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2)
2023(14454)
2022(12028)
2021(11366)
2020(9205)
2019(20858)
2018(20351)
2017(38294)
2016(19932)
2015(21649)
2014(21511)
2013(20771)
2012(18869)
2011(16782)
2010(16781)
2009(15490)
2008(14816)
2007(13342)
2006(11687)
2005(9622)
作者
(51936)
(43605)
(43278)
(41374)
(27565)
(20871)
(19506)
(16685)
(16611)
(15262)
(14964)
(14621)
(13764)
(13312)
(13259)
(12721)
(12644)
(12640)
(12617)
(12334)
(10761)
(10291)
(10264)
(10181)
(9954)
(9694)
(9629)
(9492)
(8705)
(8567)
学科
(80872)
经济(80680)
(62874)
管理(59483)
(49866)
企业(49866)
方法(36403)
(34207)
数学(29105)
数学方法(28661)
中国(23604)
农业(23532)
业经(23390)
(21405)
技术(18370)
理论(16868)
地方(16719)
(16521)
(14239)
(13158)
技术管理(12746)
(12735)
银行(12732)
(12156)
(11908)
财务(11835)
财务管理(11808)
(11708)
贸易(11698)
(11663)
机构
学院(274923)
大学(271152)
管理(112568)
(111559)
经济(109134)
理学(97541)
理学院(96556)
管理学(95001)
管理学院(94437)
研究(82901)
中国(64112)
(54167)
(53456)
科学(47641)
财经(42230)
(41920)
中心(41370)
(39290)
(39046)
师范(38760)
(38316)
(36751)
业大(35885)
经济学(34335)
(33452)
北京(33196)
研究所(33010)
财经大学(31269)
师范大学(31047)
经济学院(30847)
基金
项目(188768)
科学(152944)
研究(145499)
基金(138428)
(117626)
国家(116486)
科学基金(103486)
社会(97666)
社会科(91630)
社会科学(91609)
(75635)
基金项目(73857)
教育(67801)
自然(63286)
(61895)
自然科(61868)
自然科学(61857)
自然科学基金(60787)
编号(59468)
资助(53821)
成果(47529)
(44178)
(41973)
重点(41780)
(41419)
课题(40788)
创新(40363)
国家社会(40276)
(37613)
人文(37511)
期刊
(126873)
经济(126873)
研究(78508)
中国(56262)
(41573)
管理(41505)
(40670)
科学(35950)
教育(35114)
学报(33940)
大学(28677)
学学(26748)
农业(26585)
技术(25497)
(24989)
金融(24989)
业经(24451)
财经(20573)
经济研究(18104)
(17780)
问题(16859)
科技(13898)
(13414)
技术经济(13389)
图书(12733)
商业(12054)
(11941)
(11900)
理论(11880)
统计(11619)
共检索到40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小燕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就业机遇,社区参与能够提高乡村居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为吉登斯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创新路径。洛阳栾川重渡沟村的社会保障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经历了3个阶段,1999年前未发展乡村旅游时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较大,1999—2004年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而2004年至今的实践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的相对均衡,实践中已初步实现了以就业保障为基础、以养老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为内容的乡村社会保障的全面提高。研究表明,西方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干预主义及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乡村市场经济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及呈现方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社区力量的觉醒及培育,其创新路径是实现"以旅游换保障",即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小燕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就业机遇,社区参与能够提高乡村居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为吉登斯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创新路径。洛阳栾川重渡沟村的社会保障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经历了3个阶段,1999年前未发展乡村旅游时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较大,1999—2004年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而2004年至今的实践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的相对均衡,实践中已初步实现了以就业保障为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乡村旅游因其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成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乡村旅游扶贫成效并不理想,一部分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之外,往往出现扶贫目标脱靶、"旅游飞地"现象。因此,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视角,在对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对江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效应进行总结。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法,选取江西目前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江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面临问题进行分析。从构建多主体扶贫机制、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实施品牌行动计划、完善可持续脱贫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创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慧娟  蹇莉  陶恒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庆生  张行发  郭静  
基于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案例,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利益主体共生模式以及旅游精准扶贫路径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泉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景区过度商业化、利益分配不公平、弱势群体发展权利无保障等突出性问题。村落利益主体之间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应为最佳合作模式。据此提出竹泉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应实现求同存异、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以及加强利益协调监管、加强社区管理自治、建立共生参与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等优化路径,解决竹泉村乡村旅游扶贫困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梦媛  金菁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海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精准滴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认识到乡村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时时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实践路径奠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云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贫困人口脱贫是趋势。文章比较了传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三产"融合,拓展和发展新型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树立"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及建设智慧乡村,加强营销推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云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贫困人口脱贫是趋势。文章比较了传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三产"融合,拓展和发展新型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树立"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及建设智慧乡村,加强营销推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琼峰  宁志中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何海燕  朱淑婷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目标是确保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乡村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多重困境,从理念到操作基本都侧重贫困户的经济增收,并基本对标于2020年的脱贫目标,没有考虑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户持续发展问题,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扶贫模式差距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建设、基于旅游产业链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注重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旅游扶贫激励机制建设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