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1)
- 2023(12483)
- 2022(11011)
- 2021(10331)
- 2020(8597)
- 2019(19980)
- 2018(19938)
- 2017(38175)
- 2016(20822)
- 2015(23423)
- 2014(23611)
- 2013(23406)
- 2012(21455)
- 2011(19254)
- 2010(19138)
- 2009(17659)
- 2008(16796)
- 2007(14727)
- 2006(13049)
- 2005(10688)
- 学科
- 济(83958)
- 经济(83872)
- 业(57920)
- 管理(57154)
- 企(44977)
- 企业(44977)
- 方法(38416)
- 农(33150)
- 数学(32856)
- 数学方法(32463)
- 农业(22081)
- 业经(21108)
- 中国(20646)
- 地方(20639)
- 财(19735)
- 学(17549)
- 制(14666)
- 理论(13789)
- 环境(13246)
- 和(13004)
- 技术(12748)
- 贸(12400)
- 贸易(12394)
- 易(11937)
- 务(11708)
- 划(11697)
- 财务(11645)
- 财务管理(11622)
- 发(11327)
- 策(11048)
- 机构
- 学院(291122)
- 大学(289959)
- 管理(120424)
- 济(108431)
- 经济(105721)
- 理学(104959)
- 理学院(103767)
- 管理学(102001)
- 管理学院(101475)
- 研究(93567)
- 中国(68759)
- 京(62312)
- 科学(60617)
- 农(50361)
- 财(48035)
- 所(45763)
- 业大(45653)
- 中心(43805)
- 江(42337)
- 研究所(42044)
- 范(41499)
- 师范(41179)
- 北京(39211)
- 财经(38707)
- 农业(38116)
- 州(35222)
- 经(35101)
- 院(34281)
- 师范大学(33333)
- 经济管理(30804)
- 基金
- 项目(205874)
- 科学(161315)
- 研究(151960)
- 基金(147636)
- 家(127497)
- 国家(126350)
- 科学基金(109237)
- 社会(94766)
- 社会科(89374)
- 社会科学(89350)
- 省(82057)
- 基金项目(80515)
- 自然(71116)
- 自然科(69380)
- 自然科学(69365)
- 教育(68745)
- 自然科学基金(68076)
- 划(68015)
- 编号(63795)
- 资助(59862)
- 成果(50556)
- 重点(45129)
- 部(44360)
- 发(44131)
- 课题(43036)
- 创(42425)
- 创新(39342)
- 科研(39010)
- 项目编号(37910)
- 教育部(37817)
- 期刊
- 济(122947)
- 经济(122947)
- 研究(80785)
- 中国(54477)
- 农(49928)
- 学报(45161)
- 科学(43469)
- 管理(39671)
- 财(34946)
- 大学(34481)
- 农业(33985)
- 学学(32347)
- 教育(32175)
- 技术(24983)
- 业经(23863)
- 融(22064)
- 金融(22064)
- 经济研究(16962)
- 财经(16879)
- 图书(16691)
- 问题(16343)
- 资源(15417)
- 业(15137)
- 科技(15076)
- 版(14711)
- 经(14249)
- 理论(14166)
- 技术经济(13758)
- 实践(13302)
- 践(13302)
共检索到41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瑛 吴冰 贾榕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不仅可以衡量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率,而且是把握乡村发展方向、提高乡村效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方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借鉴前人构建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基于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出发,创新的构建了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太原市王吴村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加权平均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王吴村的乡村振兴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19年王吴村乡村振兴绩效综合得分为95.41分,乡村振兴绩效处于优等等级,其中旅游在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方面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对乡村治理成效较弱。[结论]在坚持产业和生活高效推动的同时,王吴村要提升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程度,改进乡村治理方法,提高治理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长宁 鲁庆尧 李宏伟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凸显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产品内容逐渐丰富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管理方式粗放、智慧化水平低、供应链缺乏规划和精细管理、整体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同时,市场竞争已由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力比拼。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动因和阻碍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种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方式的具体运作流程,探讨了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机制,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思想和层次分析法模式,构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供应链整合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琼 陈国生 范润卿 陈慧卿
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在综合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化评价指标;对具体权重进行分析时,利用了层次分析法,明确了指标的具体比重,实现了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常宁市为例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利用科学且全面化的方法,对区域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价内涵做出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永广 衷浩滢 崔一付
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探讨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乡村振兴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自然断点法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绩效,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绩效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递减的规律。(2)从2010—2022年的空间六分位图来看,绩效高的地区呈现出从点状分散向集聚分布格局转变,部分市域的绩效等级呈现波动趋势。(3)从乡村旅游类型上看,东部地区较强的区位辐射效应遮蔽了乡村旅游类型对乡村振兴绩效的影响,西部景区依附型和中部文化遗产型具有较大的振兴绩效。(4)从影响因素的组态分析看,9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支撑条件保障型”“文化基础夯实型”“客源市场局限型”和“环境质保缺陷型”4种高、低振兴绩效组态路径模式。