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1)
- 2023(12468)
- 2022(9898)
- 2021(9269)
- 2020(7397)
- 2019(16688)
- 2018(17053)
- 2017(31453)
- 2016(17779)
- 2015(19564)
- 2014(19669)
- 2013(18842)
- 2012(17206)
- 2011(15530)
- 2010(15686)
- 2009(14478)
- 2008(14518)
- 2007(12910)
- 2006(12004)
- 2005(10777)
- 学科
- 济(66894)
- 经济(66805)
- 农(50448)
- 业(49588)
- 管理(40713)
- 农业(33742)
- 企(28889)
- 企业(28889)
- 业经(23445)
- 中国(21805)
- 制(19918)
- 方法(18343)
- 地方(18086)
- 财(17241)
- 体(15920)
- 数学(15382)
- 数学方法(15148)
- 学(14696)
- 发(14360)
- 农业经济(12814)
- 银(12424)
- 银行(12391)
- 发展(12164)
- 展(12142)
- 行(11860)
- 融(11028)
- 金融(11020)
- 体制(10965)
- 策(10926)
- 理论(10685)
- 机构
- 学院(238997)
- 大学(233563)
- 济(91925)
- 经济(89643)
- 研究(88939)
- 管理(84665)
- 理学(71432)
- 理学院(70570)
- 中国(69385)
- 管理学(69172)
- 管理学院(68734)
- 农(64091)
- 科学(55485)
- 京(51301)
- 农业(48808)
- 所(46199)
- 财(44382)
- 业大(43328)
- 中心(41774)
- 研究所(41687)
- 江(41010)
- 范(35076)
- 师范(34716)
- 财经(32846)
- 省(32194)
- 院(32009)
- 北京(31766)
- 州(31565)
- 农业大学(30217)
- 经(29678)
- 基金
- 项目(158229)
- 科学(122510)
- 研究(120223)
- 基金(110030)
- 家(97299)
- 国家(96269)
- 科学基金(80362)
- 社会(74183)
- 社会科(69429)
- 社会科学(69407)
- 省(65092)
- 基金项目(58331)
- 教育(54042)
- 划(53446)
- 编号(51835)
- 自然(49483)
- 自然科(48177)
- 自然科学(48160)
- 自然科学基金(47275)
- 成果(43168)
- 资助(42427)
- 课题(36764)
- 发(36216)
- 重点(35988)
- 农(35244)
- 部(33999)
- 创(32263)
- 性(31123)
- 国家社会(30335)
- 创新(30123)
- 期刊
- 济(118402)
- 经济(118402)
- 研究(73460)
- 农(68792)
- 中国(61160)
- 农业(46079)
- 学报(42932)
- 科学(38263)
- 财(35076)
- 教育(33910)
- 大学(33261)
- 学学(31226)
- 管理(28083)
- 融(27386)
- 金融(27386)
- 业经(25933)
- 业(21929)
- 技术(20525)
- 问题(16728)
- 版(15914)
- 农村(15873)
- 村(15873)
- 财经(15794)
- 经济研究(15660)
- 农业经济(15418)
- 经(13701)
- 业大(13079)
- 世界(12698)
- 资源(12334)
- 社会(11991)
共检索到383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文平
自治和行政是乡村治理的两大工具,两者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自治主导型、自治行政均衡型、行政主导型等不同的治理路径,进而形成自然村、行政村、乡镇等多层化基本治理单元体系。以三种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的改革为例,集体资产产权分配改革宜选择自治主导型治理路径并以自然村为基本治理单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改革宜选择自治行政均衡型治理路径并以行政村为基本治理单元,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宜选择行政主导型治理路径并以乡镇为基本治理单元。江西余江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安徽天长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广东东莞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别以自然村、行政村、乡镇为基本治理单元,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理绩效。乡村治理基本单元的设置,应以兼具自治和行政双重职能的行政村为基点,基于治理事项的具体要求、各治理主体的利益关联及其治理能力和资源选择适宜的治理路径和基本治理单元,或下沉至自然村等,或提升充实行政村(能力和资源),或上升至乡镇等,形成多层化基本治理单元体系,并加强各基本治理单元的治理能力建设,有效提升治理效率和绩效,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育民
从1992年开始,江苏省乡村集体企业逐步开展了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改革,目前开始进入了稳步推进的发展阶段。江苏省的主要形式有:完善提高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集团、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租赁、拍卖。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是深化乡村集体企业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一是要全面清理登记集体资产家底。二是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三是要规范管理办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国家治理与乡土社会的双重变奏中,乡村基本治理单元保持着简约治理的基本形态。公共资源下乡的过密化,导致目标管理责任制嵌入基层民主实践,催生半正式行政结构的科层化。多种张力下的基层治理制度供给,不仅没有带来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复兴,反而使得乡村治理走向了善治的反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村干部理应成为承接公共资源的接点性治理主体,也可能不受监管而坠入乡村"微腐败"的温床。现代国家要更好地造福于民,需不断提高行政村的基层治理能力,初步的构想是,建构行政村的社区福利评估能力、政策释义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祖根 叶银龙 潘丽青
如何解决种养殖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体的大额融资需求,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点,也是农村金融改革领域亟需破解的重点。本文以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以有效解决农民大额融资需求的担保抵押问题,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进而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的"两大两难"问题提供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融资 农村金融改革 多层次 担保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世江 周健
交互嵌入是两个系统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通过有形或无形要素的双向联结,实现行动协同、功能互补、同向发展的社会过程。在交互嵌入视角下,以纯农业村庄山东省D村“三社”“三自”实践为样本的理论分析表明,积极推动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关系和认知等方面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主动嵌入,激活乡村治理主体在诉求、行为和精英等方面对于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主动嵌入,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建构村民利益联结机制、集体理性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不失为后发村庄内生发展动力积累和发展模式优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迪力努尔·阿力木
