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4)
- 2023(13636)
- 2022(11915)
- 2021(11026)
- 2020(9155)
- 2019(21105)
- 2018(20936)
- 2017(41585)
- 2016(22299)
- 2015(25117)
- 2014(25093)
- 2013(25107)
- 2012(22956)
- 2011(20687)
- 2010(20645)
- 2009(19082)
- 2008(18280)
- 2007(16222)
- 2006(14597)
- 2005(12420)
- 学科
- 济(98423)
- 经济(98320)
- 业(66861)
- 管理(57767)
- 农(51286)
- 方法(45101)
- 企(44509)
- 企业(44509)
- 数学(39644)
- 数学方法(39329)
- 农业(34077)
- 业经(24979)
- 中国(24588)
- 财(23225)
- 地方(21010)
- 学(18186)
- 制(16297)
- 贸(16059)
- 贸易(16052)
- 易(15563)
- 发(14145)
- 技术(13894)
- 理论(13633)
- 环境(13617)
- 务(12959)
- 财务(12902)
- 财务管理(12875)
- 农业经济(12803)
- 和(12576)
- 策(12553)
- 机构
- 学院(320977)
- 大学(317750)
- 济(131779)
- 管理(130538)
- 经济(129135)
- 理学(114339)
- 理学院(113176)
- 管理学(111431)
- 管理学院(110855)
- 研究(104056)
- 中国(77865)
- 农(67462)
- 京(66130)
- 科学(64023)
- 财(58980)
- 业大(52698)
- 农业(51425)
- 所(50994)
- 中心(48345)
- 财经(47685)
- 江(46378)
- 研究所(46365)
- 经(43640)
- 范(42082)
- 师范(41752)
- 北京(41138)
- 经济学(39084)
- 州(37377)
- 院(36682)
- 经济管理(36346)
- 基金
- 项目(222410)
- 科学(175558)
- 研究(165082)
- 基金(162646)
- 家(140475)
- 国家(139243)
- 科学基金(120443)
- 社会(106058)
- 社会科(100242)
- 社会科学(100218)
- 基金项目(87418)
- 省(86951)
- 自然(76689)
- 自然科(74859)
- 自然科学(74846)
- 教育(73576)
- 自然科学基金(73542)
- 划(71592)
- 编号(68201)
- 资助(66662)
- 成果(54226)
- 部(49606)
- 重点(48579)
- 发(48260)
- 创(45635)
- 课题(45132)
- 国家社会(43851)
- 人文(42537)
- 教育部(42508)
- 创新(42426)
- 期刊
- 济(145619)
- 经济(145619)
- 研究(92697)
- 农(69879)
- 中国(57028)
- 学报(50242)
- 农业(47576)
- 科学(47071)
- 管理(41551)
- 财(40966)
- 大学(39067)
- 学学(37266)
- 教育(30069)
- 业经(29447)
- 融(27936)
- 金融(27936)
- 技术(25498)
- 财经(22165)
- 业(21274)
- 经济研究(21187)
- 问题(20639)
- 经(18757)
- 版(16696)
- 技术经济(15532)
- 农业经济(15429)
- 理论(15303)
- 农村(15115)
- 村(15115)
- 科技(15012)
- 经济问题(14647)
共检索到459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代剑 黎彦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增收 就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谋洲
乡村旅游被普遍看作乡村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然而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它同样面临许多限制条件。要使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促进乡村旅游的本地化、加强乡村旅游的组织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强化乡村旅游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 增收 机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一帆 吴忠军 高冲
文章从乡村旅游及当地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的两种主要类型:政府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并以具体乡村旅游地区为例,从农民视角出发,运用聚类分析对两种发展模式下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当地实际增收情况的对比,得出社区主导型旅游可以作为长期战略性选择但必须辅以适当的配套措施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聪 刘平洋
旅游业作为当今时代的朝阳产业,具有极强的发展潜能。为了更好地分析旅游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寻求促进农民增收更有效的途径,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湖北省2002-2014年的旅游业年总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旅游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是农民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存在;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较小。因此,湖北省应该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村地区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成威松 李夏欣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王慧聪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8—2020年112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的增收效应主要通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来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尚不明显;对农业县、经济欠发达以及财政支持力度较弱县域的农民增收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激发县域内生动力,提升县域创新水平实现农民增收;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县域可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增收 县域创新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延明 樊厚
[目的]探究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收入提升的路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方法]考虑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中企业与农民的互动关系,构建“企业—农民”两方主体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企业与农民的行为决策机制。并基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北4地特色产业农民的566份调研数据,采用PSM等方法验证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净效应。[结果](1)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2)其中,对男性农民和低文化程度农民的增收效应更明显。(3)收入渠道多元化在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推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而信贷可获得性则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1)突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企业与乡村相互融合、相向而行的发展格局。(2)村集体应给予女性农民、低文化程度农民更多的关注与照顾。(3)鼓励企业管理者接“二”连“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4)巧用金融“活水”,提升支农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启智 向银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收入 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贵先 胡宝娣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细嘉 张科 熊子怡 胡兵
稳住农村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本文以中国2005—2020年2 49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评估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并且在东部地区、市辖区和县级市该效应更明显,但是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在作用机制上,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渠道主要是通过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转型,从而促进农民经营增收和非农就业;并且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该效应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检验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乡村旅游的农民增收效应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收入 结构转型 双重差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场所,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为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乡村特色的统一规划,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德明
本文首先应用苏州实际GNP、资本存量、劳动力的序列数据直观分析了农民收入的趋势和源泉.在此基础上应用C-D生产函数建立农民收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估计出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弹性,随后进一步应用索洛余值法估计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对计量结果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农民 收入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碧凡 俞益武 张建国 夏盛民
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等方法,对乡村旅游的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具有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方面功能,但乡村旅游面临旅游产业带动力度有限,旅游旺季环境不堪重负,旅游地的"城市化",乡村性的渐失,同质恶性竞争等负面影响导致的问题。面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乡村旅游热,建议应辩证分析乡村旅游的功能,尤其是要警惕其负面功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功能 七里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晖 田亮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为农民收入实现增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从而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它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一直困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也会推动城乡二元化结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抓手,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增进农民福祉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针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动态的显著特点和增收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