最后,从政府、行业、市场、企业和社区5个层面提出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1949年,法国学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和被塑造的,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改变,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女性的自我成长,从女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精英 乡村旅游开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峰 陈莉 伏晚晴 纪胤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贫困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切实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需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理论构建了“一个中心(全面乡村振兴)、三个层面(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全方位的绩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最后对江苏省SN县和黑龙江KM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水平进行评价,虽然两者的结果存在差异,但仍说明补助资金对两县乡村振兴发挥了正面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菁 毛艳飞 张良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整体上进行战略布局,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战略 旅游产业 优化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环宙 童逸璇 吴茂英
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度剖析国内外8个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社区,聚焦其创意经济开发的整体脉络与流程,探讨其基础条件、促进因素、创意模式和创意产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市场、政策和生态等基础条件能够影响创意开发的方向和高度;有力的领导与合作、绿色发展理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创意经济形成的驱动因素。基础条件和促进因素的互动催生了两大乡村旅游的创意模式:构建特色创意集群和塑造地方品牌形象。乡村性的创意开发能带来积极产出,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熟的创意模式与持续的创意产出能够反哺创意开发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因素,使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达到内在平衡。
关键词:
创意经济 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村振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昌森 张震 董文静 张广海
文章通过分析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二者耦合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以青岛市为例,对其2013—2017年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持续高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属于典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耦合协调;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和中度耦合协调发展状态,离良性协调共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耦合协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一格 吴上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正向作用日益实现,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资源-结构-功能”演变的理论框架,就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作了系统解析。指出资源能力的不断进阶激发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活力,促成乡村发生深层次变化,尤其是乡村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得到重构,促使乡村功能逐渐优化,进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对四川成都两个乡村旅游典型模式的比较,解构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印证了由“资源能力生成”到“乡村结构重构”再到“乡村功能优化”的理论框架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形式之一,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也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通过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从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具体研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赵晓迪
在社会发展中,因生产模式、土地利用形式、人口密度、生活方式等的差异,人类聚落常常被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文化的滥觞,尽管其发展具有明显时代烙印,但人们对美好乡村的追求始终不渝。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新时代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型乡村致力于乡村价值再造,弥补因生产要素组合差异而产生的城乡差距,促进"三农"整体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旅游型乡村 乡风文明 产业融合 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峰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抓手。乡村全域旅游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乡村全域旅游开发要加强乡村产业规划,重视乡村整体环境改造,统筹乡村产业发展和部门利益,实施全域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全域美化旅游环境,全链打造特色亮点,全力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健康均衡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碧星 周晓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新时期乡村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乡村振兴始于产业兴旺,乡村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国家政策的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具体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选择还受到依托产业、稀缺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经历"S"型曲线,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还需了解产业成长起步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做好乡村旅游产业成长与培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红霞
伴随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前往世界各地旅游成为人们假期出行的时尚选择。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古已有之。严格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于二十一世纪,形成了农家乐、田园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洋家乐等主要发展模式。国家支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党和国家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旅游是乡村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