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6)
- 2023(3419)
- 2022(2764)
- 2021(2555)
- 2020(1901)
- 2019(4237)
- 2018(3979)
- 2017(7047)
- 2016(3666)
- 2015(3858)
- 2014(4140)
- 2013(4217)
- 2012(3988)
- 2011(3949)
- 2010(4145)
- 2009(4207)
- 2008(3910)
- 2007(3638)
- 2006(3422)
- 2005(2604)
- 学科
- 农(20700)
- 济(19028)
- 经济(19011)
- 农业(14078)
- 业(11118)
- 业经(8013)
- 农业经济(6670)
- 方法(6218)
- 地方(5593)
- 中国(5526)
- 发(5263)
- 管理(5099)
- 发展(4928)
- 展(4924)
- 收入(4922)
- 村(4496)
- 农村(4478)
- 数学(4393)
- 数学方法(4357)
- 制(4261)
- 建设(3963)
- 财(3534)
- 土地(3483)
- 分配(3425)
- 经济建设(3422)
- 企(3217)
- 企业(3217)
- 策(3214)
- 工作(3205)
- 及其(3183)
- 机构
- 学院(61717)
- 大学(57320)
- 管理(22573)
- 济(22339)
- 经济(21679)
- 研究(20469)
- 理学(19280)
- 理学院(19010)
- 管理学(18570)
- 管理学院(18425)
- 中国(16003)
- 农(15457)
- 科学(12752)
- 范(11665)
- 师范(11598)
- 京(11450)
- 农业(10505)
- 财(10231)
- 中心(10096)
- 游(10077)
- 旅(9996)
- 旅游(9875)
- 江(9838)
- 所(9558)
- 业大(9277)
- 师范大学(9230)
- 研究所(8592)
- 州(8172)
- 财经(7894)
- 省(7842)
- 基金
- 项目(39888)
- 科学(31836)
- 研究(30911)
- 基金(28938)
- 家(24466)
- 国家(24143)
- 社会(21662)
- 科学基金(20850)
- 社会科(20174)
- 社会科学(20172)
- 省(16970)
- 基金项目(15978)
- 编号(12989)
- 教育(12976)
- 划(12918)
- 自然(11733)
- 资助(11586)
- 自然科(11389)
- 自然科学(11388)
- 自然科学基金(11172)
- 农(10753)
- 成果(10170)
- 发(10157)
- 村(9747)
- 国家社会(8898)
- 课题(8835)
- 发展(8479)
- 重点(8436)
- 展(8354)
- 部(8218)
共检索到92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选珍
乡村旅游是我国多层次旅游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对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因素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非"乡村性"上。本文试图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异化 本质回归 乡村意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村意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尤海涛
我国正处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之中,后现代思潮对旅游思维与行为模式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新旅游(new tourism)的兴起及旅游模式由传统观光向深层休闲的渐变。作为新旅游的一种,近些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显然受到了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在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波
利用文献法对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指出存在的概念、方法和功效问题,并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核心予以理论梳理,认为统筹生物多样性和旅游生产力、实施平衡管理是中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旅游研究需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形态—功能关系分析,探索和发展实地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正式开始。2002年正式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将出境旅游市场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与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相比,出境旅游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玉霞
文章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现代乡村旅游的原根性诉求,探讨乡村旅游诉求的历史基础和社会背景,从文献出发构建了乡村旅游需求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乡村旅游需求呈非正态分布特征,大多数乡村游客对学界强调的"乡村性"事项并不关心,主要是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促成乡村游客调整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研究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但多种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导致了乡村旅游原根性诉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以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的产业发展导向是乡村旅游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乡村旅游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军
黄金周旅游现象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作为一种“政策经济” ,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了许多失衡现象的发生和市场有效配置功能的失效 ;市场的压抑性调节又使黄金周旅游现象不断出现新的特点 ,以人为本和度假休闲成为黄金周旅游的最本质要求。黄金周旅游的卖方市场地位已经发生动摇 ,黄金周旅游作为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 ,最终将归于理性。
关键词:
黄金周 供求矛盾 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祖云 姜姝
在乡村空心化的背景下,"城归"所引发的乡村人力资本革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归"作为乡村"人的回归",它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城归"之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以倾向于乡村的姿态而出现,二是他们对中国乡村问题具有深切的社会知觉。以"城归"为核心,在乡村振兴的策略上,需要保持文化的"乡土性",需要培育乡村的"情感共同体"与塑造"新乡贤"的角色。
关键词:
城归 乡村振兴 主体性 人的回归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志兰
回顾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起步、快速发展、规范发展三个阶段。1998-2005年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上"黄金周"长假的出现,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需求催生了福建的乡村旅游。2006-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农村实施"转变、拓展、提升"战略的有效途径,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而快速发展。2010-2012年为规范发展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福建乡村旅游在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上还需要一个真正的提升,而实现提升需要规范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 农家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翔宇 翁时秀 彭华
关注旅游地居民这一利益主体的诉求,重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消除他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冲突,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昆山乡村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研究。因子分析表明,居民的利益诉求可归为4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保障经济利益、优化民主管理机制、维护提升景区环境、塑造良好旅游文化氛围。基于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利益诉求的差异,并进一步发掘差异背后的深层问题。深度访谈反映居民对部分利益要求有更为具体而复杂的表达,居民要求程度低的利益,并非都得到了较好满
关键词:
乡村社区居民 利益诉求 旅游地 南昆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宗斌 苏勤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精英得以重生,但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来看,现有的精英远远不够,而且近年来,乡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巨大影响。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业内转移,给"城归精英"更多的发展空间,吸引城乡精英回归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乡村精英 新农村建设 回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振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博弈模型,应用博弈模型假设对政府与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的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监督治理与不监督治理的博弈关系进行研究。以郭坑回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对利益方之间的合作与不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分析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获得适合景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佳方案。该文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郭坑回族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金阳 张耀启
美国乡村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在二战后尤其如此。全球化及美国经济重组使传统的乡村经济活动如农业,林业及煤矿业竞争力下降,乡村旅游就成为乡村经济复苏及经济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和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等,以期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 发展 美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恩 蔡运龙 金波
为开发新的旅游类型 ,笔者提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目标、特色及相关产品 .笔者认为 :乡村旅游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 ,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 ,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 ,较少使用专用接待服务设施的旅游活动形式 .乡村旅游的资源和产品就是“传统的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 ,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要由专业人员在当地村民的参与下完成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使村民知道“我们美丽的村庄和我们传统的生活就是旅游资源”这个概念 .乡村旅游不但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保护传统乡村景观与文化完整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并且它还是一种教育和交流形式 ,旅游者从中能够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旅游 目标 特色 旅游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