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0)
- 2023(15148)
- 2022(12745)
- 2021(11734)
- 2020(9641)
- 2019(22245)
- 2018(22159)
- 2017(42077)
- 2016(23145)
- 2015(26117)
- 2014(26508)
- 2013(25933)
- 2012(23607)
- 2011(21412)
- 2010(21376)
- 2009(19923)
- 2008(19219)
- 2007(17188)
- 2006(15435)
- 2005(13296)
- 学科
- 济(93397)
- 经济(93192)
- 业(62530)
- 管理(62070)
- 企(48691)
- 企业(48691)
- 方法(39688)
- 农(36121)
- 数学(32290)
- 数学方法(31906)
- 中国(27231)
- 业经(25371)
- 农业(24150)
- 财(22573)
- 地方(21918)
- 学(21017)
- 制(19201)
- 理论(17177)
- 和(15568)
- 贸(14094)
- 贸易(14085)
- 发(13818)
- 环境(13770)
- 银(13627)
- 易(13604)
- 银行(13586)
- 教育(13413)
- 体(13132)
- 融(13096)
- 金融(13094)
- 机构
- 大学(330595)
- 学院(330196)
- 管理(129973)
- 济(125557)
- 经济(122544)
- 理学(112385)
- 理学院(111073)
- 研究(110912)
- 管理学(109068)
- 管理学院(108453)
- 中国(81380)
- 京(71216)
- 科学(70372)
- 财(58046)
- 农(57393)
- 所(55248)
- 江(53205)
- 中心(50430)
- 研究所(50396)
- 业大(50341)
- 范(47584)
- 师范(47168)
- 财经(46155)
- 北京(44379)
- 农业(43600)
- 经(41819)
- 州(40329)
- 院(40089)
- 师范大学(38188)
- 经济学(36921)
- 基金
- 项目(227363)
- 科学(178507)
- 研究(168017)
- 基金(163835)
- 家(142225)
- 国家(140937)
- 科学基金(120997)
- 社会(106989)
- 社会科(100323)
- 社会科学(100295)
- 省(89797)
- 基金项目(87663)
- 自然(77273)
- 教育(76199)
- 自然科(75385)
- 自然科学(75371)
- 划(74619)
- 自然科学基金(74004)
- 编号(69702)
- 资助(66019)
- 成果(57044)
- 重点(50554)
- 部(49338)
- 发(48691)
- 课题(47989)
- 创(46249)
- 国家社会(43294)
- 创新(43013)
- 科研(42883)
- 教育部(42099)
- 期刊
- 济(146788)
- 经济(146788)
- 研究(96279)
- 中国(66061)
- 农(57014)
- 学报(53604)
- 科学(50393)
- 管理(45657)
- 财(42189)
- 大学(41159)
- 教育(39573)
- 学学(38538)
- 农业(38198)
- 融(28172)
- 金融(28172)
- 业经(26782)
- 技术(26685)
- 财经(21978)
- 经济研究(21176)
- 问题(19605)
- 经(18636)
- 图书(18309)
- 业(17409)
- 版(17033)
- 科技(15959)
- 理论(15501)
- 资源(15471)
- 现代(14887)
- 技术经济(14520)
- 实践(14271)
共检索到485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华 甘巧林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为例,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社会排斥的主观感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挫折感、自卑感增加,他们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和关系排斥等多个维度来感知自身"被排斥"的状况。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设置为社会排斥提供了可能空间,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社区中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排斥的推动力量,社区居民个体自身能力与认知状况也构成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消除由旅游开发问题所导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华
增权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调整,而李坑村的居民总是无一例外地处于无奈、被动与弱势的地位。要真正改变这一弱势地位,只有通过社区增权的方式以提高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增权理论为基础展开论述,以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为构架,探讨我国现实旅游开发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社区居民进行增权的必要性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 增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好强
本文依据公平理论,以社区参与旅游为背景,构建了旅游公平对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公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地降低社区居民的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并且,社会排斥感在旅游公平对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或政府部门,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营造公平的旅游环境,才是实现旅游景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旅游公平 公平理论 社会排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蓉 代美玲 欧阳红 马晓龙
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旅游内在价值的表现形式,对提升社区农户生计水平与促进乡村目的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创新性构建了纳入文化资本的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以婺源县李坑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案例地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与半结构性访谈,从自然、物质、金融、人力、社会和文化资本6个维度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增加文化资本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与测度,是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的精准表征;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变化显著,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农户生计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农户不同类型生计资本变化差异较大,自然资本存量更为匮乏,物质、文化和金融资本存量则显著增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可持续生计理论,完善了农户生计资本测量指标,并为提升乡村旅游地农户整体生计水平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户生计 文化资本 李坑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媛 张瑾 沈世伟
