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0)
2023(9167)
2022(7178)
2021(6782)
2020(4913)
2019(10801)
2018(10593)
2017(18761)
2016(10476)
2015(11543)
2014(11498)
2013(10659)
2012(9941)
2011(9101)
2010(9376)
2009(8636)
2008(8291)
2007(7843)
2006(7004)
2005(5898)
作者
(28924)
(24484)
(23960)
(23065)
(15049)
(11494)
(10947)
(9403)
(9368)
(8763)
(8240)
(8105)
(7677)
(7605)
(7572)
(7379)
(7146)
(7042)
(6928)
(6749)
(6060)
(5917)
(5849)
(5706)
(5548)
(5454)
(5380)
(5348)
(5058)
(4986)
学科
(34273)
经济(34207)
(26631)
(26305)
管理(24733)
农业(17896)
(16608)
企业(16608)
中国(13529)
业经(13225)
(11803)
(10642)
地方(9687)
(9159)
方法(8372)
(8252)
教育(8014)
理论(7995)
(7773)
(7626)
银行(7613)
农业经济(7504)
(7389)
(7235)
金融(7228)
收入(7163)
发展(6711)
(6690)
工作(6501)
数学(6483)
机构
学院(141680)
大学(134955)
研究(49366)
(49355)
经济(47816)
管理(47791)
理学(39983)
理学院(39509)
管理学(38713)
管理学院(38451)
中国(37704)
(30162)
科学(29615)
(28423)
(25363)
(24136)
中心(23930)
(23867)
农业(22199)
(21743)
业大(21669)
研究所(21510)
师范(21486)
(19507)
技术(19012)
财经(18848)
(18328)
(17909)
北京(17645)
(16974)
基金
项目(94094)
研究(76580)
科学(72524)
基金(62975)
(54331)
国家(53657)
社会(46847)
科学基金(44763)
社会科(43671)
社会科学(43659)
(40248)
教育(36292)
编号(34736)
基金项目(32542)
(32499)
成果(30162)
课题(25578)
自然(24711)
自然科(24044)
自然科学(24037)
资助(23569)
自然科学基金(23552)
(22039)
(21872)
重点(21644)
(20246)
项目编号(19975)
(19877)
(19711)
(19414)
期刊
(67627)
经济(67627)
研究(41817)
中国(38490)
(35383)
教育(27015)
学报(23078)
农业(22811)
科学(20369)
(19515)
大学(18434)
学学(17257)
管理(16554)
(15835)
金融(15835)
业经(15727)
技术(13811)
职业(9833)
(9421)
经济研究(9251)
农业经济(9188)
农村(9056)
(9056)
(8909)
财经(8833)
问题(8495)
(7693)
社会(7639)
图书(7551)
业大(7006)
共检索到22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兵  郭开宇  
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多元主体在共同的利益基础、责任担当和价值遵循的基础上,为全面治理乡村公共事务而形成的有机联合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体现了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内在要求,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内在耦合性,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层配套制度设计有所欠缺、基层政府治理手段刚性化、村干部动员能力不足、村民主体性缺失和农村社会组织发育迟滞等现实困境,为了充分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和潜能,需要构建完善基层治理制度、强化情感认同、树立村干部权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以及发展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等实践路径,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   李睬欧   石成钰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我国乡村社会已形成了悠久的乡村共同体传统,为重建乡村共同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乡村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也面临深刻变化,给乡村共同体的生发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重建乡村共同体应从构建经济关联、建立有效沟通、弘扬共同体意识、完善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构建乡村共同体生发的内生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志业   张丹阳  
共同富裕为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价值指引,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为共同富裕创造支撑条件。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呈现多元主体参与欠缺、联结平台发展孱弱以及相关机制供给不足等问题,可从深入开展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认同教育、优化开发多元多样的乡村文化载体以及建立健全系统长效的乡村文化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路,促进乡村文化共同体的纵深发展,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文忠  
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各主体体制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打造在诉求和运行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通过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出“双主体治理、一体化培养、同频率发展、战略性布局”建设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弟   潘翔   白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法治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形式之一,也是开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政治与法理的理论依循、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考量构成融入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一般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可以发挥稳定、调适和认知功能。管理机制功能偏差、课程建设供需失衡、实践活动协同乏力、网络环境创设不足构成了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由此,通过制度规范与法治理念协调统一、课程思政与法治教育协同并行、教育场域与法治实践有机联动、网络媒介与法治话语融通共建,积极推动管理机制汇合、教学体系融合、实践活动聚合、网络空间嵌合,最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这一进程的实效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京波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振兴战略的驱动力量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数字治理模式强制嫁接、数字治理形式主义、数字治理对乡村性侵蚀、乡村内部数字鸿沟等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规避“技术规训”风险,回归服务村民本位;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性有效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治理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包容性。从而将数字技术逻辑与乡村治理情境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艳秋  周林娥  贾光宏  
产教共同体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办学的最佳状态,是使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机联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产教共同体具有资源共建共享、多方深度融合、内外有机联结的特点,构建产教共同体的问题困境是校企合作的生态系统不完善、彼此需求不匹配、双方资源不对等、合作模式不清晰和运行机制不顺畅。构建产教共同体,重点是要优化发展生态、匹配双方需求、设计合作模式、建立配套机制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榕蔚   董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要服务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从组织、利益与情感三重维度分析,发现治理共同体的价值意涵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相契合:治理共同体以党建引领为前提,能有效促进乡村联建联治和资源整合;以利益联结为基础,能有效促进乡村资源聚合和成果共享;以情感归属为纽带,能有效提升乡村社会公共精神和情感认同。基于贵州省H镇的实证案例,进一步探究治理共同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H镇通过党建联合化,构建组织共同体,助推乡村组织振兴;通过产业一体化,构建利益共同体,助推乡村产业融合与生态振兴;通过资源在地化,构建情感共同体,助推乡村人才回流与文化振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轶舫  
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为“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持续动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乡风文明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出现偏差、传统规范日渐式微、乡村文化载体作用欠缺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明确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文化嵌入作为重要抓手等实践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佳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三条路径,在社区管理和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便显得非常关键。针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学术界存在"国家主导说""组织自治说"和"共同责任说"三种代表性观点,这三种观点引发了社区学习共同体治理中政府的"过渡管控"、完全"放任"和介入"迷失"三种实践样态。为厘清学术争论,指导政府的治理实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元治理"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元治理"角色的实现需要作出以下四点努力:第一,政府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主导型"扶持;第二,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第三,成为利益主体的"平衡器";第四,政府促进信息公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