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4)
- 2023(14353)
- 2022(11908)
- 2021(10833)
- 2020(8755)
- 2019(20068)
- 2018(19479)
- 2017(36942)
- 2016(19638)
- 2015(21670)
- 2014(21521)
- 2013(21036)
- 2012(19568)
- 2011(17538)
- 2010(17281)
- 2009(15601)
- 2008(14693)
- 2007(12878)
- 2006(11234)
- 2005(9441)
- 学科
- 济(86031)
- 经济(85867)
- 业(54595)
- 管理(51979)
- 企(39169)
- 企业(39169)
- 农(34518)
- 方法(33893)
- 数学(30172)
- 数学方法(29782)
- 中国(26714)
- 地方(24038)
- 农业(23163)
- 业经(21671)
- 财(19903)
- 制(15095)
- 发(14760)
- 贸(14283)
- 贸易(14269)
- 学(14150)
- 易(13792)
- 银(13274)
- 银行(13245)
- 环境(13226)
- 融(13137)
- 金融(13136)
- 技术(12876)
- 行(12804)
- 地方经济(12161)
- 和(11513)
- 机构
- 学院(271128)
- 大学(266574)
- 济(113243)
- 经济(110919)
- 管理(106181)
- 理学(91818)
- 研究(91125)
- 理学院(90837)
- 管理学(89267)
- 管理学院(88761)
- 中国(68710)
- 京(55484)
- 科学(54184)
- 财(50471)
- 农(48342)
- 中心(43852)
- 所(43524)
- 业大(40965)
- 江(40658)
- 财经(39999)
- 研究所(39458)
- 范(37259)
- 师范(36896)
- 经(36514)
- 农业(36394)
- 经济学(34619)
- 北京(34304)
- 院(33451)
- 州(32625)
- 经济学院(31298)
- 基金
- 项目(188868)
- 科学(150425)
- 研究(141191)
- 基金(137017)
- 家(118656)
- 国家(117593)
- 科学基金(102301)
- 社会(92371)
- 社会科(87450)
- 社会科学(87435)
- 省(75577)
- 基金项目(72555)
- 教育(64430)
- 自然(63641)
- 划(62439)
- 自然科(62204)
- 自然科学(62190)
- 自然科学基金(61023)
- 编号(57268)
- 资助(54362)
- 发(45862)
- 成果(45289)
- 重点(42421)
- 部(41611)
- 创(39770)
- 课题(39567)
- 国家社会(38801)
- 创新(37128)
- 发展(36755)
- 展(36130)
- 期刊
- 济(128714)
- 经济(128714)
- 研究(77925)
- 中国(57667)
- 农(49607)
- 学报(39576)
- 科学(38173)
- 管理(37864)
- 财(37446)
- 农业(33484)
- 大学(31641)
- 教育(31345)
- 学学(29945)
- 融(26500)
- 金融(26500)
- 业经(26460)
- 技术(24960)
- 经济研究(19549)
- 财经(18912)
- 问题(17458)
- 经(16340)
- 业(15328)
- 版(13303)
- 技术经济(12780)
- 科技(12674)
- 商业(12576)
- 统计(12453)
- 资源(12036)
- 经济问题(12008)
- 策(11693)
共检索到40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深玮 赵海兰 柯水发
以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为分析基础,根据乡村林业站、乡村林场、林农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不同职能,基于“量质并举”的视角,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方面对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解构。基于2012—202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及障碍度识别模型,进一步考察中国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动态演进趋势,识别制约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林业站的服务能力与乡村林场、林农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进而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性的依据。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同时目前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量的扩张”,但“质的提升”增长缓慢。因此,在乡村林场与乡村林业站的经营活动中应致力于强化“质量”突破,实现“数量”均衡与赋能“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乡村林业“质”与“量”协同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深玮 赵海兰 柯水发
以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为分析基础,根据乡村林业站、乡村林场、林农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不同职能,基于“量质并举”的视角,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方面对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解构。基于2012—202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及障碍度识别模型,进一步考察中国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动态演进趋势,识别制约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林业站的服务能力与乡村林场、林农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进而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性的依据。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同时目前乡村林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量的扩张”,但“质的提升”增长缓慢。因此,在乡村林场与乡村林业站的经营活动中应致力于强化“质量”突破,实现“数量”均衡与赋能“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乡村林业“质”与“量”协同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红玉 潘为华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CRITIC-TOPSIS模型、核密度估计、障碍度模型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逐年上升,但不论是在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上,南方地区均要领先于北方地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密度曲线呈现显著的右拖尾特征,南方地区核密度曲线呈现延展收敛的趋势,北方地区由延展收敛变为延展拓宽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动态演进 障碍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和清 周庆岸 李颖
文章构建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和区域分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及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分布格局由东、中、西部向东北地区呈阶梯状分布且差异明显;各子系统地区间差异明显,开放子系统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差异最为悬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充分、创新投入产出转换率不高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的主要障碍因素,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因素不尽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章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区域,从投入产出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和分析2010—2021年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的时空格局,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从整体分析层面看,2010—2021年中国省级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整体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但省际差异较大,“马太效应”愈发显著,整体形成东部地区领跑、中部和西部地区追赶、东北地区落后的格局;(2)从空间关联层面看,2010—2021年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态势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格局;(3)分省份单项指标的障碍度结果表明,影响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的障碍因素存在共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是制约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提升普遍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成效水平 障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彩霞 贺小荣 彭坤杰
文章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泰尔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揭示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并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时序演变上,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长江下游保持领先,上游省份仍显落后,区域创新、共享发展虽有一定效果,但程度仍需加深,开放性存在不足;空间分异上,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结构显著,省际差异依然存在;演进趋势上,高质量区域集中在苏浙沪,其他省份质量跃迁波动较小,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负向反应高于正向反应;障碍因子上,创新、协调、开放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限制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航 王跃伟
