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1)
2023(8452)
2022(7224)
2021(6693)
2020(5718)
2019(13636)
2018(13411)
2017(25644)
2016(14424)
2015(16665)
2014(17006)
2013(17308)
2012(16188)
2011(14838)
2010(15329)
2009(14786)
2008(15209)
2007(14373)
2006(12823)
2005(11301)
作者
(44123)
(37222)
(36856)
(35230)
(23274)
(17705)
(17050)
(14608)
(13797)
(13395)
(12503)
(12455)
(11844)
(11726)
(11611)
(11532)
(11437)
(10737)
(10733)
(10649)
(9351)
(9286)
(8962)
(8569)
(8494)
(8377)
(8281)
(8237)
(7669)
(7574)
学科
(62607)
经济(62548)
(48628)
管理(47383)
(36137)
企业(36137)
(32532)
方法(28039)
数学(23988)
数学方法(23801)
农业(21674)
(19129)
业经(17049)
中国(15826)
(14751)
地方(13384)
(12483)
(11800)
财务(11764)
财务管理(11729)
企业财务(11036)
(10972)
(10950)
(10853)
银行(10832)
(10141)
(9847)
(9784)
贸易(9782)
(9474)
机构
学院(216415)
大学(214609)
(86555)
管理(86120)
经济(84343)
理学(71650)
理学院(70851)
研究(70448)
管理学(69770)
管理学院(69319)
中国(57733)
(45922)
(45451)
科学(44092)
(41999)
(36851)
(35948)
中心(34747)
农业(34492)
业大(34362)
研究所(33218)
财经(31878)
北京(28917)
(28657)
(28621)
(28568)
师范(28369)
(25871)
经济学(25630)
(24041)
基金
项目(135252)
科学(104595)
研究(100551)
基金(95681)
(82460)
国家(81645)
科学基金(69012)
社会(62488)
社会科(58752)
社会科学(58728)
(54416)
基金项目(51277)
教育(45400)
(44646)
编号(43598)
自然(43454)
自然科(42219)
自然科学(42203)
自然科学基金(41446)
资助(38977)
成果(36070)
重点(30033)
(30019)
(29831)
课题(29054)
(27123)
科研(25878)
(25693)
(25350)
创新(25315)
期刊
(107339)
经济(107339)
研究(59947)
中国(47417)
(47387)
(35426)
学报(34805)
科学(32554)
管理(30759)
农业(30582)
大学(25979)
学学(24254)
(22848)
金融(22848)
业经(21399)
教育(20464)
技术(18982)
财经(15845)
(15529)
问题(14624)
经济研究(13991)
(13631)
(12797)
图书(12779)
资源(12223)
技术经济(11727)
农村(11627)
(11627)
农业经济(10744)
理论(10567)
共检索到33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敏  
本文通过"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的建立、问卷调查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一般性分析,试图探讨发现民宿经营成功的核心资源,并期望通过研究说明不同核心资源对民宿经营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研究表明,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是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野  李雪飞  赵新生  
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为农村民宿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农村原生态特色民宿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优势,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制度不健全、品牌意识不强、经营资金局限等障碍,使农村民宿经营管理中体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加强农村民宿经营管理的资金保障,多措并举扩大乡村旅游及农村民宿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农村民宿的规范化经营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均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远离土地的人们越来越被一种乡土纽带或某个村落特殊场景记忆所唤醒,这种乡愁及渴求亲近自然的需求逐渐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让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必要性得以更加凸显,各地纷纷把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关键锚定在乡村旅游上。借乘乡村旅游业的东风,民宿旅游市场得以快速成长。民宿经济作为一种乡村产业新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新引擎。乡村民宿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极具乡土气息的住宿环境,还能为游客提供地方特色餐饮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晓辉  黄蔚艳  
[目的]民宿旅游是利用私人住宅,依托优美的当地环境,以特色住宿为基础产品,附带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活动等产品的休闲旅游形式。舟山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调查对舟山民宿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在舟山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SPSS工具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舟山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条件较好。同时发现舟山民宿旅游市场需求大,细分明显,但存在缺乏特色,民宿产品单一,满意度低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舟山民宿旅游应采取以下措施:规划引领,推进舟山民宿旅游的集聚发展;注重挖掘地方文化,推进海岛特色民宿建设;丰富民宿旅游产品,注重主客交流,深化旅游者体验;实施品牌化建设,提升舟山民宿旅游知名度;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营销;全景打造,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加强培训,提升民宿的服务水平;统一管理,加强政府引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粟琛   唐承财   张旭   李茁   董宸旸  
[目的]定量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展问题,寻找北京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怀柔区与延庆区的乡村民宿为案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评价体系,汇总整理165户调研数据,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民宿36户作为典型案例,定量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以富民指数方式展现北京市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展情况,研判限制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挥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民宿富民效应提升路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民宿业对当地居民的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提升,民宿产业水平积极赋能富民效应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结论]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富民效应更好发挥,提出从民宿社区联动、深挖文化内涵、特色化发展、多元化经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升乡村民宿富民效应。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辉   李思梦   乔浩浩   高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民宿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选取黄山市黟县为案例地,采用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和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民宿产业定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宿房价整体呈现以碧山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民宿高值区,以塔川、南屏、关麓、卢村和屏山景区为核心的传统村落型民宿次高值集聚区。2)不同等级民宿区位选择偏好不同,中低档民宿主要依托旅游景点呈现多组团集聚分布,而高档民宿较为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聚。3)民宿房价的空间分布与旅游吸引物、区位特征、场所空间、户外景观、原生态环境等因素高度相关。4)房源特征对民宿定价的影响最大,经营投入、品牌声誉和景观特征等因素影响次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民宿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当地的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自诞生以来,民宿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兴业态。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民宿的良好的基础。推动辽宁乡村民宿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意义。现阶段辽宁在发展乡村民宿的过程中集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发展规划及发展思路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未来乡村民宿发展趋势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即全面提升对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推动乡村民宿的差异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亮  颜亭玉  
