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3)
2023(13582)
2022(10559)
2021(9519)
2020(7197)
2019(16356)
2018(16350)
2017(30284)
2016(17032)
2015(19267)
2014(19344)
2013(18521)
2012(17410)
2011(15755)
2010(15798)
2009(14573)
2008(14292)
2007(12995)
2006(11929)
2005(10584)
作者
(49469)
(41342)
(40445)
(39119)
(26355)
(19951)
(18764)
(16345)
(15813)
(15186)
(14354)
(14103)
(13702)
(12958)
(12829)
(12619)
(12257)
(12196)
(12121)
(11959)
(10491)
(10232)
(10063)
(9944)
(9414)
(9338)
(9336)
(9335)
(8446)
(8369)
学科
(67597)
经济(67504)
(43887)
管理(41593)
(32945)
(30372)
企业(30372)
业经(23171)
农业(22534)
中国(22215)
地方(20595)
方法(19096)
(17467)
(16012)
数学(15761)
数学方法(15551)
(14597)
(12535)
产业(12004)
(11717)
(11715)
金融(11714)
银行(11679)
(11260)
(11215)
环境(10448)
信息(10395)
理论(10323)
发展(10070)
(10044)
机构
学院(235909)
大学(232192)
(87857)
经济(85470)
研究(85395)
管理(81865)
理学(68746)
理学院(67792)
管理学(66405)
管理学院(65955)
中国(65703)
科学(53739)
(50785)
(48419)
(44559)
(43597)
(43178)
中心(40521)
研究所(39324)
农业(37029)
业大(36723)
(35983)
师范(35561)
(34053)
财经(32535)
(31360)
(31356)
北京(30670)
(29288)
师范大学(28336)
基金
项目(155769)
科学(120828)
研究(117955)
基金(108493)
(95223)
国家(94252)
科学基金(79268)
社会(73399)
社会科(68807)
社会科学(68784)
(64786)
基金项目(57229)
教育(53094)
(52404)
编号(50378)
自然(48904)
自然科(47567)
自然科学(47552)
自然科学基金(46701)
成果(42604)
资助(42480)
课题(36033)
重点(36005)
(35976)
(32863)
(31874)
(30091)
国家社会(29956)
创新(29709)
(29538)
期刊
(112690)
经济(112690)
研究(71086)
中国(57407)
(50600)
学报(40490)
科学(35556)
(34132)
农业(33722)
教育(33231)
大学(30787)
管理(29320)
学学(28251)
(25993)
金融(25993)
业经(22221)
技术(19526)
图书(16585)
(16135)
经济研究(15629)
财经(15398)
问题(14812)
(13911)
(13261)
资源(12648)
书馆(12583)
图书馆(12583)
农村(11368)
(11368)
现代(11260)
共检索到37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园争  
乡村治理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湖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治理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医疗、养老、垃圾回收、安全防护等公共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成效。探索中虽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将数字化治理由理念细化为标准、强化数字治理平台地方特色、以简易便捷提升数字治理可及性等有益经验,并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支持力来源、信息分配等角度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沈仰  张海新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按照“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要求,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探索通过构建管理闭环、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管理能级,打造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新格局。同时,聚焦“事前”“事后”关键环节,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持续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朝辉  汤陈松  乔浩浩  张伟  邢露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乡村旅游流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以湖州乡村旅游地为案例,通过对大样本数字足迹的数据处理,分析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总结空间行为偏好。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数字足迹呈现全年双峰值、月度差异不大的时间特征,"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古镇、古村、民宿等带有文化符号旅游景观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②网络密度0.27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由连接度高的34个节点构成,除核心吸引的双核外,民宿集聚区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点;③传统旅游吸引物、民宿集聚区等节点呈现较强的网络中心性,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反映乡村旅游流空间呈现的地理临近性,以及区域空间集聚、扩散与联动发展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与发挥节点集聚扩散功能,增强节点对数字足迹的有效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玥   张睿恬   秦梓格   陈清政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浙江德清县“整体智治”理念引领的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Topsis模型分析其在浙江省域内的横向比较优势与实际水平,并总结出其在人才、资金、机制及具体举措等方面的典型实践与经验。结合德清县各村庄特色对其乡村产业(如旅游业、观光农业等)数字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认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乡村发展,同时,基于我国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共通性,为促进全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秦  沈月琴  朱哲毅  
