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7)
2023(4714)
2022(3812)
2021(3394)
2020(2630)
2019(5937)
2018(5705)
2017(11525)
2016(5778)
2015(5685)
2014(5703)
2013(5795)
2012(5320)
2011(5181)
2010(5379)
2009(5347)
2008(5116)
2007(4657)
2006(4334)
2005(3366)
作者
(16178)
(14050)
(13444)
(12925)
(8418)
(6761)
(6059)
(5329)
(5161)
(4878)
(4849)
(4691)
(4562)
(4252)
(4185)
(4115)
(3999)
(3959)
(3816)
(3738)
(3385)
(3355)
(3280)
(3150)
(3117)
(3088)
(3062)
(2874)
(2845)
(2780)
学科
(25037)
经济(25005)
(22951)
(17598)
农业(15632)
管理(12843)
业经(9719)
(8598)
企业(8598)
方法(8302)
农业经济(6949)
土地(6864)
中国(6434)
地方(6077)
(6056)
数学(5966)
数学方法(5935)
(5699)
(5577)
(5346)
发展(5322)
(5317)
收入(5122)
(4926)
农村(4906)
问题(4459)
建设(4317)
(3944)
劳动(3940)
(3868)
机构
学院(87104)
大学(81147)
管理(34251)
(31925)
经济(31117)
理学(29726)
理学院(29374)
管理学(28939)
管理学院(28754)
研究(27446)
中国(21072)
(20975)
科学(17419)
(16310)
农业(14820)
(14667)
师范(14592)
业大(14319)
(14234)
(13488)
中心(13160)
(12826)
研究所(11684)
师范大学(11594)
财经(11330)
(10891)
(10671)
(10559)
旅游(10428)
(10184)
基金
项目(58700)
科学(47109)
研究(44791)
基金(43098)
(37169)
国家(36740)
科学基金(31916)
社会(30862)
社会科(28799)
社会科学(28796)
(24154)
基金项目(23986)
自然(19167)
(18947)
编号(18944)
教育(18813)
自然科(18626)
自然科学(18624)
自然科学基金(18292)
资助(16201)
成果(14168)
(14109)
(14030)
国家社会(12793)
重点(12605)
课题(12341)
(12335)
(11856)
(11653)
发展(11582)
期刊
(45283)
经济(45283)
(25994)
研究(20873)
中国(17162)
农业(16698)
科学(14674)
业经(13170)
学报(12581)
大学(10333)
学学(10097)
(9626)
管理(8745)
农业经济(8050)
农村(7687)
(7687)
(7334)
金融(7334)
(6933)
(6627)
旅游(6627)
(6627)
(6305)
问题(6243)
教育(6145)
资源(6005)
(5831)
社会(5582)
农村经济(5360)
学刊(5344)
共检索到12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跃伟  佟庆  陈航  吴昕阳  曹宁  
随着游客对乡村旅游地供给需求的多元化,乡村旅游地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创造品牌价值进而提高游客的重游意愿成为乡村旅游地的必然战略选择。为探究乡村旅游地供给感知、品牌价值与重游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识别出乡村旅游地供给感知与品牌价值的主要维度,并构建了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其次对辽宁省3个乡村旅游地的508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最后根据调研数据,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游客对于乡村旅游地供给的感知是品牌价值形成的驱动力,其可分为旅游产品感知和促销感知两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感知仅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地品牌的功能价值,但对情感价值的正向作用不显著;促销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地品牌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均有正向作用;旅游产品感知与促销感知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地品牌的功能价值,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情感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另外,乡村旅游地品牌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都能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愿,游客的重游意愿可用于乡村旅游地品牌价值传递效果的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连漪  姜营  
随着当前广大消费者的物质文化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出现多样化、特色化。旅游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地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前往旅游地从事旅游活动,努力开发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吸引力及美誉度。本文主要通过旅游消费者对桂林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认知及消费价值认知进行研究,建立旅游地价值模糊评估模型,进行桂林旅游消费者调查分析,计算消费者对于桂林旅游地的价值认知等级,并在研究中发现桂林旅游地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旅游地建设及消费价值认知的研究来发现桂林旅游的品牌价值,并通过研究形成提高旅游地品牌价值的相关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尹燕  周应恒  
本研究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以Log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地的出游距离、整体环境、住宿选择、受访者年龄、家庭每月稳定收入和重游次数对乡村旅游者的重游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在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之间,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孔冰娴  时笑  杨锋  
在当今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交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乡村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鉴于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且当前乡村旅游相关的研究尚且不足,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第一,社交媒体上乡村旅游信息的何种质量会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第二,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是否会影响旅游者的乡村旅游意愿.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信息质量、目的地形象和旅游意向的相关概念和题项组成问卷,对人们的旅游行为进行调查.共有177名受访者完成了调查,结果证明,社交媒体中乡村旅游的信息质量、目的地形象和旅游意向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信息性、信息增值性、信息量、信息易得性和信息来源可信性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均呈显著正相关,并最终对旅游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不仅从理论出发探讨了社交媒体中乡村旅游信息质量对游客旅游意愿的影响,还从实践中为政府和乡村旅游从业者提出通过提升社交媒体中信息质量的方式来吸引更多游客的营销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泽氡  马遵平  
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评估是其实现长期有效管理与运营的关键。"品牌权益法"突出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品牌价值的贡献是一个简洁实用的品牌货币价值评估方法,其模型参数包括旅游者数量、旅游者的品牌权益、品牌持续年限以及贴现率。模型中的旅游者数量包括主动和非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的旅游者。与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旅游者相比,该目的地品牌的吸引价值对于非主动选择到访的旅游者来说较低,若不区分这部分非主动到访的旅游者,则会导致高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风险,进而对其市场定位及发展方向产生误判。据此,我们引入了区分旅游者来源的参数di(即第i类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中,非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占全部旅游者数量的比重)修正原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春晖  白凯  