[目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民生维度目标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是相呼应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该文构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潜力的测度体系。[方法]运用熵权法、TOPSIS、障碍度模型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潜力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与省域相比,上海、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潜力水平处于较高等级,高水平地区从点状分散向集聚分布格局转变,部分省域的等级呈现动态变化。[结论]经济、文化、社会维度是准则层的主要障碍因素,其中文化维度的障碍度呈降低趋势,环境、社会维度的障碍度呈增大趋势;环境治理、绿化覆盖、客源市场消费能力、产业规模、居民消费水平是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时朋飞 曹钰晗 龙荟冰 田子业 李星明 耿飚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测度了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借助绝对β收敛、核密度估计、NICH指数与Hurst指数叠加等方法分析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与发展趋势,最后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且具有收敛特征,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为高值聚集区;(2)未来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西差距有缩小趋势,而南北差距有扩大风险,同时西南地区及中部地区增长趋势较强,而青海有弱反持续发展趋势;(3)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具有动态性,主要来自创新驱动、环境效应、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效率4个方面,以及服务质量与文旅协调度,还需特别关注旅游业发展稳定性与旅游业效应发挥。为此,文章从强化增长极溢出效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破除主要障碍因子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晓娜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干支流经过的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熵值的TOPSIS法,分析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其主要的发展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时序演变上,黄河流域总体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不同省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空间演进特征上呈现“二元空间结构”,并由低梯度逐渐向高梯度演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发展格局。此外,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政府扶持力度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因此,建议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明晰政府部门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权责,提高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等,从而实现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2021年,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树牢信念、坚定信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部署,盯紧查违中心责任田,积极履职、多措并举、勤耕不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兵 李玉凤
测度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其分布动态、转移特征、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以及障碍因子,对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建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2个城市基础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及线性加权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估计、Dagum基尼系数、Arcgis绘图、空间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多级分化的梯度发展格局逐渐转化为两极分化格局,均衡发展态势逐渐显现;(2)各城市维持当前发展水平的概率较大,高水平城市固化现象得以证实;(3)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之间,呈逐年缩小的态势;(4)高质量发展呈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且高水平城市辐射效应显著;(5)人均利用外资金额、居民生活水平、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等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失业率、人均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能源效率是部分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阻力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冬艳 王冬艳 钟骁勇 杨园园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方法测度2007—2018年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11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变化,采用障碍因子模型,判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8年,高质量发展指数由0.2578上升至0.3517,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水平下降;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空间分布;万人专利授权数、研发投入强度、需求结构、区域协调、外商投资比重、金融发展程度、劳动者报酬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影响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吕明睿 张春雪 袁旭梅
在对高质量发展、绿色物流等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上,构建高质量发展下绿色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TOPSIS—云PDR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1—2020年中国省域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并诊断关键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省域绿色物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功能、结构、运作维度下发展趋势良好,在时间上呈现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拐点出现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沿海地区发展稳定性较强,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发展格局及辐射式演化特征;(2)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在研究期内较为稳定,障碍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运作维度、结构维度、功能维度,排名前五位的二级指标分别是科技投入占比、货物周转量、货物进出口总额占比、人均GDP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同维度下区域间障碍度差异显著。根据研究结论,从“运作—结构”协同发展、加强区域经济联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方面提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省域绿色物流水平提升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红霞 刘晓艳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有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于是,新“三农”问题成为新时代下的新挑战。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理念的倡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开始迈上新台阶、开启新征程。而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参考《林业经济管理》一书可知,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林权制度、森林生态效益、制度法规、综合效益评价等内容具有相关性,该书提出的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能为研究林业经济管理助力乡村振兴问题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