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2)
- 2023(16451)
- 2022(14194)
- 2021(13249)
- 2020(11094)
- 2019(25168)
- 2018(24929)
- 2017(47474)
- 2016(26032)
- 2015(29075)
- 2014(28768)
- 2013(28586)
- 2012(26399)
- 2011(23744)
- 2010(23506)
- 2009(21532)
- 2008(20912)
- 2007(18252)
- 2006(16308)
- 2005(13847)
- 学科
- 济(103517)
- 经济(103397)
- 业(75522)
- 管理(67121)
- 企(52995)
- 企业(52995)
- 农(52369)
- 方法(43808)
- 数学(37511)
- 数学方法(37142)
- 农业(34742)
- 业经(27563)
- 中国(26437)
- 财(24089)
- 地方(23732)
- 学(22938)
- 制(19104)
- 贸(18556)
- 贸易(18548)
- 易(17997)
- 环境(16092)
- 技术(15885)
- 理论(15531)
- 发(15503)
- 和(14790)
- 策(14422)
- 银(14372)
- 银行(14306)
- 务(13888)
- 划(13855)
- 机构
- 学院(367717)
- 大学(364800)
- 管理(145047)
- 济(141386)
- 经济(138232)
- 理学(126362)
- 理学院(124887)
- 研究(124588)
- 管理学(122722)
- 管理学院(122075)
- 中国(92373)
- 农(84807)
- 科学(82036)
- 京(77476)
- 业大(65952)
- 农业(65535)
- 所(63539)
- 财(60845)
- 研究所(58484)
- 中心(57732)
- 江(54539)
- 范(49871)
- 师范(49316)
- 财经(49083)
- 北京(48145)
- 经(44810)
- 院(44286)
- 州(43751)
- 省(42072)
- 农业大学(41952)
- 基金
- 项目(259585)
- 科学(201811)
- 基金(186643)
- 研究(185478)
- 家(165564)
- 国家(163894)
- 科学基金(138761)
- 社会(116121)
- 社会科(109539)
- 社会科学(109504)
- 省(103816)
- 基金项目(101154)
- 自然(91920)
- 自然科(89652)
- 自然科学(89624)
- 自然科学基金(87998)
- 划(86281)
- 教育(82798)
- 编号(76336)
- 资助(74904)
- 成果(59736)
- 重点(57780)
- 发(56382)
- 部(55801)
- 创(53619)
- 课题(51384)
- 创新(49980)
- 科研(49862)
- 计划(48301)
- 国家社会(47118)
- 期刊
- 济(160670)
- 经济(160670)
- 研究(100741)
- 农(85134)
- 中国(70372)
- 学报(67445)
- 科学(60345)
- 农业(57558)
- 大学(50374)
- 学学(47988)
- 管理(47362)
- 财(43369)
- 教育(35712)
- 业经(33210)
- 融(30849)
- 金融(30849)
- 技术(28533)
- 业(27817)
- 问题(22589)
- 经济研究(22444)
- 财经(22256)
- 版(21318)
- 科技(19786)
- 业大(19705)
- 经(18919)
- 资源(18747)
- 图书(18215)
- 技术经济(16603)
- 农业大学(16359)
- 理论(16316)
共检索到53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白凯 张春晖
借助国际上品牌个性特征测度的经典量表,并结合国内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农家乐"这一旅游休闲活动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的个性维度和以往研究的"大五"维度有所不同,其品牌个性特征表现为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6大特征;该6项测度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产品的品牌特性和"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的参与特点和呈现方式。
关键词:
农家乐 品牌个性 维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推上战略高度,陕西省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其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陕西省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瑞林 陈慧媛 陈广平 刘承良
以湖北省342家高星级农家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具体来看,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主要集中于恩施、宜昌、襄阳和武汉等地,在空间格局上,鄂东武汉城市圈基本已形成以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一线集中连片的带状空间格局;鄂西则表现为以恩施、宜昌为核心的多中心格局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认为河谷平原是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集中布局的沃土,陆路交通是高星级农家乐发展布局的关键,而近域客源则是高星级农家乐布局发展的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景明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定量研究较少。文章在对乡村旅游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西南农家旅游的典型———成都市为例,分析了影响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人文因素、资源因素、管理因素。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传统、客源市场和交通便捷性、节庆活动和知名度、空间竞争、旅游资源条件、政府的支持力度、经营者投资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影响因素 农家乐 成都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澜江
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文化占领着中国旅游业市场较大的比重,它以其独有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备受城市游客的追捧,但风光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使其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难以进一步取得实效性的进展。本文通过分析农家乐旅游的基本情况,探究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根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为农家乐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助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旅游 农家乐 乡村文化 旅游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勇 李娜
