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1)
2023(11450)
2022(9865)
2021(9283)
2020(7931)
2019(18276)
2018(17997)
2017(34167)
2016(19138)
2015(21738)
2014(22193)
2013(22060)
2012(21055)
2011(19217)
2010(19619)
2009(18487)
2008(18595)
2007(17247)
2006(15258)
2005(13372)
作者
(58767)
(49396)
(49179)
(46882)
(30975)
(24068)
(22615)
(19350)
(18632)
(17692)
(17008)
(16762)
(15847)
(15460)
(15378)
(15348)
(15234)
(14461)
(14320)
(14208)
(12546)
(12369)
(11996)
(11295)
(11290)
(11245)
(11009)
(10784)
(10249)
(10236)
学科
(80812)
经济(80735)
(46405)
管理(45009)
方法(35050)
(33558)
(32447)
企业(32447)
数学(30124)
数学方法(29717)
(22293)
农业(22268)
中国(20317)
地方(19288)
业经(18458)
(18204)
(14743)
(13794)
贸易(13787)
(13276)
理论(13092)
(11238)
环境(11145)
(11124)
(10692)
银行(10642)
(10451)
金融(10448)
(10138)
(9813)
机构
大学(279606)
学院(279471)
(105502)
经济(102738)
管理(101355)
研究(97717)
理学(85822)
理学院(84649)
管理学(82913)
管理学院(82358)
中国(73686)
科学(64725)
(61896)
(59353)
(51075)
(48003)
业大(47669)
中心(46495)
研究所(46461)
农业(45597)
(45583)
(41618)
师范(41196)
北京(39264)
财经(37483)
(36141)
(35209)
(33983)
(33660)
师范大学(33052)
基金
项目(182608)
科学(140099)
研究(130848)
基金(128269)
(113184)
国家(112149)
科学基金(93516)
社会(79831)
社会科(75043)
社会科学(75016)
(73649)
基金项目(68994)
(61766)
自然(61038)
教育(59817)
自然科(59474)
自然科学(59453)
自然科学基金(58397)
编号(54325)
资助(52876)
成果(44877)
重点(41183)
(40375)
(38845)
课题(38215)
(36005)
科研(35255)
计划(34356)
创新(33617)
大学(33471)
期刊
(128195)
经济(128195)
研究(79031)
中国(59083)
(58119)
学报(51671)
科学(46086)
农业(38495)
大学(38424)
(38013)
学学(36042)
教育(31989)
管理(31896)
(23903)
金融(23903)
业经(23795)
技术(23570)
(18845)
财经(17872)
经济研究(17850)
问题(17668)
(17035)
图书(15879)
(15438)
资源(14704)
业大(14120)
技术经济(13520)
科技(13092)
林业(12681)
统计(12674)
共检索到42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安  
以江西省宜春市"月都花溪谷"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的应用为个案,结合哲学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应有哲学的自觉,根据项目所在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吸收哲学元素,从而打破乡村森林旅游项目同质化和见物不见人的困局,赋予乡村森林旅游项目以特色和灵魂。因此,提出突破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一元化的经济思维定势、以哲学思维唤起人学意义、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式哲学文化活性等启发性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晓东  赖启福  严羽爽  林菲菲  刘森茂  
对森林旅游规划定位问题展开研究,并结合墨子管理哲学为其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研究发现:森林旅游规划在项目定位方面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确、品牌定位不系统、功能定位不聚焦的"三不问题",在规划者定位方面存在非专业人硬做专业事、非本地人硬做本地事的"双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墨子管理哲学的"赖其力者生"为项目地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提供思路,"兼相爱"可协调专业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行动上,墨子管理哲学的"得下之情""助己视听""先人得之"可视为规划科学性的出发点、保障点和落脚点,"利中取大,害中取小"为行动选择提供指导;在方法上,墨子管理哲学的求天志为问题诊断设定秩序,三表法为问题的诊断设定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安  冷小黑  
以Z风景区3A创4A愿景中当地政府与风景区经营商两个主体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和经营商目标不一致的前提下,从政府来说,在政绩驱动下急于达到创4A目标,但政府又不能滥用纳税人的钱追加投资,其意愿是让商家继续投资,为创4A发力;从商家来说,虽然创4A有利于项目营利空间,但是客观上有规避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周期长双重风险的意识,还可能由于政府对项目创4A的急切性,导致商家存在"政府有可能追加投资,自己"搭便车"的"等靠要"机会主义思想,追加投资意愿不高;反过来也可能存在政府等待商家投资的搭便车行为。为此,提出以政商共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改变激励措施,使政商博弈达到合作状态下较优的均衡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芬  罗翊祯  李雪丽  何嘉文  曲佩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秋明  
乡村旅游是人们休闲旅游新兴旅游方式,本文以辽宁省大洼县为例,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业态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洼县乡村旅游的业态空间总体布局原则及结构,从而进行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秋明  
乡村旅游是人们休闲旅游新兴旅游方式,本文以辽宁省大洼县为例,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业态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洼县乡村旅游的业态空间总体布局原则及结构,从而进行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斌  从佳琦  
森林作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开发优势,尤其随着如今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品质,森林旅游事业发展势头也愈发迅猛。但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日益凸显。如何在森林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好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发人员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由吴章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一书,以国内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学思想,为同类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左成吏  
书名:2018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研究进展——森林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作者:兰思仁董建文主编ISBN:9787521901283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7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森林旅游凭借其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成为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为此,挖掘森林旅游潜在价值、探索科学的森林旅游产业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兰思仁、董建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2018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研究进展——森林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一书,引入相关案例,深入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管理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处的困境,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阐述森林旅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外部挑战,探索科学发展路径,为当前森林旅游开发提供指导与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爱民  
本文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体验、旅游以及体验式乡村旅游等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的基础,利用SWOT和ASEB两种分析工具设计出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体系,并从形象、产品、营销和活动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交往生活方式等4个维度的17个方面;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年收入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受乡村旅游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之于森林旅游区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对森林旅游区产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都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从居民对待旅游业发展和游客总体上持欢迎的态度看,方家庄村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持支持的态度。基于结论,提出吸引更多森林旅游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和旅游娱乐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外来旅游文化的扬弃相结合以及着眼于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森林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刘正刚  王卫江  李文胜  
以新疆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生活、生活设施、生活方式、娱乐消费、社区认同、消费结构等6个层面影响较显著。而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收入水平、旅游参与程度对乡村旅游影响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从家庭生活、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娱乐消费、生活设施、社区认同等6个方面加大发展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度,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云龙  严愉愉  晏祥宏  
本文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建立了旅游景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通过GIS的统计功能、缓冲区分析、叠加求交技术以及ArcScene动画制作工具,在旅游景区的环境廊道、环境容量和景区三维虚拟情景模拟方面进行了初步应用分析,以期为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琪  
<正>~~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