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5283)
- 2022(12478)
- 2021(11384)
- 2020(8927)
- 2019(19889)
- 2018(19273)
- 2017(36800)
- 2016(19459)
- 2015(21529)
- 2014(21602)
- 2013(21675)
- 2012(20325)
- 2011(18537)
- 2010(19138)
- 2009(18294)
- 2008(17996)
- 2007(16553)
- 2006(15429)
- 2005(14243)
- 学科
- 济(112636)
- 经济(112523)
- 业(86385)
- 企(67719)
- 企业(67719)
- 管理(63893)
- 农(50497)
- 业经(35093)
- 方法(34786)
- 农业(33918)
- 中国(29132)
- 地方(29068)
- 财(26001)
- 数学(25369)
- 数学方法(25251)
- 制(19975)
- 技术(18300)
- 务(17098)
- 财务(17080)
- 财务管理(17060)
- 策(17018)
- 发(16853)
- 和(16158)
- 企业财务(16107)
- 理论(15837)
- 学(15816)
- 地方经济(15810)
- 贸(15809)
- 贸易(15793)
- 体(15707)
- 机构
- 学院(298781)
- 大学(286961)
- 济(138285)
- 经济(135791)
- 管理(116359)
- 研究(103681)
- 理学(98434)
- 理学院(97416)
- 管理学(96378)
- 管理学院(95799)
- 中国(82580)
- 财(60746)
- 京(59982)
- 农(59090)
- 科学(58210)
- 所(51602)
- 江(48432)
- 中心(47199)
- 财经(47117)
- 研究所(45871)
- 农业(44243)
- 业大(42902)
- 经(42476)
- 经济学(41769)
- 范(38702)
- 师范(38410)
- 北京(38062)
- 州(38053)
- 经济学院(37300)
- 院(36437)
- 基金
- 项目(185137)
- 科学(148124)
- 研究(142642)
- 基金(133884)
- 家(114036)
- 国家(112812)
- 科学基金(98267)
- 社会(96082)
- 社会科(90763)
- 社会科学(90740)
- 省(75679)
- 基金项目(71058)
- 教育(61837)
- 划(59882)
- 编号(58130)
- 自然(57974)
- 自然科(56566)
- 自然科学(56556)
- 自然科学基金(55566)
- 资助(52633)
- 发(47511)
- 成果(45480)
- 创(40969)
- 重点(40873)
- 部(40528)
- 课题(40120)
- 国家社会(39960)
- 发展(39753)
- 业(39542)
- 展(39122)
- 期刊
- 济(179095)
- 经济(179095)
- 研究(92462)
- 中国(64697)
- 农(62786)
- 财(47478)
- 管理(46422)
- 农业(42166)
- 科学(41004)
- 学报(37862)
- 业经(34461)
- 融(32548)
- 金融(32548)
- 大学(31020)
- 学学(29946)
- 技术(27995)
- 经济研究(26638)
- 教育(25919)
- 财经(24019)
- 问题(23407)
- 业(21200)
- 经(21017)
- 技术经济(18612)
- 世界(18036)
- 农村(16044)
- 村(16044)
- 经济问题(16005)
- 商业(15879)
- 农业经济(15836)
- 贸(15662)
共检索到476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王晓琳 王英杰
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加速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吕同猛
沟域乡村旅游作为沟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具有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多重效应。近年来辽宁沟域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明确发展目标,打造示范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第一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采取强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和产品升级、大力宣传促销等对策措施促进其迅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辽宁 沟域乡村旅游 发展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中贯彻循环经济"3R"发展原则非常重要。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加快创新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生态乡村旅游到循环乡村旅游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业 循环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长青 英建华 梁惠娟
树立大农业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省份之一,也是农业大省,资源丰富,交通方便,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现代农业示范辐射作用,是现阶段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平 ,黄文波
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经济的起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农业的起飞,农业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和劳动力,并且农业的高生产率和稳定发展是工业持续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繁荣的根本保证,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奇多的国家,农业更是维系着国计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在改革之初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万金
江苏省响水县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收到显著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期间共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3项,直接经济纯收益4.7亿元;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予 林惠凤 李文华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以及高效利用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从循环、绿色、低碳、高效等四个方面对生态农业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重新阐述,同时总结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从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产业化发展、多功能的挖掘、能力建设等方面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铃 刘晓昀
农业仍然是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贫困与非贫困农户的农业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如果贫困农户的农业收入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即使按照最新贫困标准,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也所剩无几。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业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农业生产中的中间物质产出效率低下以及劳动投入不足。鼓励贫困农户增加劳动投入和提高其中间物质投入的使用效率对于提高其农业收入进而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凡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继霞
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我国聚焦"三农"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低碳技术的运用下,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链,开发乡村低碳社区,在政府主导下创新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乡村旅游 发展途径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霞
我国的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旅游富民",从80年代的萌芽期开始,发展至今,发展途径有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农事活动等,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本文在"旅游富民"视角下探索我国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旅游富民 农业旅游 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霞
乡村旅游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类型,学术界对此研究尚少,特别是对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区如何发展这种新兴旅游的探讨更是十分罕见。本文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探讨了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及其优势,并为这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生态资源丰富 经济欠发达 乡村旅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烟台市逐步兴起一批农业企业集团,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