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9)
- 2023(13590)
- 2022(10864)
- 2021(9754)
- 2020(7655)
- 2019(16967)
- 2018(16788)
- 2017(31504)
- 2016(16882)
- 2015(18712)
- 2014(18641)
- 2013(18070)
- 2012(16533)
- 2011(15259)
- 2010(15743)
- 2009(14902)
- 2008(14340)
- 2007(13242)
- 2006(12402)
- 2005(11209)
- 学科
- 济(75002)
- 经济(74920)
- 业(48262)
- 管理(43187)
- 企(33793)
- 企业(33793)
- 农(33756)
- 中国(26804)
- 地方(24134)
- 农业(22744)
- 业经(22132)
- 方法(20458)
- 数学(15700)
- 制(15554)
- 发(15532)
- 数学方法(15508)
- 财(15002)
- 银(13717)
- 银行(13702)
- 行(13394)
- 学(13391)
- 融(13161)
- 金融(13160)
- 贸(12638)
- 贸易(12624)
- 发展(12482)
- 展(12454)
- 易(12142)
- 地方经济(11865)
- 理论(11668)
- 机构
- 学院(244112)
- 大学(236289)
- 济(97679)
- 经济(95329)
- 管理(88615)
- 研究(87945)
- 理学(74374)
- 理学院(73474)
- 管理学(72153)
- 管理学院(71677)
- 中国(67553)
- 科学(52690)
- 京(51155)
- 财(45095)
- 农(44217)
- 所(44108)
- 江(40229)
- 中心(40059)
- 研究所(39555)
- 范(37236)
- 师范(36891)
- 财经(34427)
- 业大(33939)
- 农业(33001)
- 北京(32517)
- 州(32487)
- 院(31723)
- 经(30917)
- 师范大学(29199)
- 省(28790)
- 基金
- 项目(154644)
- 科学(122118)
- 研究(118595)
- 基金(109045)
- 家(94104)
- 国家(93167)
- 科学基金(79734)
- 社会(76448)
- 社会科(72135)
- 社会科学(72120)
- 省(63351)
- 基金项目(57019)
- 教育(53351)
- 划(51609)
- 编号(50190)
- 自然(47569)
- 自然科(46405)
- 自然科学(46396)
- 自然科学基金(45531)
- 资助(43394)
- 成果(41225)
- 发(40223)
- 课题(35971)
- 重点(34930)
- 发展(32912)
- 部(32380)
- 展(32336)
- 创(31930)
- 国家社会(31324)
- 年(29976)
共检索到389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富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农村版"实践。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必须要将之置于城镇化的现实背景条件下。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凤伶 秦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天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华明模式为典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带动作用不强、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休闲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和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这对天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破解当前天津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发展瓶颈,天津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创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布局、强化产业融合、强化节能减排、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环境治理等途径,形成与乡村共生共建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村镇统筹管理、创新投融资体制、做好区域产业定位、加快城镇要素聚集、强化人居环境建设等措施,实现天津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的转变和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科佳 赵静 赵永青
特色旅游小镇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产物,为实现城乡全面脱贫作出突出贡献,并将成为新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现阶段,特色旅游小镇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显著优势,凭借文化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以及管理体系混乱等诸多阻碍,因此如何借助乡村振兴背景优势摆脱特色旅游小镇发展瓶颈期成为文章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旅游小镇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强国 乡村旅游 文创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水涵 代刚 李刚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本文通过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择相关案例,从旅游资源单体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人文民族景观要素、知识与技能要素、劳动力要素、多元的消费文化要素以及招商引资要素等开发要素入手,分析当地特色旅游开发以及多元体文旅消费带动情况,最终的案例启示表明,特色旅游的开发以及多元体文旅消费带动的对策为:第一,明确"特色旅游"的主体要素,构建"体文旅+"的特色旅游商业开发战略;第二,不断挖掘与整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单体,形成"体文旅+"的特色旅游开发规模;第三,重视节庆的集聚经济效应,发展节事旅游市场,促进体文旅多元消费市场发展;第四,注重与其他乡土特色商业资源的整合,打造"体文旅+"特色旅游商业综合体;第五,注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升"体文旅+"特色旅游目的地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旅游 商业开发 体文旅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昂
传统村落在黄河流域展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乡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依托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而发展起来的著名乡村旅游地,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然而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将不可避免地毁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黄河流域依托于传统村落进行的旅游开发同样面临诸多的问题,研究针对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基数大、范围广、类型多的情况,进行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期能为当地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贡献合理科学的经验总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碧星 周晓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新时期乡村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乡村振兴始于产业兴旺,乡村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国家政策的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具体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选择还受到依托产业、稀缺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经历"S"型曲线,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还需了解产业成长起步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做好乡村旅游产业成长与培育。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一、引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新时代城乡关系演变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持续发展,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显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慧娟 陈明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具有"三农"背景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也亟需提质增效。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出发,认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需要多元化、主体化、本土化、生态化、社区化的发展;同时,亟需培育市场运营主体,打造政府服务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提质增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瑜婷 何建佳 刘举胜
本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合作双方合作利益分配不均衡、合作关系不稳定等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居民-开发商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合作双方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作路径演化问题,同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影响合作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开发中,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既与初始博弈支付矩阵有关,也与合作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参数设置有关。其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合作收益系数、增大政府补贴、增大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平
借助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跨界,拓展了农业功能与价值,对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疫情以后,我国乡村旅游复苏较快,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凸显并爆发,这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机会。然而,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受到旅游产品创新、融合不够以及经营管理标准化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现实障碍。本文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影响作用,提出深化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忠斌 陈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处在城镇化继续深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的特色村寨承担着多重角色与历史使命。村寨作为特殊的乡村型态,一方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单元。基于此,文章提出"村寨镇化"概念及其发展的内生模式,厘清了特色村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间的关系;在阐述村寨镇化科学内涵基础上,讨论资本聚合、文化旅游、传统工艺、生态农业、老字号品牌五大镇化模式;探讨了村寨镇化推动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分析村寨镇化的实施重点与保障条件,在遵循意识先行-政府引导-资本拉动-以人为本-村寨镇化思路的基础上,就具体政策路径略陈管见,以期为探索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伯启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旅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珈 马晋文 朱莉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旅游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