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1)
2023(4393)
2022(3492)
2021(3145)
2020(2485)
2019(5643)
2018(5434)
2017(10331)
2016(5531)
2015(6151)
2014(6067)
2013(6231)
2012(6087)
2011(5810)
2010(6008)
2009(5926)
2008(5540)
2007(5236)
2006(4884)
2005(4193)
作者
(18639)
(15838)
(15462)
(14721)
(9821)
(7610)
(6939)
(6219)
(6012)
(5712)
(5473)
(5401)
(5167)
(5027)
(5006)
(4905)
(4620)
(4585)
(4495)
(4490)
(3970)
(3962)
(3959)
(3800)
(3665)
(3592)
(3513)
(3479)
(3371)
(3356)
学科
(23871)
经济(23837)
(22115)
(15843)
农业(14970)
管理(9649)
业经(8926)
方法(7583)
中国(7513)
(7332)
企业(7332)
农业经济(6804)
数学(6798)
数学方法(6724)
(6468)
地方(6134)
(6123)
(5907)
(5857)
收入(5604)
发展(5405)
(5398)
(4827)
金融(4827)
(4729)
农村(4710)
(4620)
银行(4598)
建设(4411)
(4401)
机构
学院(84164)
大学(83019)
(33679)
研究(33232)
经济(32790)
管理(28217)
中国(28128)
(27424)
理学(23732)
理学院(23432)
管理学(22934)
管理学院(22799)
科学(21387)
农业(20510)
(18041)
(17796)
业大(16676)
中心(16515)
研究所(16146)
(15639)
(14529)
(13328)
农业大学(12558)
财经(11752)
(11525)
(11466)
(11290)
北京(11209)
师范(11080)
(10791)
基金
项目(55979)
科学(43066)
基金(40421)
研究(39294)
(36774)
国家(36378)
科学基金(29584)
社会(25532)
社会科(23730)
社会科学(23722)
(22643)
基金项目(21028)
(19043)
自然(18921)
自然科(18464)
自然科学(18455)
自然科学基金(18126)
教育(16779)
资助(16587)
编号(15795)
(15452)
成果(13377)
(13253)
重点(12820)
(12153)
课题(11372)
(11233)
计划(11181)
科研(10872)
国家社会(10588)
期刊
(45169)
经济(45169)
(32702)
研究(26101)
中国(21083)
农业(20624)
学报(18750)
科学(16497)
(16369)
金融(16369)
大学(14377)
学学(13803)
业经(10649)
(10607)
管理(8646)
农村(8555)
(8555)
(7735)
农业经济(7650)
教育(7100)
(6779)
业大(6525)
问题(5883)
农业大学(5868)
经济研究(5772)
财经(5728)
社会(5084)
农村经济(5050)
技术(5021)
(4865)
共检索到137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玲  
乡村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朱玲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已引起决策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央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不仅是保障和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措施,而且有提高农民收入之功效。增加中长期农业信贷的决策意向,正是为了实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群勇  张乃丹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收入多样化的积极作用,考虑到社会网络存在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在Tobit模型基础上结合Heckman两步法、工具变量法解决问题。本文发现两个重要的中介机制——就业推荐和非正规借贷,具体表现为:社会网络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来获得报酬,收入来源增加进而提高了收入多样化水平;另外,社会网络能有效提供正规和非正规的资金支持,然而只有非正规借贷发挥了中介机制从而拓展了收入来源渠道。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包括,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对农村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社会网络的非正规借贷机制和就业机制显著提升了收入多样化水平。农村家庭注重农村社会网络培育、合理利用非正规社会网络关系来解决信息不对称、资金约束、抵御风险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利用好社会网络效应来实现政策目标,这对于帮助农村家庭提高收入多样化水平,维持可持续生计,充分发挥农村市场潜力和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鹤  Nico Heerink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官兵  
本文构造了一个“企业家——组织”框架来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替代与互补问题。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结构。在不同的制度结构里,金融企业家以组织方式来实现其理性行为,因此就表现为不同市场里的不同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烨  李宏彬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8个省的农户家庭贷款的微观数据,对农户贷款需求以及分别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研究了家庭特征对于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并发现除了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之外,农户的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也会对贷款需求以及农户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之间的选择有所影响。此外,法制环境也会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法制意识较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机构。最后,我们发现相比于一般农户,有特殊地位的农户更容易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本文运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现实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约束,指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式脱离了中国农村现实的地理环境,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融资问题。在中国农村双重地理环境约束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例提出适合中国农村地理环境约束的发展模式:以大型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中介的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丽  李宁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两大资金供给主体,二者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动态合作机制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双方合作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越大,选择该策略的时间也越短;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创新双赢的合作模式、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减少合作投入成本、增大合作收益、避免单方面选择竞争,进而促进二者相互合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永苑  杜在超  张林  何金财  
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研究了"关系"对家庭信贷获取的影响。我们发现关系显著地提高了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能力,但关系对获得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而言,关系指数增大1%,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概率、贷款笔数以及额度分别增加0.18%、0.0024和3.2%。就关系子指数来说,家庭权势、建立和巩固关系的投入有助于家庭获得正规信贷,而亲缘类关系有助于家庭获得非正规信贷。另外,市场化并没有改变关系对家庭获取信贷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振娜  谢志忠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在非正规金融体系中民间借贷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深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决策。文章利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库对民间借贷与企业OFD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民间借贷能够促进企业开展OFDI,并且该影响因企业不同的外部融资特性而存在差异。机制研究表明,信息成本降低和融资约束缓解是民间借贷影响企业OFDI的具体渠道。同时,在考虑经济发展政策、宏观金融环境冲击、计量模型设定等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并通过工具变量回归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民间借贷产生的企业OFDI促进效应依然稳健。因此,文章认为提高企业寻求外部融资模式的多元化、扩大企业从非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取融资的规模是实现中国企业未来更快“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