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3463)
2022(11703)
2021(11019)
2020(9048)
2019(20928)
2018(20944)
2017(39538)
2016(21458)
2015(24180)
2014(24101)
2013(23590)
2012(21706)
2011(19590)
2010(19742)
2009(17913)
2008(17330)
2007(15472)
2006(13545)
2005(11342)
作者
(61387)
(51064)
(50418)
(48208)
(32459)
(24393)
(23208)
(20111)
(19335)
(18233)
(17655)
(17051)
(16017)
(15999)
(15501)
(15465)
(15372)
(14962)
(14478)
(14390)
(12558)
(12536)
(12218)
(11587)
(11460)
(11457)
(11259)
(11215)
(10291)
(10037)
学科
(85273)
经济(85186)
管理(60475)
(57581)
(44580)
企业(44580)
方法(38290)
数学(33004)
(32766)
数学方法(32540)
中国(22886)
业经(21923)
农业(21816)
(20226)
(18847)
地方(18442)
(15153)
理论(14903)
(14164)
(13790)
贸易(13783)
环境(13371)
(13329)
(12435)
银行(12401)
技术(12395)
(12080)
(12031)
教育(11971)
财务(11962)
机构
学院(300457)
大学(299051)
管理(120773)
(113340)
经济(110574)
理学(104907)
理学院(103740)
管理学(101778)
管理学院(101225)
研究(97961)
中国(72643)
(63993)
科学(62675)
(51224)
(50533)
(48554)
业大(46288)
中心(45790)
研究所(44483)
(43343)
(41326)
师范(40978)
财经(40714)
北京(40226)
农业(38912)
(36978)
(36148)
(35565)
师范大学(32813)
经济学(32808)
基金
项目(210809)
科学(164524)
研究(156824)
基金(150575)
(130230)
国家(129066)
科学基金(111079)
社会(96843)
社会科(91421)
社会科学(91396)
(83519)
基金项目(80591)
自然(71580)
教育(71412)
自然科(69798)
自然科学(69785)
(69048)
自然科学基金(68454)
编号(66699)
资助(61298)
成果(53834)
重点(46355)
(45367)
(44893)
课题(44760)
(43098)
项目编号(40442)
创新(40029)
科研(39871)
国家社会(39248)
期刊
(126949)
经济(126949)
研究(83962)
中国(57929)
(51031)
学报(48263)
科学(44087)
管理(41796)
(37010)
大学(36363)
教育(36157)
农业(34776)
学学(33934)
技术(26839)
(24015)
金融(24015)
业经(23855)
图书(20211)
经济研究(18924)
财经(18388)
问题(16327)
(15729)
(15548)
资源(15138)
理论(15110)
(15044)
科技(14872)
实践(14104)
(14104)
技术经济(13922)
共检索到432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人华  陈艳  蔡文婷  佃袁勇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国城  王会金  
大数据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亟需一系列相对成熟的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方法,以此适应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审计的需求。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涉及审计学、大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若干学科理论,适用技术繁多,建设机制复杂。本文将大数据审计平台分拆为采集、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四个子平台,基于方法支撑、过程建模和运行机理等方面对各个子平台作以专项研究,旨在为大数据审计实践提供建设性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若彤  
<正>乡村景观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指根植于乡土的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土地利用水平不高、村落空间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就要求我们提早规划乡村景观,将传统园林技艺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还乡村景观于“宛若天成”。基于此,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重焕生机:以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书尝试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玮  
《乡村景观规划与田园综合体设计研究》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樊丽著。该书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深入研究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理论及经典案例,结合案例对我国乡村景观与田园综合体的设计及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先是介绍了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其次概述研究了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及经典案例,之后介绍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与建设意义等,最后描写了我国田园综合体现状及实践。我国农村地域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目前乡村景观存在诸如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应根据当地地形分布合理布局,传承乡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利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方浩俊  
~~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连斌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都兼具其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它们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乡村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出发,以彩色农业和乡村景观互动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它们互动发展的基础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以发展生态农业、彩色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来促进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许勇太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斑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已降至接近70年代水平。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时序特征看,市场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倾向性是导致景观格局阶段性变化的根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娜  王伟  
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乡村居民改造其生活环境的热情,使得传统的乡村景观逐渐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能够体现当地乡土气息和文化的自然、半自然斑块不断地被人工斑块所代替,因此,造成了乡村景观中自然元素减少、凋敝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在可持续理念的推动下,注重生态、保护乡土文化、发挥乡村自然景观资源,逐渐成为了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主导思想。通过调研探索现阶段乡村景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素,提出应对设计策略,并在青木川镇李家院村进行了设计实践,探索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环境设计方法,为乡村的景观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花林  刘黎明  赵英伟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从乡村景观的内涵出发,并根据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层次功能,构建了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5个乡镇,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徐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随着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由局部点状斑块向区域性文脉整体保护认识的转变,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阐释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景观的变化、景观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调控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