<正>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三农”扶持政策实践效应的显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规模日益发展壮大,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创新成为迫切现实要求。在此背景下,由马晓旭老师编著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立足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产业经济发展视角,深入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并系统论述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务中的产权界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武林
"乡政村治"体制形成的政府与村庄组织结构模式,因为乡政困难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21世纪初的农村综合改革则提供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契机,在农村社区建设"倒逼"下,新的乡村治理体制有望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设想了乡村关系处理的新模式,提出通过分类治理来实现治理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刘亚楠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集体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近年来农村社区腐败不断侵蚀农民集体权益,与产权改革的目的呈现冲突。农村社区腐败治理问题需要放置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中进行理解,特别是从基础性的产权治理入手来进行探究。当前,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责权不明和保护不严等,使得农村社区治理逐步陷入缺乏合理有效产权支撑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社区居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区"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利益分配与集体经济主体缺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伴随全国农村社区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村官腐败 集体产权 产权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健雄 郭泽喆
"三权分置"思想发端于承包地,而后针对宅基地阐发,体现出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全局改革中的理论兼容和制度弹性。当前,"三权分置"研究呈现块状化特点,有必要开启全景视角,审视和应对推行"三权分置"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此,可在自物权和他物权二分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再解构为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担保权三个层次,结合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类主要农村集体土地特殊性的分析,提炼能够反映、重构和化简农村集体土地生产关系复杂性的立法思路。具体而言,所有权是原权利,农村集体土地的次级权利和各项权能均由其衍生。作为次级权利,使用权的实现包括初次分配和复次流转两种形态。担保权是次级权利的延伸,其存在基础是使用权的可流转性。立法远景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理人"均应逐渐过渡为一元化,国家应克制对所有权的僭越以及垄断同类土地市场的冲动,方能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名实相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表明,复次流转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去身份化和对价化;通过物权化方式保护复次流转取得的权利是可行路径,使用权流转的行政管制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若以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担保属性为立法意旨,则其复次流转取得权利的物权化立法方向务必坚持,今后立法的关键在于创设符合规律的、科学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帅兵 邱星
农村集体产权的国家性、社区性与市场性,决定集体资产股权配置受改革主体和改革逻辑的双重塑造。改革主体包括政府和村庄,分别依靠行政和自治的推动力量;改革逻辑包括效率与公平,分别代表市场和社会的价值追求。"政府行政主导、社会公平优先""政府行政主导、市场效率优先""村庄自治主导、社会公平优先""村庄自治主导、市场效率优先"是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四种典型模式。具体的改革实践中,受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改革试验村、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关键是政府与村庄关系的协调,核心是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平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坚持"协调政府行政与村庄自治、均衡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改革路径,做好集体资产股权的有效管理、权能拓展等前瞻性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张岸元 白文波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在安徽省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针对这次税费改革 ,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都存在若干争议。本文在深入的调查基础上 ,对这次税费改革的理论基础、政策可操作性以及实践中的诸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 :目前的税费改革安排 ,对于解决当前农民负担问题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 ,特别是从建立合理、规范、稳定的农村利益分配格局的要求来看 ,该改革方案仍然在多方面具有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色彩。
关键词:
税费改革 三提五统 利益格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俊 杨敏红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高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文章提出以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宽 熊万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地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改善集体经济的运营机制。松江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以股份合作社的形式,采取农龄和土地份额相结合的配比方式,将全部资产量化到人,既保证了集体资产的共有性质,又保障了集体成员的个人收益和实现形式。还有效规范了集体资产的经营权,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妥善地处理了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关系。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优先性,是提高集体资产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集体资产 产权改革 股份合作社 经营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以福建为例,在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差距的基础上,认为差距产生的原因除了农村公共服务自身的公共性与无形性外,更为关键的是政府体制因素,并从城乡经济社会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就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出构想。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靓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支付结算服务需求的多层次和个性化,只有从农村支付需求角度出发,并依此设计金融服务供给制度,才能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