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的关系,并探讨场所依赖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的实惠、喜悦、闲适、健康和逃逸5个维度对场所依赖(包括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游客忠诚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的仅有实惠和闲适两个维度;(2)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在实惠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闲适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3)场所认同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它在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都是相对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圆刚  郝亚梦  董晓婷  陈然  
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乡村旅游地外出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乡村旅游地居民回乡就业意愿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探讨乡村旅游地居民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机制,最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力和解释力,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GOF值高于学者建议的标准;社区参与和地方情感是外出务工人员感知获益的重要前置因素,感知获益正向影响支持度,对于回乡就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人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度是回乡就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信任增强了支持度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力。研究结论为鼓励乡村旅游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参与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类型的乡村制定回乡就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烨莹  张捷  周云鹏  曾湛荆  庄敏  刘伟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乡村公共空间的17个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感知维度包括物理性功能特征和心理性感知特征;乡村公共空间对游客地方感形成有积极意义,心理性感知特征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物理性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波  李同升  
基于对西安市民的问卷调查,本文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角度入手,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和乡村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出乡村旅游地开发的优选方案。样本抽样采用随机抽样中不放回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消费前问卷(pre-test)与消费后问卷(post-test)的方法;问卷设计采用了田野调查(fieldinvestigation)方法和景观评价中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发现:(1)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喜好评价有明显的"回归自然"情结;(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硬件设施服务能力评价较低。最后,总结得出如下优化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旸  张捷  赵宁曦  
游客的重游对成熟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重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旅游流与微观游客行为两个层面上研究重游现象。通过滞后变量回归,发现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滞后影响效应;通过比较宜兴重游游客和首游游客的差异,发现他们在年龄、职业、旅游地花费、旅游地停留时间、出游动机和出游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比较了不同二值响应模型对重游意愿建模的效果,并使用Logit模型参数估计值进行解释,认为导游满意度、停留时间和入游交通方式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推导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重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文章从旅游目的地层面研究品牌价值,探讨旅游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通过对31个省域目的地品牌的模糊集定性实证检验发现:形象与沟通是品牌价值提升的必要条件;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的组合,品牌价值提升效果最好;价值提升路径存在五种组合,具体可分为内生发展型、目标推动型、赶超型和代理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白凯  张春晖  
借助国际上品牌个性特征测度的经典量表,并结合国内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农家乐"这一旅游休闲活动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的个性维度和以往研究的"大五"维度有所不同,其品牌个性特征表现为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6大特征;该6项测度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产品的品牌特性和"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的参与特点和呈现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红  颜麒  杨韫  
本研究以品牌价值理论为基础,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名人代言这一市场营销手段在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构建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名人代言能够显著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并能引起游客态度及行为意图的积极变化。因此,名人代言可以充分地及内在统一地体现在品牌价值的主要维度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工具。本文也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阐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金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品牌或企业选择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从事绿色环保旅游项目的设计与推广。影响消费者乡村旅游意愿的因素众多,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以游客满意度为中间解释机制,主要探讨绿色品牌形象对消费者乡村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品牌的旅游组织形象、产品硬件属性以及产品软件属性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乡村旅游意愿,且游客满意度在此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即企业绿色品牌形象越凸显,游客满意度越高,消费者的乡村旅游意愿则会越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志飞   敖昆砚   李江敏  
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在加强社区治理成果、塑造优质的游客体验及展现良好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社会交换理论,以肇兴侗寨为案例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面向社区和游客分别建立两条影响社区居民公民行为的传导路径,探讨理性因素(旅游利益感知)如何通过非理性因素(社区认同和居民感恩)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结果表明:(1)居民的旅游利益感知能够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对游客的感恩和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2)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对游客的感恩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3)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对游客的感恩在旅游利益感知和社区居民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