[目的]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2011以来乡村民宿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内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方法] 基于知网期刊数据库及其配套的文献计量法。[结果] (1)近 12 年来,乡村民宿的研究维度呈现由单一的国外经验的引进学习,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色、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对新冠疫情进行产业升级等更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转变。(2)从研究内容看,分为乡村民宿概念、发展策略、服务特色、法律标准、空间布局、规划设计等六大方面。[结论] 从乡村民宿的研究方法、案例空间选择和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并提出未来可以从独立的乡村民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民宿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民宿经营者、多学科知识在乡村民宿规划方面的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婷婷  谭波  
区别于传统旅游经济模式,乡村经济发展强调对区域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乡村自然资源的破坏。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念,民宿作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科学的民宿设计与规划方案,以满足生态旅游视角下人们对乡村民宿的不同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剑波   毛翔飞   高云   张辉  
[目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作为北京市乡村产业新形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民宿产业历经三个阶段的迭代升级,呈现出空间更加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业态广泛融合、模式更加多元、作用日益彰显等新趋势新特点。本文深入挖掘北京市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民宿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借鉴。[方法]课题组通过现场调研法、文献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乡村民宿发展面临着规划设计不足、价格虽贵但整体效益不高、用地难题未破解等制约因素。[结论]针对乡村民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形势,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协同合作,齐抓共管,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建设上予以规范,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金融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加大人才支撑,完善定价机制,注重联农带农,推动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智  崔春雨  戴玉习  
[目的]探讨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时的风险认知如何影响心理预期和后续行为决策以及这一关系是否存在代际差异对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现代民宿发源地莫干山地区为例,首先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识别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特殊性风险要素,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风险要素识别能力与投资效益期待的影响关系及其代际差异。[结果](1)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结构包括系统性经营风险、乡村环境风险及其个体身份特征风险等;(2)外来经营者对不同风险的认知差异化影响了其投资效益期待程度;(3)投资风险认知对效益期待的影响在新生代群体与亲代群体中存在代际差异,其中新生代群体风险认知较强但对投资乡村民宿的效益期待呈悲观倾向,亲代群体则相反。[结论]未来需引导我国乡村民宿投资市场回归理性,通过政策细化使新生代外来经营者重拾投资信心,并通过民宿经营者互动平台建设增强亲代外来经营者风险预警意识,以减少投资失败情境、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超  孟庆国  郗希  
文章利用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乡村建设状况、农户对乡村建设的评价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村组织建设取得较大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户对道路交通、生活条件的改善程度、生活购物的便利程度、人居环境满意程度、公共设施完善程度的评价较高,而对农村信息服务、社会文化生活、村里风气、社会治安、自然环境、村民关系建设和村组织做事满意度较低;家庭外出务工人口多、收入较高的农户和年龄较大、当过村干部的农户对乡村建设的综合满意度高,村庄位于东部地区的农户对村庄建设评价低于中西部地区农户,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村建设评价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越  黎霞  
影响重庆城郊型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乡村民宿的利益相关者状况、服务设施状况和旅游业环境状况,其中利益相关者状况的影响最大;此外,经营者年龄及文化层次、经营场所来源、投入资金也会影响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水平。可从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升服务水平及改善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增强乡村民宿经营者的信心,同时,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民宿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江莹  王永强  王鑫瑞  谢灯明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在中国乡村生根发芽,民宿成为了很多游客出行的优先选择,民宿的蓬勃发展对社区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居民对乡村民宿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会形成整体的感知,整体的旅游利益感知会影响对民宿发展的态度,态度从而决定社区居民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外来游客进入当地旅游。居民对乡村民宿发展的态度,是决定民宿是否能够在中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乡村民宿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文章以海南省5个民宿村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影响感知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居民影响感知、支持程度、社会距离、社区依恋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其态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1)社会距离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2)社区依恋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影响感知的3个维度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墨  
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住宿方式,其多元化设计能够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该设计从空间设计、服务体验、文化特色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乡村民宿多元化设计的具体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民宿的多元化设计能够让其鲜明的特征曝光于公众视野之中,达到提升关注度的目的。如乡村民宿多元化设计效果图所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