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7)
2023(14933)
2022(13017)
2021(12177)
2020(10152)
2019(23217)
2018(22993)
2017(43685)
2016(24011)
2015(26971)
2014(27253)
2013(26842)
2012(24700)
2011(22348)
2010(22479)
2009(21175)
2008(21039)
2007(18931)
2006(16958)
2005(14697)
作者
(69851)
(58251)
(57824)
(55158)
(37158)
(28061)
(26213)
(22724)
(22121)
(20991)
(20121)
(19564)
(18507)
(18305)
(17837)
(17690)
(17425)
(17161)
(16794)
(16524)
(14498)
(14498)
(13980)
(13383)
(13096)
(13094)
(12969)
(12862)
(11684)
(11543)
学科
(93751)
经济(93597)
管理(72226)
(71219)
(56220)
企业(56220)
方法(40900)
(36391)
数学(34167)
数学方法(33694)
(27910)
中国(26444)
农业(24621)
业经(24431)
(22757)
(20758)
地方(19154)
(16729)
财务(16653)
财务管理(16613)
理论(16565)
企业财务(15789)
(15519)
贸易(15510)
(15335)
银行(15294)
(15199)
(15068)
环境(14728)
(14543)
机构
大学(347341)
学院(346278)
管理(136245)
(132897)
经济(129639)
理学(117275)
理学院(115926)
研究(114898)
管理学(113878)
管理学院(113237)
中国(86462)
(74343)
科学(71020)
(65427)
(58130)
(57664)
中心(52598)
(52211)
研究所(51874)
业大(51252)
财经(51075)
(48087)
师范(47683)
北京(47203)
(46126)
农业(44166)
(42305)
(41293)
经济学(39212)
师范大学(38526)
基金
项目(231919)
科学(182026)
研究(172245)
基金(167743)
(145045)
国家(143741)
科学基金(123503)
社会(108614)
社会科(102563)
社会科学(102538)
(90586)
基金项目(89276)
自然(78875)
教育(78495)
自然科(76959)
自然科学(76944)
自然科学基金(75556)
(75397)
编号(71320)
资助(68645)
成果(59229)
重点(51065)
(50886)
课题(48989)
(48971)
(47187)
(45334)
国家社会(44338)
创新(43962)
教育部(43784)
期刊
(155233)
经济(155233)
研究(103817)
中国(70161)
(57869)
学报(54813)
科学(51650)
(50824)
管理(49150)
大学(42556)
教育(40124)
学学(39999)
农业(38734)
(31150)
金融(31150)
技术(28958)
业经(27103)
财经(24870)
经济研究(22036)
(21103)
问题(20256)
(18245)
图书(17904)
(17505)
理论(17007)
科技(16362)
技术经济(16076)
实践(15586)
(15586)
现代(15350)
共检索到517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丹  李丹  
发展乡村旅游是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旅游精准扶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社会关系、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贫困人口并没有从乡村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的原因在于原始资本匮乏,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利益相关者博弈牵制,旅游扶贫政策落实不足。因此,可以借鉴旅游增权理论,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帮助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发展中摆脱能力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莉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缓解贫困作用。然而,由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严重缺乏、居住地点偏僻和可进入性差以及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的极端匮乏等,极大地削弱了旅游开发对该区域贫困人口受益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和与旅游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重视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的参与,构建良好的受益机制,让贫困人口能够分享旅游开发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琼  
以旅游开发来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以及贫困地区的进步是旅游扶贫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之中,贫困人口利益被侵犯的事情屡次出现,这对于旅游扶贫的长久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保障贫困人口利益为切入点,运用利益相关理论对旅游扶贫过程中制约贫困人口收益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构建起旅游开发和扶贫的有效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磊  伍国勇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首先对精准识别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6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维度、政策维度、方法维度以及识别标准等方面对既有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合多维数据、创新扶贫政策、推广定量方法以及道德标准优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晖  张建国  席婷婷  
为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收益,使旅游扶贫工作提质增效,文章基于重构的托马斯决策模型构建了横纵二维的贫困人口参与度评价概念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两次专家咨询最终建立起由横向的开发决策、经营管理、利益分享和监督发展为准则层,纵向的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和参与效度为要素层组成的4层次24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运用实证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定量测度参与效果,归纳总结参与特征,得知:两地总体参与程度不同,仙人洞处于"大众参与"阶段,而阿鲁白处于"个别参与"阶段;两地开发决策方面参与整体偏低,而利益分享参与分异最为显著;两地贫困人口参与深度明显不足,其中开发决策和经营管理是主要制约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秋莉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10—2015年旅游扶贫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地方旅游收入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与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均有正向影响,且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这说明贫困人口可以从旅游业发展中获益;同时,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与旅游企业投资增加是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相互促进,为有效衡量旅游扶贫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小娟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不够,受益仍存在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活动存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机构和平台等参与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构建了以贫困人口为核心的受益机制,主要包括精准识别机制、政府主导协调机制、贫困人口内涵建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五大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饶勇  杨岳轩  林雪琼  陈生生  
从脱贫攻坚战略需求来看,旅游扶贫应加快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知识与技术转移,但实践中普遍存在知识转移层次偏低、内容单一且贫困人口受益不充分等问题。文章以广东省多个旅游脱贫成功村落为例,试图通过分析旅游扶贫中的知识转移过程与影响机制,探索如何提升知识转移效率。研究发现:(1)旅游扶贫中的知识转移是发生于"外来劳动者"和"本地贫困人口"之间的跨社会群体知识转移;(2)政府承担主要交易成本,是克服外来劳动者与贫困人口自行协调机制失灵、促使无意识"知识溢出"转变为有意识"知识转移"的前提条件;(3)旅游扶贫知识转移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取决于由政府主导建立的跨群体知识转移"类组织"系统的运行效率;(4)梳理了知识转移技术性过程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联系,提出了旅游扶贫知识转移效率形成机制模型。文章探索了扶贫知识转移微观发生机制"理论黑箱",拓宽了知识转移理论的研究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裕  王璇  
通过对山西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1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帮扶措施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退出精准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何海燕  朱淑婷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目标是确保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乡村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多重困境,从理念到操作基本都侧重贫困户的经济增收,并基本对标于2020年的脱贫目标,没有考虑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户持续发展问题,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扶贫模式差距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建设、基于旅游产业链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注重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旅游扶贫激励机制建设等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移刚  杨文华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开发方式,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生产要素是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旅游扶贫实践长期采取的是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生产要素不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瓶颈。贫困地区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各种旅游生产要素;提升劳动、土地和旅游资源等旅游初级生产要素利用效果;创新和发展企业家才能、技术和信息等旅游高级生产要素,形成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琼峰  宁志中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