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9)
- 2023(17897)
- 2022(14867)
- 2021(13667)
- 2020(11359)
- 2019(25697)
- 2018(25617)
- 2017(48113)
- 2016(26546)
- 2015(29824)
- 2014(29770)
- 2013(29307)
- 2012(26851)
- 2011(24182)
- 2010(23950)
- 2009(21978)
- 2008(21190)
- 2007(18764)
- 2006(16640)
- 2005(14069)
- 学科
- 济(103864)
- 经济(103748)
- 管理(70470)
- 业(68846)
- 企(52021)
- 企业(52021)
- 方法(43497)
- 农(40062)
- 数学(36926)
- 数学方法(36555)
- 中国(30105)
- 地方(26960)
- 农业(26703)
- 业经(26551)
- 学(24159)
- 财(24001)
- 制(18700)
- 环境(18681)
- 贸(17597)
- 贸易(17586)
- 易(16996)
- 理论(16893)
- 和(16246)
- 技术(15686)
- 发(15552)
- 银(14646)
- 银行(14581)
- 划(14310)
- 融(14268)
- 金融(14265)
- 机构
- 学院(372027)
- 大学(370291)
- 管理(143623)
- 济(139331)
- 经济(136000)
- 研究(127633)
- 理学(124363)
- 理学院(122859)
- 管理学(120552)
- 管理学院(119905)
- 中国(92979)
- 科学(84248)
- 京(79832)
- 农(74288)
- 所(64602)
- 业大(62988)
- 财(61436)
- 研究所(59532)
- 江(58635)
- 中心(58570)
- 农业(57388)
- 范(52437)
- 师范(51819)
- 北京(49602)
- 财经(49230)
- 院(46482)
- 州(45801)
- 经(44722)
- 省(42812)
- 师范大学(41807)
- 基金
- 项目(263115)
- 科学(204316)
- 研究(188889)
- 基金(187371)
- 家(165667)
- 国家(164206)
- 科学基金(139270)
- 社会(117837)
- 社会科(111180)
- 社会科学(111147)
- 省(106254)
- 基金项目(101167)
- 自然(91547)
- 自然科(89248)
- 自然科学(89219)
- 划(88146)
- 自然科学基金(87556)
- 教育(85577)
- 编号(77727)
- 资助(75082)
- 成果(61665)
- 重点(59366)
- 发(57490)
- 部(55824)
- 创(54190)
- 课题(53918)
- 创新(50525)
- 科研(50230)
- 计划(48708)
- 国家社会(47790)
- 期刊
- 济(158373)
- 经济(158373)
- 研究(102897)
- 中国(74558)
- 农(71656)
- 学报(67871)
- 科学(59833)
- 大学(50364)
- 管理(48757)
- 农业(48219)
- 学学(47424)
- 财(44172)
- 教育(42845)
- 技术(30674)
- 融(30323)
- 金融(30323)
- 业经(30245)
- 业(23129)
- 经济研究(22994)
- 财经(22326)
- 问题(21458)
- 图书(21230)
- 版(20520)
- 科技(19731)
- 资源(19472)
- 经(19028)
- 业大(18835)
- 理论(16361)
- 技术经济(16269)
- 现代(16260)
共检索到54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娜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分析2000—2016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程度,进而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2000—2005年新型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及2006—2016年,属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化指数由0. 436上升至0. 869,年均增长率高达0. 093。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1)在人均家庭经营农家乐收入比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2)在森林覆盖率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应为正,直接效应系数为0. 098,间接效应指数为0. 074,影响相对较大;(3)果园面积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结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影响,且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转型 江苏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模式 有效性 公平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叶玲
作为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实践和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大推进举措,未来乡村建设9大工作体系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以田园城市化的方式实现农村地区的繁荣发展。本文以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首批试点之一的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为案例,对未来乡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未来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从空间、产业、民生、治理、智慧乡村支持系统和多个乡村生活场景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
未来乡村建设 滕头村 乡村生活场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朝辉 汤陈松 乔浩浩 张伟 邢露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乡村旅游流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以湖州乡村旅游地为案例,通过对大样本数字足迹的数据处理,分析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总结空间行为偏好。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数字足迹呈现全年双峰值、月度差异不大的时间特征,"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古镇、古村、民宿等带有文化符号旅游景观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②网络密度0.27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由连接度高的34个节点构成,除核心吸引的双核外,民宿集聚区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点;③传统旅游吸引物、民宿集聚区等节点呈现较强的网络中心性,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反映乡村旅游流空间呈现的地理临近性,以及区域空间集聚、扩散与联动发展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与发挥节点集聚扩散功能,增强节点对数字足迹的有效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兰岳云 陈觉 胡超
浙江省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提升农村收入的重要策略。文章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产业集群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从自组织型到政府主导型,最终发展为多元协作型的转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集群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协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四种类型。在自组织型模式阶段,由行业协会负责决策和协调工作,这一阶段的治理机制尚未成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随着治理模式向政府主导型转变,政府成为决策的主导者,行业协会则提供协助。在这一阶段,政府推动了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的变革,但激励机制的发展仍显不足。进入多元协作治理模式阶段,不仅引入了激励机制,还对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治理策略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理机制与集群发展需求相匹配,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治理模式 演化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海亲
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而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针对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浙江乡村旅游的方向与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家乐 发展现状 开发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杰 于明辰 甄峰 周亮亮 苗振龙
文章以浙江省2010—2021年各项指标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指标数据分析并以GIS等级设色法为空间可视化手段,对浙江省域内两者的空间差异和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1)2010—2021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空间差异逐步降低,已逐步趋向均衡发展;(2)部分城市存在单个系统发展滞后,且个别城市受区域高水平城市带动效应不强;(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已处于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两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浙江迈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结合与高速发展阶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宗斌 苏勤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党振华 毛文彬 李剑勇
文章结合临海乡村旅游业实际,论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机构如何运用各方面的资金来助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及企业农户如何通过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进行融资,对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向前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业 金融支持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忠
首先廓清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国内海洋旅游特点和产品开发类型,继而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的构想:①构建“一二三四五”即“一核、两带、三中心、四品牌、五区块”的海洋旅游格局;②多元化与精品化开发相结合,优化浙江海洋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海洋旅游精品;③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④海陆联动,立体开发,延伸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⑤针对高端市场,适当开发航海旅游和置业旅游。
关键词: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产品 调整优化 浙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洁 吴赞科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描述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 ,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分 ,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旅游规划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 ,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