从传统村落原住民的视角切入探讨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营造,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的本源。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为案例,将景观意象五要素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借助文本分析工具明确篁岭古村旅游景观客体与意象结构,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前往实地开展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客体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原生村落景观;(2)案例地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较高;(3)相较于没有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对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更高、旅游支持意愿和旅游参与意愿更强,但对社区的情感强度却更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宋伊瑶
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学测度与评价乡村旅游目的地碳足迹与生态效率,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兴旺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对2016年江西婺源篁岭景区碳足迹与生态效率进行核算与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碳足迹为9 732 t,人均碳足迹为13.770 kg/人,地均碳足迹为0.649 kg/m~2;在旅游各环节中,旅游住宿碳足迹占58.69%,旅游交通碳足迹占17.62%,旅游餐饮碳足迹占16.83%,旅游娱购碳足迹占6.86%。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生态效率为7.85元/kg,旅游各环节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效率值大小依次为:交通>娱购>餐饮>住宿。从效率类型来看,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娱购属于低碳高效型,旅游交通属于高碳高效型,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则属于高碳低效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运营能耗,加强运营低碳管理,积极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洁 刘康
婺源县近年来围绕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国内小资十大最爱旅游地",着眼"中国最美乡村"的旅游发展定位,全县旅游产业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 旅游 金融支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香花 程励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共享视角,采用fsQCA方法构建了形成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复杂因果模型,综合纳入了社区居民人口学特征、社区旅游参与相关变量及旅游共享感知等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以揭示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前因条件组合及其结构关系。该文以成都市青杠树村乡村旅游社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旅游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度进行复杂性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准则,证实了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前因条件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获得了能促使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11种前因条件组合及其所形成的复杂因果模型。研究不仅能深化学界对各影响因素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之间所存在的非对称因果关系的认识,还能为预测和提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婺源,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以其文化和生态优势,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如果说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是婺源的霓裳,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是婺源的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即使是这样,婺源并没有因此而道貌岸然。青山还是那样诚恳,绿水还是那样纯净,炊烟还是那么朴素,油菜花还是那样的坦荡。一切仍然归于寻常生态,而这种寻常生态,正是全部智慧的终点。——余秋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宗斌 苏勤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龚伟 马木兰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娅 严兴
本文在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对社区参与的概念,培育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必要性,乡村旅游社区主体参与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力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主体培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荣 赵振斌
近十年来,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学术关注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社区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快速增长,众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论文涉及乡村旅游社区相关内容,不少高校形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团队。研究乡村旅游社区的方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了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分析法,此外,还应用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应用到很多理论作为支撑,其中最多的是社会学相关理论。在宏观和微观领域结合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成为乡村旅游社区研究的两个维度,两大视角。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参与方面,其次就是居民感知和利益分配问题,在每一个研究方向中,又形成丰富细化...
关键词:
乡村旅游社区 综述 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加奇
江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在于大力打造可重复、留得住、综合效益高的休闲式、度假式、养生式的乡村旅游。与城市工业污染、雾霾频发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相比,江西广大乡村超然物外、雅趣横生、优势独到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涵养,与游客的需求高度吻合,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强省战略,打造全国重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与大健康产业的极具魅力的资源禀赋。乡村旅游密切关联于生态文明进步、技术创新、工商资本反哺农村、扶贫富民、小城镇建设、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且相互之间共生共荣,必须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发展 升级共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