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90)
- 2023(20158)
- 2022(17304)
- 2021(15961)
- 2020(13304)
- 2019(30257)
- 2018(29673)
- 2017(56548)
- 2016(30798)
- 2015(34239)
- 2014(34222)
- 2013(33706)
- 2012(31386)
- 2011(28442)
- 2010(28477)
- 2009(25903)
- 2008(24963)
- 2007(21891)
- 2006(19453)
- 2005(16739)
- 学科
- 济(127972)
- 经济(127843)
- 管理(82453)
- 业(81839)
- 企(63128)
- 企业(63128)
- 方法(53938)
- 数学(46537)
- 数学方法(45936)
- 农(42481)
- 中国(35726)
- 地方(31856)
- 学(29699)
- 业经(29657)
- 财(29529)
- 农业(28399)
- 制(22582)
- 贸(22180)
- 贸易(22162)
- 易(21434)
- 环境(20452)
- 理论(19373)
- 技术(19244)
- 银(19086)
- 银行(19004)
- 和(18910)
- 融(18515)
- 金融(18512)
- 发(18359)
- 行(18230)
- 机构
- 学院(435643)
- 大学(434745)
- 济(170266)
- 管理(168148)
- 经济(166487)
- 研究(152935)
- 理学(145610)
- 理学院(143823)
- 管理学(141035)
- 管理学院(140237)
- 中国(113237)
- 科学(98987)
- 京(93804)
- 农(84924)
- 所(78261)
- 财(75663)
- 业大(71930)
- 研究所(71769)
- 中心(69852)
- 农业(65998)
- 江(65330)
- 财经(60472)
- 范(59754)
- 师范(59044)
- 北京(58945)
- 院(55928)
- 经(55154)
- 州(52601)
- 经济学(50469)
- 省(49331)
- 基金
- 项目(305298)
- 科学(238409)
- 基金(220038)
- 研究(216283)
- 家(195606)
- 国家(193966)
- 科学基金(164530)
- 社会(135861)
- 社会科(128551)
- 社会科学(128519)
- 省(120426)
- 基金项目(117158)
- 自然(109177)
- 自然科(106622)
- 自然科学(106594)
- 自然科学基金(104625)
- 划(102098)
- 教育(98563)
- 资助(90184)
- 编号(87298)
- 重点(69266)
- 成果(69234)
- 发(68396)
- 部(65713)
- 创(62831)
- 课题(60640)
- 科研(58833)
- 创新(58704)
- 计划(57393)
- 国家社会(55958)
- 期刊
- 济(188990)
- 经济(188990)
- 研究(122258)
- 中国(88651)
- 农(80239)
- 学报(77836)
- 科学(70545)
- 管理(59656)
- 大学(57933)
- 财(55427)
- 学学(54969)
- 农业(54267)
- 教育(46799)
- 融(37923)
- 金融(37923)
- 技术(36607)
- 业经(34188)
- 经济研究(28918)
- 财经(28299)
- 业(26666)
- 问题(25140)
- 经(24324)
- 版(22739)
- 科技(22410)
- 图书(22082)
- 资源(22013)
- 业大(21269)
- 技术经济(19835)
- 商业(19296)
- 理论(19018)
共检索到64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飞 朱永乐 喻珍 曹珍珠
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精准扶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PRA(参与型农村调查与评估)半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深入分析五峰县、英山县、监利县和微山县等案例地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案例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在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五峰、英山、监利和微山四县中土地利用的强度、功能、布局均发展迅猛,土地利用效益也因此得到了提高。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土地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土地利用质量。表明了乡村旅游能够正面影响土地利用变化。本研究结果能够为乡村旅游和土地利用相关理论提供新的参考,为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和旅游用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变化 多案例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卜炜玮 李婉婷 周伟
我国乡村旅游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梳理土地利用研究现状有利于乡村旅游新业态的蓬勃健康发展。利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探索、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管理机制、农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迈向新阶段,未来的研究不仅要从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中深入探讨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机制,还要从土地供应根源上分析旅游用地分类的政策可行性以及乡村旅游新型供地方式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 用地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龙 金远亮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改变。从速度上看,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成为增长幅度和变化幅度最快的用地类型。从变化率的标准差来看,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而在类型上则以林草地和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的转化为主。研究认为,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县域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振兴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现阶段,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相对落后,受"三农"问题约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缓解这些问题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加强乡村旅游的城乡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来促进县域经济的振兴,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县域经济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主泉
为研究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利用该县1999、2005和2010年以及土地规划中规划年末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并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2005年阳朔县耕地面积缩减980 hm2,林地、水域和湿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未利用土地减少了约5 262.9 hm2;2005年~2010年间各类型的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林地增速最快,共增加了16 257.7 hm2左右,而未利用土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孔钦钦
从土地利用视角关注乡村发展转型是近年来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论文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内两个临近乡村聚落为例,研究了过去30 A旅游地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以1986年旅游业导入为分界点,两个原本发展背景相同的传统乡村聚落,呈现相背离的"极化"发展态势。苟各庄村逐步演化成为新型旅游城镇,日趋繁荣和"实心化";交界口村则相反,逐步走向衰败和"空心化"。研究认为,旅游地聚落"实心"与"空心"的"极化"过程,本质上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旅游地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具象空间投射。在苟各庄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艳 金发起
县域乡村旅游构成了中国旅游的基本盘。在总结县域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消费扩容升级的新特征,提出了合理整合县域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县域乡村旅游亮点塑造消费场景、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建设消费品牌、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培育消费热点和打造信息推介和特色产品营销平台等五方面县域乡村特色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特色旅游 消费扩容升级 县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阿莉 袁晓亮 赫玉玮
改变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产业化引导,已成为乡村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促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化和资本化,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文章指出,为了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产业化目标,必须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规制,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评价与规划,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乡村旅游 产业化 战略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灵洁
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乡村旅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同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与编制。因此,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动关系。实践证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土地开发、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整改与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紧密关联性。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为着落点,对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开发、流转与整治三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耦合机理及其联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 耦合机理 联动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三者相结合的模式,这也使绝大多数农民的家庭收入和土地收入成倍增加。全村70%以上的家庭中旅游业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0%~60%。乡村旅游业为村民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扩大,村民的幸福感和土地收益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该村超过90%的农户加入了"社区+公司+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联合各家农户进行公司的创立,并配套完善的生活与旅游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以此形成了健全的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结论]发展乡村旅游后,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得到彻底改善,旅游带动和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以广西阳朔县为例,在分析多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利用相对变化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空间自相关等测度典型风景名胜城市阳朔县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理。得出:①1993年来,阳朔县域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②阳朔县域建设用地在空间上分布呈现从集中向分散的趋势发展;③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阳朔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的需求;④在农业发展减弱反馈、工业发展减弱反馈以及旅游业发展加强反馈的影响之下呈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向旅游业用地转化的过程。文章最后认为建立旅游用地分类标准是深入探讨土地利用与旅游发展互动机理的基础,也是...
关键词:
风景名胜城市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互动机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欢欢
本文从旅游村定位、特色民宿产品、线上营销宣传、旅游乡村振兴四个方面对清远市1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得出旅游特色村发展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低、产品内涵浅层次、缺乏专业化一体化运营等困境,提出立足周边市场、多元化在线营销、深度挖掘资源内涵、设计高质量产品、组建专业化运营公司等旅游特色村发展建议。
关键词:
旅游特色村 特色民宿 内涵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花楼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地理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金萍 汤庆新 张保华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异质性 半变异函数 冠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