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6)
2023(3592)
2022(2902)
2021(2652)
2020(1962)
2019(4385)
2018(4150)
2017(7546)
2016(4056)
2015(4192)
2014(4506)
2013(4622)
2012(4315)
2011(4211)
2010(4388)
2009(4427)
2008(4129)
2007(3893)
2006(3783)
2005(2910)
作者
(12295)
(10584)
(10302)
(9970)
(6495)
(5154)
(4597)
(3952)
(3886)
(3766)
(3760)
(3534)
(3497)
(3243)
(3216)
(3168)
(3063)
(2997)
(2924)
(2805)
(2719)
(2494)
(2494)
(2466)
(2460)
(2452)
(2317)
(2271)
(2227)
(2151)
学科
(20771)
(19031)
经济(19014)
农业(14117)
(11321)
业经(8157)
农业经济(6680)
中国(5915)
地方(5858)
管理(5803)
方法(5780)
(5448)
发展(5040)
(5031)
收入(4943)
(4590)
(4527)
农村(4510)
建设(4065)
数学(3902)
数学方法(3839)
(3668)
(3582)
土地(3535)
(3465)
企业(3465)
(3462)
分配(3436)
工作(3422)
经济建设(3419)
机构
学院(65003)
大学(60926)
管理(23212)
(22776)
研究(22186)
经济(22038)
理学(19603)
理学院(19304)
管理学(18860)
管理学院(18709)
中国(16784)
(16310)
科学(13967)
(12595)
(12542)
师范(12463)
农业(11158)
(11069)
中心(10860)
(10590)
(10356)
(10174)
(10089)
旅游(9959)
业大(9952)
师范大学(9929)
研究所(9324)
(8872)
(8722)
财经(8084)
基金
项目(41839)
科学(33131)
研究(32534)
基金(29931)
(25486)
国家(25158)
社会(22241)
科学基金(21579)
社会科(20694)
社会科学(20692)
(17834)
基金项目(16462)
教育(13864)
编号(13802)
(13607)
自然(12051)
资助(11869)
自然科(11694)
自然科学(11691)
自然科学基金(11471)
成果(11138)
(10979)
(10687)
(9747)
课题(9553)
国家社会(9180)
重点(8892)
发展(8853)
(8716)
(8566)
期刊
(36206)
经济(36206)
(22479)
研究(17219)
中国(14624)
农业(14231)
科学(10926)
业经(10329)
学报(9834)
大学(8309)
学学(7933)
农业经济(7384)
农村(6966)
(6966)
(6655)
金融(6655)
(6500)
旅游(6500)
(6500)
教育(6498)
(6239)
(6192)
管理(5521)
学刊(5244)
旅游学(5241)
游学(5241)
(5218)
问题(4932)
社会(4806)
农村经济(4715)
共检索到99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佑兴  明庆忠  李松志  
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浩   陆林   郑嬗婷  
乡村性既是乡村宏大叙事的认识论,也是引领乡村发展实践的方法论,旅游要素的注入使得旅游语境下的乡村性具有区别于普通乡村的特性。论文基于传统乡村、快速城市化到城乡融合的乡村发展历程,从乡村区域功能、政治经济学、乡村整体建构等视角回顾了国内外乡村性相关研究。基于“要素构成—基本属性—重要特征”的概念分析逻辑,对旅游语境下的乡村性进行解析,论文提出:旅游语境下的乡村性是旅游影响乡村重构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地方意义所在,从需求主体角度体现为旅游者对乡村的认知与情感,从乡村发展角度体现为多元主体在特定乡村地域空间情境下持续开展的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结果表征,具有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及景观等基本属性和空间维度的地域性、时间维度的动态性、价值维度的体验性等主要特征,需置于“我者”与“他者”、城市性与乡村性、现代性与传统性、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关系中加以理解。论文构建了旅游语境下的乡村性概念分析框架,从研究内容和方法层面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志军   何建民  
旅游活动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开展,推动形成一种新型独特聚落形态——乡村旅游聚落。本文选择婺源五个乡村旅游地为案例地,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乡村旅游聚落”的概念模型,探索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聚落是基于原有乡村聚落,在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下开展旅游活动,使聚落主体和要素等发生变化,形成既能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等传统需要,又能满足游客、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多重需要的一种新型聚落类型。它在空间上表现为全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空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发展经历内外因素蓄力、开发建设投入、功能产业转化、聚落空间再生产、反馈循环演化五个阶段。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树立“乡村旅游聚落”系统观,编制聚落系统发展规划、建立聚落共生发展机制、加强聚落功能空间优化、注重聚落文化保护传承、重视聚落开发管理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广海  张朝枝  
一、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非工作时间与非惯常空间进行的流动、消费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现象总和的学科。旅游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非工作时间与非惯常空间的人"在"空间的流动"和"目的地活动"的"体验",以及为提高这种体验质量所需的组织与管理,还包括这种组织与管理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的互动与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红霞  
伴随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前往世界各地旅游成为人们假期出行的时尚选择。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古已有之。严格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于二十一世纪,形成了农家乐、田园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洋家乐等主要发展模式。国家支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党和国家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旅游是乡村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世蓉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开辟了一条新出路。然而,乡村旅游中以家庭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的简单模式却难以进一步发挥其促进农村产业整合的潜能。"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而且正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不仅可以使乡村的环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但这一理念尚未付诸于实践,需克服各种制约因素,方能大力推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少俊  
目前,无论是现行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还是管理实践,对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对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概念,都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本文对上述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恩  蔡运龙  金波  
为开发新的旅游类型 ,笔者提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目标、特色及相关产品 .笔者认为 :乡村旅游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 ,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 ,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 ,较少使用专用接待服务设施的旅游活动形式 .乡村旅游的资源和产品就是“传统的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 ,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要由专业人员在当地村民的参与下完成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使村民知道“我们美丽的村庄和我们传统的生活就是旅游资源”这个概念 .乡村旅游不但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保护传统乡村景观与文化完整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并且它还是一种教育和交流形式 ,旅游者从中能够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金阳  张耀启  
美国乡村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在二战后尤其如此。全球化及美国经济重组使传统的乡村经济活动如农业,林业及煤矿业竞争力下降,乡村旅游就成为乡村经济复苏及经济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和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等,以期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琪  
<正>~~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先进  邱映贵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形式,其本质特性表现为: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以当地居民为主,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旅游活动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具有资源广博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旅游活动的高参与性、农业旅游产品的强季节性、经济价值的显著性、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明显差异性等特点。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特点之后,探讨了制约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障碍、观念障碍和结构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博  郑向敏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各种旅游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其安全现状,总结了乡村旅游安全的类型、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碧凡  俞益武  张建国  夏盛民  
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等方法,对乡村旅游的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具有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方面功能,但乡村旅游面临旅游产业带动力度有限,旅游旺季环境不堪重负,旅游地的"城市化",乡村性的渐失,同质恶性竞争等负面影响导致的问题。面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乡村旅游热,建议应辩证分析乡村旅游的功能,尤其是要警惕其负面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