本文以陕西咸阳袁家村为研究对象,根据Alexa世界旅游媒体排名选取携程旅行、马蜂窝及途牛旅游上343篇网络游记作为资料文本。采用ROST CM6文本挖掘和SPSS统计分析,研究了TGC(旅游者产生内容)中高频特征词的频率、语义网络关系和长尾分布特征;结合扎根理论重点对游客负面情感类游记进行了编码,探究了袁家村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综合对TGC挖掘与分析,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点。结果发现,袁家村高频特征词呈长尾分布;其感知形象以积极感知为主,中性感知和消极感知占比并不少;袁家村关中体验地有着"核心-边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亟需解决的"三农问题",而且积极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战略洗牌。在乡村旅游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中,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农家乐概念特征与缘起的基础上,对其兴起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发展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农村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聪 王军
一些传统村落依靠自身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论文运用村落空间纵横向、行为与环境关系比较方法,对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聚落空间及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分析两村发展历程及村落空间的基础上,归纳了两者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根据两村各自特点,总结出“物化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精神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 空间形态 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雯 张广胜
文章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Z乡L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并在建设区位、规模、数量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规划,针对管理模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指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农家乐 发展规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王永香 任思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型村庄越来越多,但其如何才能自治有效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构建了制度赋能-社会资本激活-自治有效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对所构建的框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旅游型村庄自治有效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被激活的社会资本能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的积极性、自治过程的效率以及自治结果的效能:党建引领、协商决策和监督保障的政治制度能加强村庄内部主体间的信任;有序竞争、科学分配和共享互助的市场体系能打造村庄利益共同体,从而赋能规范;强化个体培训、培育社会组织和实施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村庄人际网络的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霞
通过介绍美国、日本和欧洲乡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并对"农家乐"旅游的类型予以总结,着重分析了上述国家和地区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以期为中国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欧洲 “农家乐” 经验 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华 赵振斌 李艳花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差异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建明 肖洁
农家乐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农家乐也显现出对市场缺乏细分、缺乏品牌和缺少特色的问题,其结果是抑制了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的途径是经营者在对客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即开发养生保健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开发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战略。而政府则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家乐 差异化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虹 王彩彩
包容性发展强调经济持续、机会均等、公平参与、成果共享,以此为视角对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进行探究,有助于实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包容性乡村旅游扶贫愈发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方式,本文以袁家村为例,全面把握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动态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构建包容性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结果表明:(1)包容性发展由经济包容、制度包容、环境包容和文化包容四个维度构成。(2)在脱贫致富的不同阶段,包容性发展呈现动态的演变过程,由初期、成长期经济发展和机会参与的经济包容性,丰富为快速发展期、稳定增长期公平分配的经济包容性;由成长期制度管理、权利行使的制度包容性,丰富为快速发展期、稳定增长期权力约束的制度包容性;由快速发展期自然环境保护的环境包容性,丰富为稳定增长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护的环境包容性;在稳定增长期表现为重视思想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文化包容性。(3)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形成了政府引导下的村民自治共享的包容性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具体包括领导执行机制、公平参与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引导服务机制。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乡村旅游 脱贫致富 袁家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