)
(17678)
(17019)
(16669)
(15628)
(15532)
(15269)
(15078)
(14799)
(14631)
(14137)
(13997)
(12272)
(12248)
(11959)
(11386)
(11162)
(11056)
(11007)
(10979)
(9962)
(9795)
学科
(83928)
经济(83826)
(60786)
管理(58274)
(46555)
企业(46555)
(35719)
方法(34668)
数学(29388)
数学方法(29063)
中国(25115)
农业(24019)
业经(23863)
(20744)
地方(19064)
(17674)
(17188)
理论(14255)
(13666)
贸易(13658)
(13308)
(13239)
(12967)
教育(12780)
环境(12777)
(12632)
银行(12597)
技术(12452)
(12360)
(12268)
机构
学院(298561)
大学(296597)
管理(118747)
(114183)
经济(111465)
理学(103187)
理学院(102074)
管理学(100337)
管理学院(99806)
研究(98205)
中国(71708)
(62828)
科学(61019)
(51441)
(51286)
(47773)
业大(45251)
中心(44676)
研究所(43647)
(43467)
(41820)
财经(41511)
师范(41499)
北京(39286)
农业(38735)
(37722)
(35845)
(35777)
经济学(33446)
师范大学(33334)
基金
项目(208114)
科学(163678)
研究(157511)
基金(149139)
(128724)
国家(127504)
科学基金(109720)
社会(99086)
社会科(93417)
社会科学(93393)
(82469)
基金项目(79589)
教育(71795)
自然(68790)
(68486)
自然科(67131)
自然科学(67119)
编号(66590)
自然科学基金(65880)
资助(59118)
成果(54369)
重点(46217)
课题(45587)
(45310)
(45154)
(43064)
国家社会(40238)
项目编号(40185)
创新(39978)
教育部(38931)
期刊
(131235)
经济(131235)
研究(87319)
中国(57339)
(53048)
学报(46960)
科学(43984)
管理(41399)
教育(37969)
(37052)
大学(36435)
农业(35670)
学学(34163)
(25755)
金融(25755)
技术(25527)
业经(25264)
经济研究(19567)
财经(19360)
问题(17547)
图书(16457)
(16412)
(15517)
(15495)
科技(14627)
理论(14380)
现代(13970)
技术经济(13428)
实践(13333)
(13333)
共检索到430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黄家慧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贡献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革,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困境。只有不断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并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在治理有效中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引进权力清单制度,是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引进权力清单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还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理顺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简政放权,为大学开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同时,大学制定有效的章程,将大学内部的各类权力予以明确界定;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模式,使得广大教职员工有效实施监督权;创新学校和学院二级管理模式,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实现教授治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宇晶  
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任务最艰巨、短板最大的农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任重道远。当前,部分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农村绿色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绿色产业支撑不够、绿色发展制度供给不足,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因此,中国应准确把握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要求,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现代化、乡村绿色生态现代化、农业绿色生产现代化,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推进乡村生态化建设,构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绿色产业支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引入“绿色GDP”模式,完善乡村绿色管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兴树   吕洪楼  
数字技术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正在穿透所有经济和社会场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地区,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对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应在厘清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构建和营造良好产业环境等举措,为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作为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纽带,“新乡贤”既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与监督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治理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为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应当尽快破除困境,从制度上明确“新乡贤”角色定位;多方面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完善“新乡贤”的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杨丽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乡村已向现代化乡村逐步转变,但在乡村治理方面,还未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村庄空心化、边缘化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乡村治理主体能力下降、制度失灵以及乡村精神文明缺位等。面对困境,新乡贤能够发挥其率先垂范和激励情感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本文理清了新乡贤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内部关联,剖释了新乡贤的丰富内涵与现实价值,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策略建议,进一步强化新乡贤参与村治功能,走出乡村治理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民主化、运行法治化、结构一体化和效率最大化。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面临着教育法制不足与教育治理的制度创新需求之间的矛盾;三元治理结构之规范市场、成熟社会组织的"缺位";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制度与规制性制度的角力和政府"管制者"向"治理者"角色转换的"差位"等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构建教育治理体系的法治基础、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构筑互动有序的教育治理结构、提升教育治理行动者的能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玉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发展现状、参与度、服务形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发展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等手段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杰贵  
村庄治理现代化体系由村庄治理价值、村庄治理制度、村庄治理模式、村庄治理主体、村庄治理行为、村庄治理能力和村庄治理绩效等七个部分组成。村庄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关键在于突破村庄治理系统困境。而村庄治理系统困境可细分为村庄治理价值滞后、村庄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庄治理模式复杂化、村庄治理主体一元化、村庄治理行为不当、村庄治理能力不强和村庄治理绩效低下等七个方面。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可细化为七个方面:重构村庄治理价值、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改进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实现村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村庄治理行为科学化、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顺武  董鹏斌  
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着数字产业升级困难、数字专业人才匮乏、数字乡村建设缓慢、数字监管激励欠缺以及数字治理规范性不足等现实困境。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现实要求,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择要如下:一是建构数字产业发展制度以奠定乡村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二是夯实数字人才制度以保障乡村人才振兴的人力资源;三是健全数字文化制度以涵养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文力量;四是创新数字监管以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的监管能力;五是完善数字治理以优化乡村组织振兴的治理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异常复杂,须以体系化的思维进行擘画以遂行纲举目张的路径抉择图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波  孙一力  
作为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大数据重塑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带来了乡村治理理念前瞻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科学化和治理内容精细化等深刻变革。同时,面临着大数据思维理念欠缺、大数据体系和系统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和配套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对此,应从强化大数据思维理念、健全大数据体系和系统、"内培外引"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构建大数据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和乡村善治目标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