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6)
- 2023(10071)
- 2022(8378)
- 2021(7636)
- 2020(6002)
- 2019(13209)
- 2018(12852)
- 2017(23991)
- 2016(12895)
- 2015(14105)
- 2014(13891)
- 2013(13577)
- 2012(12813)
- 2011(11846)
- 2010(12270)
- 2009(11609)
- 2008(11616)
- 2007(10687)
- 2006(9592)
- 2005(8582)
- 学科
- 济(54924)
- 经济(54829)
- 管理(40218)
- 业(39691)
- 企(29119)
- 企业(29119)
- 农(27361)
- 方法(18807)
- 农业(18220)
- 财(17665)
- 制(16851)
- 业经(16555)
- 数学(16144)
- 数学方法(15952)
- 中国(15505)
- 体(11273)
- 学(10987)
- 银(10729)
- 银行(10711)
- 地方(10618)
- 融(10413)
- 金融(10410)
- 行(10300)
- 务(9203)
- 财务(9185)
- 财务管理(9160)
- 体制(9158)
- 贸(8894)
- 贸易(8889)
- 环境(8884)
- 机构
- 学院(193192)
- 大学(191921)
- 济(81697)
- 经济(79935)
- 管理(70154)
- 研究(67657)
- 理学(60223)
- 理学院(59484)
- 管理学(58478)
- 管理学院(58112)
- 中国(51630)
- 财(41514)
- 京(39454)
- 科学(39413)
- 农(36156)
- 所(33597)
- 财经(31988)
- 中心(30817)
- 江(30384)
- 研究所(30248)
- 经(29004)
- 业大(28058)
- 农业(27007)
- 经济学(26500)
- 范(26387)
- 师范(26149)
- 北京(24311)
- 院(24178)
- 经济学院(23961)
- 财经大学(23609)
- 基金
- 项目(128854)
- 科学(103084)
- 研究(96092)
- 基金(95680)
- 家(83291)
- 国家(82556)
- 科学基金(70964)
- 社会(64607)
- 社会科(61002)
- 社会科学(60988)
- 基金项目(50612)
- 省(50004)
- 教育(43808)
- 自然(43586)
- 自然科(42588)
- 自然科学(42575)
- 自然科学基金(41822)
- 划(41725)
- 编号(38151)
- 资助(37201)
- 成果(31905)
- 制(30213)
- 重点(29428)
- 部(29333)
- 发(28028)
- 国家社会(27788)
- 课题(26998)
- 创(26799)
- 教育部(25528)
- 性(25268)
共检索到294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大小受地类斑块相对面积的影响明显;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m缓冲区相关指数等几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该区景观复杂,景观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总量的25%,数量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75%。建立2个亮温多元线性模型,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建华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农村景观的边缘效应大多属于负效应,建立了效应区景观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初步总结了效应区景现空间结构特征,并对负效应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农村景观边缘正效应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景观 边缘效应 调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 星 唐晓岚 叶海跃 王军围 刘 澜
传统乡村景观人文与生态系统交织,时空演进因素复杂,其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推导是对其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借助在物质流动和景观过程模拟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源汇"理论和方法,解析传统乡村地域中的"源"与"汇",提出基于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策略和实施路径,为传统村镇的规划编制和数字化管理提供空间分析方法与决策支持,以期探索一条兼顾人文、生态景观保护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景观可持续利用路径。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源汇格局 保护与导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许勇太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斑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已降至接近70年代水平。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时序特征看,市场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倾向性是导致景观格局阶段性变化的根源。
关键词:
乡村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文华 郝晋珉 侯满平 孟鹏 覃莉
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使城市化水平达到60%。乡村景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多样性、斑块密度、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比乡村景观和城市郊区景观的格局,并从景观格局角度计算其城市化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郊区景观比乡村景观更为破碎、多样性指数更高,优势度组分显著不同,景观城市化指数差异显著。这一研究将为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景观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城郊景观 景观格局 城市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耀志 楼琦峰 徐珏燕
湿地乡村地区是我国普遍存在且分布极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文章在综合分析湿地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的危机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基于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体化景观格局是谋求湿地中的乡村("图")和乡村中的湿地("底")融为一体、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前提,也是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诸暨白塔湖湿地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分析其"图—底"危机的基础上,从控制和引导湿地乡村人类各项活动的视角,提出了土地利用模式、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1)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2)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3)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艳 曾菊新 余斌 李伯华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景观 景观变迁 景观优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壁成 刘德林 张膺 方炫 白小梅
研究目的: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研究黄土高原乡村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方法: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上黄村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旱作农业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研究结论: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与生态功能区划,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雪
<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性空前凸显,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潜在风险,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健康、丰富的养老服务,成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更适合老年群体生活。乡村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足以满足老年群体向往自然风光的养老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目前乡村景观存在诸如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应根据当地地形分布合理布局,传承乡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乡土文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