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2)
2023(16204)
2022(13963)
2021(13142)
2020(10792)
2019(24770)
2018(24722)
2017(47034)
2016(25708)
2015(28835)
2014(29175)
2013(28960)
2012(26994)
2011(24607)
2010(24732)
2009(22868)
2008(22023)
2007(19685)
2006(17693)
2005(15532)
作者
(75751)
(62838)
(62291)
(59310)
(39993)
(30361)
(28463)
(24758)
(23959)
(22576)
(21726)
(21223)
(20025)
(19860)
(19298)
(19202)
(18677)
(18420)
(17965)
(17911)
(15651)
(15614)
(15201)
(14471)
(14166)
(14095)
(14004)
(14002)
(12719)
(12577)
学科
(106849)
经济(106742)
(70173)
管理(67259)
(51966)
企业(51966)
方法(43145)
(38481)
数学(36718)
数学方法(36289)
中国(32971)
地方(29960)
业经(25900)
农业(25749)
(24374)
(23055)
(20777)
(18904)
银行(18853)
(18065)
(17682)
金融(17679)
(17187)
贸易(17172)
理论(17121)
环境(16927)
(16526)
(16350)
(16258)
技术(15765)
机构
学院(361995)
大学(360821)
管理(142228)
(139349)
经济(135896)
研究(125671)
理学(121209)
理学院(119755)
管理学(117687)
管理学院(117021)
中国(97795)
科学(79666)
(79069)
(65241)
(64625)
(63592)
中心(58223)
研究所(57783)
(55883)
业大(54920)
(51547)
师范(51055)
北京(50869)
财经(50779)
农业(49347)
(45990)
(45983)
(45886)
师范大学(41253)
(40918)
基金
项目(244546)
科学(190770)
研究(180397)
基金(173949)
(151213)
国家(149829)
科学基金(128024)
社会(111881)
社会科(105540)
社会科学(105513)
(97050)
基金项目(93149)
自然(82625)
(81456)
教育(81346)
自然科(80602)
自然科学(80582)
自然科学基金(79075)
编号(75275)
资助(71603)
成果(60980)
(55755)
重点(54582)
(52684)
课题(52188)
(49857)
科研(46429)
创新(46411)
国家社会(44844)
项目编号(44517)
期刊
(164793)
经济(164793)
研究(109790)
中国(77728)
(62286)
学报(56732)
科学(54160)
管理(49893)
(47457)
大学(42816)
教育(42677)
农业(42132)
学学(40112)
(38696)
金融(38696)
技术(31586)
业经(29869)
经济研究(23742)
财经(23158)
问题(21437)
图书(20437)
(20116)
(19608)
资源(18542)
理论(17840)
科技(17738)
(17574)
技术经济(17312)
实践(16507)
(16507)
共检索到55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杨晓霞  向旭  樊昊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但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也存在风险。文章以处于乡村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城口县河鱼乡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总体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风险最高的是市场风险,其次是经济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和经济风险,最后是自然灾害与环境风险、政策风险、乡村旅游资源风险、社会风险。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方面注意风险防范:成立旅游开发风险管理小组,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交通通达度,优化整合资金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晓霞  史珊  向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期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对于"记得住乡愁"的农耕文化尤为珍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现有旅游产品类型,而且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整合SWOT分析法与AHP法的基础上,利用专家意见、矢量、极坐标等方法,本文构建A'WOT战略模型;以位于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案例地,通过对其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因素估计强度、因素总力度、战略方位角、战略强度系数等的计算,构造战略四边形,绘制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图谱。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口县河鱼乡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选择实力开拓型战略类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洛坤  冯维波  
[目的]探索乡村振兴新时期下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不仅能推动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还助力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落实。[方法]基于筛选的2006-2022年的698篇国内乡村民宿文献,分析了国内乡村民宿研究历程,并利用Cite Space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概述了国内乡村民宿主要研究内容;从微观视角,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的乡村民宿为实际案例,基于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当地乡村民宿发展困境探寻解决路径。[结果]国内乡村民宿的研究历程以2014和2017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乡村民宿推动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助力扶贫振兴、主客体互动与游客行为等领域;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乡村民宿现存问题包括建设规划、经营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结论]当地乡村民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科学规划民宿的建设和发展;(2)提升民宿经营管理水平能力;(3)深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4)深化文旅融合,丰富民宿旅游体验;(5)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帮扶政策和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萍  
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体验时代。乡村体验旅游是将体验经济理论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良好典范,它既满足了游客追求个性、体验的需求变化,又回归和坚守了乡村旅游的本质。本文以重庆市中梁村为例,从体验主题、产品设计、社区参与、市场营销和政府支持的角度,探讨城市近郊乡村体验旅游的开发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海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精准滴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认识到乡村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时时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实践路径奠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笪玲  张述林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策略应该依据地区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探究,选取都市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慧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重庆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环境质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社会发展4个方面构成评价准则层,向下分20个具体指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在评价准则层中,四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旅游环境质量(0.465 8)>乡村旅游资源开发(0.277 1)>乡村旅游社会发展(0.161 1)>乡村旅游经济发展(0.096 0);指标层权重处于第一层次的有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0.377 0)、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70 8)、乡村旅游扶贫效应(0.350 2)和乡村绿化率(0.326 5)。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为83.50,为2级水平。[结论]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在环境质量、开发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较为均衡,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重点加强四个部分的协调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环境和资源开发的优化;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整体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乡村旅游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旅游就业率成为重庆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燕玲  潘卓  潘美含  
基于重庆市38个区县2014年乡村旅游运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乡村旅游资源投入数据和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数据,综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考察分析重庆38个评价单元乡村旅游运营效率及其空间分异,并回溯刻画了各评价单元效率损失主导因素及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从效率数理特征来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呈现资本、劳动力与服务机构投入不足状态;(2)从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来看,都市功能区已处于规模效益递减阶段,且普遍存在由于投入过量而导致的效率损失,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仍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且普遍存在由于投入不足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主城近郊、渝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永青  
[目的]探讨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完善区域旅游资源,进而促进其均衡发展。[方法]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分析其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层析分析法对其乡村旅游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结果](1)重庆市都市区的最邻近指数最高为0.814,其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为0.735,城市发展新区为0.697;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0.402,可以看出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凝聚分布;(2)重庆市乡村旅游优化评价指标中旅游资源、道路设施、生态环境和综合管理的权重分别是0.357 1,0.253 6,0.230 1和0.159 2,得分大于70分以上包括乡村森林覆盖率、公路的便捷性、乡村气候舒适度、保障机制、经济水平、游客容量和客源条件,其他指标得分低于70分,包括服务中心数量、乡村旅游专线、乡村空气质量、农民拥有的道路面积密度、乡村公路等级、文化价值和管理者素质,这些也是重庆市急需优化的方面。[结论]整体上重庆市乡村旅游综合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应加强该方面的投入和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越  黎霞  
影响重庆城郊型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乡村民宿的利益相关者状况、服务设施状况和旅游业环境状况,其中利益相关者状况的影响最大;此外,经营者年龄及文化层次、经营场所来源、投入资金也会影响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水平。可从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升服务水平及改善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增强乡村民宿经营者的信心,同时,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民宿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纪金雄  
在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恢复理论对生态恢复与乡村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促进杉关村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杉关村应在遵循生态恢复导向、景村一体化、特色性、社区参与、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目标、以生态恢复为导向开发旅游项目、推进旅游开发的在地化、提升改造杉关村景观生态系统、加强杉关村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推动杉关村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利益冲突,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协调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