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1)
- 2023(8162)
- 2022(6305)
- 2021(6070)
- 2020(4218)
- 2019(9319)
- 2018(8979)
- 2017(16454)
- 2016(9119)
- 2015(9801)
- 2014(9417)
- 2013(9154)
- 2012(8382)
- 2011(7648)
- 2010(7805)
- 2009(7047)
- 2008(6828)
- 2007(6213)
- 2006(5677)
- 2005(4958)
- 学科
- 农(49120)
- 济(37119)
- 经济(37080)
- 农业(32944)
- 业(31212)
- 管理(16823)
- 业经(16744)
- 农业经济(12652)
- 中国(11562)
- 企(10495)
- 企业(10495)
- 发(10207)
- 地方(10119)
- 制(9856)
- 村(9629)
- 农村(9611)
- 发展(8956)
- 展(8945)
- 收入(8493)
- 方法(7974)
- 体(7905)
- 财(7815)
- 建设(7620)
- 土地(7539)
- 策(6930)
- 数学(6904)
- 数学方法(6836)
- 及其(6769)
- 劳(6742)
- 劳动(6741)
- 机构
- 学院(124131)
- 大学(114293)
- 济(50319)
- 经济(49203)
- 管理(45184)
- 农(43523)
- 研究(42291)
- 理学(39084)
- 理学院(38745)
- 管理学(38167)
- 管理学院(37959)
- 中国(33763)
- 农业(32282)
- 业大(25089)
- 科学(24419)
- 京(22796)
- 中心(21310)
- 财(20864)
- 江(20564)
- 所(19977)
- 农业大学(19636)
- 研究所(17882)
- 范(17655)
- 师范(17528)
- 州(16041)
- 省(16030)
- 经济管理(15797)
- 财经(15771)
- 发(15419)
- 业(15411)
- 基金
- 项目(83721)
- 研究(69745)
- 科学(65653)
- 基金(57599)
- 家(49296)
- 国家(48622)
- 社会(44608)
- 社会科(41478)
- 社会科学(41466)
- 科学基金(41165)
- 省(35756)
- 编号(31979)
- 教育(31102)
- 基金项目(30464)
- 划(27848)
- 农(27583)
- 成果(25622)
- 自然(22023)
- 课题(21712)
- 自然科(21390)
- 自然科学(21388)
- 自然科学基金(20977)
- 发(20718)
- 资助(20261)
- 制(18845)
- 重点(18764)
- 性(18756)
- 年(18750)
- 部(18522)
- 国家社会(18485)
共检索到191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云青 闫子兴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助推农村共同富裕是未来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内容,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制度逻辑的有机统一。未来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助推共同富裕伟大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方向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乡村治理软环境,营造“助善治、促共富”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共同富裕 逻辑理路 实践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龙 张新文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基于“组织统筹、制度驱动、市场经营”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战旗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组织统筹维度,基层党组织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组织轴心,承担着政治引领与利益协调的角色,有利于促进实质意义上的分配正义;在制度驱动维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股份合作赋予了村社集体与村社成员边界明晰、权责明确的财产权利,有利于促进集体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并从制度和程序上保障资源的分配正义;在市场经营维度,利用管理赋能和产业融合的方式拓展了市场需求,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创设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因此,要通过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等方面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以驱动乡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共同富裕 党建引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小丽 周梦
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的减贫工作重心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向共同富裕。聚焦乡村旅游情境,基于“核心-边缘”与空间正义理论,以江西婺源李坑村为案例,剖析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的空间非正义表征与机理,揭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发现:生产要素回流、人民主体性回归、空间秩序再建构、物质与精神双重发展是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互嵌的底层逻辑。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源于地理、产业、资源、决策等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非均衡空间结构引发边缘群体的多元化涌现。治理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从空间结构、主体关系、治理体系三个层面构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模式,保障边缘群体空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与权益的平等共享,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的区域正义、阶层正义、资源正义与权力正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晓静 孟悌清
共同富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举措,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产业兴旺既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对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产业兴旺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并对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行动路径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产业兴旺 共同富裕 逻辑机理 行动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星
农村集体经济的现代化转型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集体共富”的中国道路。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是包含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等三层结构的系统综合体,具有增进农民致富本领、农民致富机会、农民致富信念的积极效应。农村集体“三资”需遵循“分类转型”的逻辑,朝着“混合经营-联村抱团-党建引领”的改革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农村集体“三资”分别采取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产权治理,构建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提升集体经济的经营效率;对集体资源性资产进行有效的公共治理,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实现规模化的资源整合;党建引领集体公益性资产的价值观治理方向,以“党建+”治理格局,强化集体经济公益性的服务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皇甫瑞灵 张南 郭晓晓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解决农业“短腿”和农村“短板”具有助力作用,同时有助于释放农村劳动力,加速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有序利用。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并建立相对完善的集体经济管理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为 万广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开启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乡村建设对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必要从乡村建设的视角分析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系和支持政策。本文在厘清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内涵和关联的基础上,从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分析了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任伍 许传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乡村振兴对推动共同富裕、解决我国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二者在目标、使命、原则、路径方面具有一致性,存在着内在机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提供坚实基础、优美环境、精神支柱、政治保障和根本。在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中,党的领导是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衔接机制的构建是基础,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支撑,破解“卡脖子”难题是前提,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品质是关键。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能够有效推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青 郭雅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论文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及基本关系出发,分析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作用,明确当前我国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仍然存在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内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等严峻挑战,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探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促进农民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博 王亚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导向逐渐全面和政策实施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格局,解决繁杂细微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将治理重心下沉至县域单元。本文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内循环形成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切入,分析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结构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势能释放和农民生活幸福渴望角度分析县域层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从做大县域财富和分好县域财富两个方面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音音
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与历史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还能通过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助推农村共同富裕。但在实践进程中存在许多羁绊,只有不断探索更合理高效的应然路径,强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重视农村人才的回流才能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发展活力,助推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道路羁绊 应然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县城城镇化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县城城镇化是中国式城镇化道路内生演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新时代情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应用,是缓解“城市病”“乡村病”和“县城病”以及促进农民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化的重要载体。县城城镇化在实践中衍生为扩张型、稳定型和收缩型三种样态,不同类型的县城城镇化助推共同富裕的潜力也不尽相同。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城城镇化要以全面富裕为导向,推动县城城镇化“生产—生活—生态”耦合发展;以全民富裕为立场,重点培育和提升农民家庭发展能力;以差别富裕为策略,探索县城城镇化多元化和抱团发展共富路径;以共建富裕为保障,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化的县城城镇化高效能治理体系,从而开创出综合发展、以人为本、多元繁荣和共建共享的县城城镇化道路,使县城城镇化真正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 共同富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姗
东西部协作在国家治理进程中具有深厚的制度渊源,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并随着国家治理方略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东西部协作主要经历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时期、东西部扶贫协作新阶段和东西部协作结对发展,并在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中积极作为,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时代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东西部协作被赋予重要使命和功能定位,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稳定器”,是助推共同富裕的“加速器”,是实现协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基于此,加强党对东西部协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领域以及优化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生态,逐步实现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共同成长,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东西部协作 协同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强相关理论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关系的讨论,从理论、历史、现实和国际4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4重内在逻辑,围绕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理论议题,旨在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理论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强相关理论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关系的讨论,从理论、历史、现实和国际4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4重内在逻辑,围绕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理论议题,旨在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理论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