【目的】通过数字经济带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研究浙江县域数字化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总结实践经验,对推动山区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遂昌县和淳安县3个山区县,开展实地访谈调研,从县域层面分析数字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借助“遂昌县农村电商模式”“常山县物联网模式”和“淳安县互联网+特色农业模式”3种典型模式剖析数字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数字化对乡村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作用途径包括创造新业态带动就业,降低成本扩大获利空间,提升人力资本吸引返乡创业等。【结论】未来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数字人才,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等举措,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图3表4参31。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经过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湖州通过集成创新方式,将新技术、新人才、新过程、新装备等要素实行有机组合,并以政策引导、机制运行等方式实现制度安排,形成了科技兴农的新系统和新动力,破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主要架构包括:一是技术集成,二是知识集成,三是组织集成,四是管理集成。这种农业新技术及其推广和支撑体系的改革探索,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王鸣  刘吉平  王纪武  
只有统筹城乡的城镇生态廊道规划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城镇生态环境,降低城镇生态风险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城镇生态廊道规划实践中保护目标空泛、定量控制欠缺等问题,论文提出了生态廊道识别与定量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根据当地生态状况与潜在生态风险,确定生态廊道的数目、构成、宽度、连续性等各要素,实现优化城乡生态格局的预定技术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青  
湖州港是我国内河大港,是湖州在杭宁带城市崛起最可利用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针对湖州港口物流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鹦  
本文通过对湖州市银行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通过规范承贷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制度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洁琼  李瑾  冯献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仍存在治理目标不明确、与乡村居民实际需求脱节、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国外普遍采取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依托全国电子政务系统与已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开展乡村政务、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我国应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从顶层设计、投融资机制、数据资源共享、一体化数字化治理、主体数字化素质培育方面着手,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艳妹  彭群  吴旭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麟儿   李坚  
<正>数字经济相关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从数字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逐渐转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在制造企业中开展数字化转型优化路径探索,符合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也符合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连恩团  蔡碧凡  金佩华  张建国  张本效  
[目的]休闲农业活动是休闲农场发展和宣传促销的关键要素。蚕桑农场通过充分利用蚕桑的生态及人文资源,设计丰富多元的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游客对农业活动体验效益感知和满意度是休闲农场改善和提升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方法]文章研究选择浙江省湖州市德清蚕乐谷、南浔荻港渔庄两家蚕桑主题休闲农场为调查地点,通过IPA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估农场各类休闲农业活动的重要—表现程度,以及游客参与农业活动后的体验效益情况,以此识别农场体验活动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需要改进的空间。[结果]品尝美食、生态休闲、农作体验等活动是受访者期望最高、体验表现值最高的地方,应继续保持和提升。受访者对休闲活动农业的体验效益表现在获得知识教育、融洽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3个维度,其中以获得知识教育的效益最高。不同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的受访者则具有部分显著差异。[结论]在体验活动中,美食和农作体验应结合蚕桑资源特色继续优化设计多样化体验活动。体验效益除了继续深化食农教育,重视农业知识教育的传导,未来还应重视增强人际关系互动和促进身心健康等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益华  
湖州南浔是我国的实木地板之都,加上长兴、安吉、德清地区复合地板、竹地板与强化地板的企业,整个湖州已经成为我国最为完善的地板产业集群区。文章从湖州地板产业的现状切入,对出口导向型地板企业面临国际环境挑战时消极行为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贸易壁垒、产品质量、结算方式、市场战略和人事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