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4)
2023(16590)
2022(13750)
2021(12581)
2020(10307)
2019(23511)
2018(23451)
2017(44004)
2016(24338)
2015(27790)
2014(28416)
2013(27962)
2012(26378)
2011(23997)
2010(24567)
2009(22762)
2008(22759)
2007(21217)
2006(18983)
2005(17324)
作者
(73295)
(61228)
(61067)
(58153)
(38660)
(29604)
(27946)
(23865)
(23226)
(22257)
(20872)
(20601)
(19865)
(19387)
(18878)
(18823)
(18808)
(17902)
(17640)
(17625)
(15591)
(15248)
(14950)
(14164)
(14088)
(13859)
(13828)
(13549)
(12574)
(12467)
学科
(103930)
经济(103817)
(63285)
管理(62087)
(46371)
企业(46371)
(40346)
方法(37250)
中国(33637)
地方(30139)
数学(30056)
数学方法(29735)
业经(27367)
农业(26960)
(23832)
(21881)
(21179)
理论(18398)
(17811)
银行(17765)
(17706)
贸易(17691)
(17285)
(17091)
(16991)
(16986)
金融(16986)
(16571)
环境(15421)
地方经济(14707)
机构
学院(353437)
大学(347982)
(136529)
经济(133077)
管理(125412)
研究(125191)
理学(105381)
理学院(103928)
管理学(101899)
管理学院(101204)
中国(95979)
科学(78815)
(76467)
(68914)
(65106)
(64789)
(59153)
中心(58619)
研究所(58492)
业大(53741)
(53045)
农业(53012)
师范(52528)
财经(49271)
北京(48924)
(47552)
(44378)
(44211)
(43242)
师范大学(41782)
基金
项目(222634)
科学(172092)
研究(167492)
基金(154095)
(134046)
国家(132718)
科学基金(111373)
社会(103136)
社会科(97066)
社会科学(97036)
(91595)
基金项目(82010)
教育(77155)
(75689)
编号(72081)
自然(68615)
自然科(66856)
自然科学(66840)
自然科学基金(65581)
资助(61546)
成果(60398)
(53911)
课题(51334)
重点(50684)
(47225)
(45738)
发展(43142)
创新(42570)
(42406)
(42300)
期刊
(170834)
经济(170834)
研究(107543)
中国(83990)
(68354)
学报(57312)
科学(52359)
(51425)
教育(49997)
管理(45347)
农业(45220)
大学(42843)
学学(39752)
(36580)
金融(36580)
技术(32571)
业经(31884)
经济研究(24988)
财经(23835)
(23403)
问题(23080)
图书(21173)
(20645)
(19371)
资源(16963)
技术经济(16815)
商业(16748)
(16398)
论坛(16398)
(16336)
共检索到56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仇学琴  
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加速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培养当地村民的现代素质。但是,开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现代化效应也对少数民族村寨产生了生态和传统文化上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玉溪地区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对少数民族社区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创新、发展,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晓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玉华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生态旅游、加强游客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几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庆忠   韩璐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关系的“系统性基础”;2)共享“资源”基础、共通“互动”本质、共推“价值”协同、共契“因果”链条是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3)旅游者资源主导、外来旅游经营者资源带动、村寨旅游精英协同村民推动、跨村村民间协同、政府与村寨协同、村寨集体经济跨产业价值协同是旅游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实践路径;4)旅游主体间依据各自价值主张进行资源匹配,从操作性资源到对象性资源的整合中实现服务交换,资源流动、整合中推动现代化要素的在地村寨融入和适应性演化是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研究为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与乡村现代化可持续融合、发展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旅游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张勇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艳军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乡村的全面振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振兴以产业发展为保障。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依托民族和区域特色资源发展支柱产业,注重培育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产业合作模式等,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不足、民族特色支柱产业不强、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大、产业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产业发展互动性和协作性不强等问题。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要:创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和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帮扶机制和专业化指导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华  李强  
旅游发展下民族乡村社区农民实现了职业转移(非农化)、居住生活空间转变(城市化),并伴之某些思想观、行为模式、社会权利、生活方式等角色转型(市民化)。这是理论上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理想过程的展现,是对国家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村"欠城市化"的破解。这也是村镇"化"成城市的一种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维霖  
我国茶园面积2015年共计4316万亩,同时我国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正在转型升级。茶叶主产区因其生态环境好、吸引茶叶消费者、茶文化旅游的价值等原因,具有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茶叶主产区乡村旅游开发要注意规划先行、旅游"六要素"、综合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全域旅游、加强营销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凯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意象的丰富内涵。乡村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同时,在分析乡村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向坤  郭凌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继刚  
选择昆明市最大的苗族村寨——小水井苗族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该村寨的旅游开发应定位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这样,可以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化云南民族村进行互补定位,形成单一型民族村和多元化民族村对比,真实型和模型化共存互补的主题民族村格局。并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从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步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构架及开发思路,包括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鸣  
<正>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已经取得成效,不少地区针对本区域本民族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法律保护的视角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杜承秀等撰写的专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创新性地从立法保护维度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剖析,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立法实践进行了全新解析。总览全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