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4)
2023(16203)
2022(13840)
2021(13047)
2020(10534)
2019(24098)
2018(24164)
2017(45831)
2016(24808)
2015(28045)
2014(28297)
2013(28062)
2012(26073)
2011(23775)
2010(24007)
2009(22038)
2008(21311)
2007(19171)
2006(17322)
2005(15377)
作者
(72655)
(60541)
(59927)
(56773)
(38049)
(29095)
(27104)
(23765)
(22947)
(21628)
(20627)
(20457)
(19252)
(19062)
(18331)
(18290)
(17817)
(17617)
(17422)
(17078)
(15177)
(15087)
(14591)
(14123)
(13640)
(13592)
(13507)
(13444)
(12272)
(12138)
学科
(107403)
经济(107217)
(70471)
管理(63631)
(51936)
(48027)
企业(48027)
方法(40516)
农业(34587)
中国(32843)
数学(32798)
数学方法(32466)
业经(29043)
地方(28926)
(22057)
(21961)
(19456)
理论(18189)
(18028)
(17526)
(17223)
贸易(17207)
(16614)
环境(16418)
技术(16279)
(16134)
银行(16094)
(15556)
(15479)
金融(15476)
机构
学院(354672)
大学(352028)
(140143)
管理(139260)
经济(136872)
研究(124052)
理学(119469)
理学院(118068)
管理学(116158)
管理学院(115498)
中国(93426)
科学(76887)
(76780)
(73164)
(62303)
(62010)
业大(57256)
中心(57043)
研究所(56355)
农业(55685)
(54708)
(51323)
师范(50884)
北京(48848)
财经(48393)
(44428)
(44376)
(43986)
师范大学(40795)
(39713)
基金
项目(238019)
科学(186608)
研究(179516)
基金(169358)
(146581)
国家(145158)
科学基金(124062)
社会(113135)
社会科(106045)
社会科学(106014)
(94893)
基金项目(90829)
教育(81073)
(78552)
自然(77984)
编号(76090)
自然科(76067)
自然科学(76054)
自然科学基金(74669)
资助(68001)
成果(62111)
(55175)
重点(52863)
课题(52306)
(52003)
(48849)
创新(45386)
国家社会(45304)
发展(44517)
科研(44407)
期刊
(169269)
经济(169269)
研究(106731)
中国(78604)
(74652)
学报(55922)
科学(53269)
农业(50700)
管理(48590)
教育(46595)
(43586)
大学(43327)
学学(40394)
(33713)
金融(33713)
业经(33004)
技术(31483)
(23813)
经济研究(23683)
问题(22875)
财经(22516)
图书(21077)
(19188)
(18632)
科技(17617)
技术经济(17002)
资源(16850)
理论(16494)
现代(16370)
世界(16340)
共检索到543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静  童索凡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新兴休闲旅游形式,在许多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它的出现在满足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当前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纲要。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为平衡城乡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研究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盖艳秋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非常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满足了现代人接触大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间的互动机制,指出了互动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提出了构建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董涵  仇玉凤  毕兰  
本文以河北承德为例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承德乡村特征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庆雷  唐跃军  李秋艳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肩负着新的责任,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新时期的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协同规划、地方控制、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产品升级、生态保护等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晓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旨在改变日益突出的农村发展问题。作为一个综合性国家决策,新农村建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明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转型升级,也为农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旅游具有乡土性、客源市场依赖性、可游览性、文化性等多种特点,其开发包括观赏主导型、参与主导型、农副产品主导型、度假主导型和文化主导型等多种类型。农村旅游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遵循人性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和谐化原则和体验化原则,通过以人为本,构建农村旅游人善美;以自然为营,构建农村旅游生态美;以社会为主,构建农村旅游和谐美三种途径开发农村旅游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力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契机,使得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回归自然的主要方式;而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共同进步、唇齿相依,打开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新篇章。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深刻认识到这种模式创建的理念、方法、切合点以及保障措施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是丽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两者互动发展研究,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实现路径,理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呈现出多参与主体、多产品类型发展新格局,但也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相应政策法规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影响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两者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构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管理监控—社区参与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而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又一有效渠道。但也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制约新农村建设。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科学开发乡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本文从乡村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开发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