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06)
- 2023(21286)
- 2022(18155)
- 2021(16881)
- 2020(13930)
- 2019(31788)
- 2018(31402)
- 2017(59735)
- 2016(32580)
- 2015(36080)
- 2014(36009)
- 2013(35423)
- 2012(32769)
- 2011(29578)
- 2010(29529)
- 2009(26911)
- 2008(26219)
- 2007(23161)
- 2006(20434)
- 2005(17830)
- 学科
- 济(133093)
- 经济(132948)
- 业(91261)
- 管理(86893)
- 企(67175)
- 企业(67175)
- 方法(56517)
- 农(53333)
- 数学(48901)
- 数学方法(48285)
- 中国(37423)
- 农业(35399)
- 财(33434)
- 业经(32650)
- 地方(30795)
- 学(28831)
- 制(24807)
- 贸(23580)
- 贸易(23564)
- 易(22869)
- 银(21172)
- 银行(21096)
- 技术(20876)
- 环境(20360)
- 行(20229)
- 理论(20079)
- 融(20013)
- 金融(20011)
- 务(19268)
- 发(19244)
- 机构
- 学院(459046)
- 大学(457066)
- 济(182123)
- 经济(178262)
- 管理(177091)
- 研究(159223)
- 理学(153606)
- 理学院(151836)
- 管理学(148914)
- 管理学院(148090)
- 中国(119278)
- 科学(101883)
- 京(97374)
- 农(95815)
- 财(81766)
- 所(81072)
- 业大(76902)
- 农业(74356)
- 研究所(74181)
- 中心(73391)
- 江(68034)
- 财经(65189)
- 范(61449)
- 北京(61003)
- 师范(60714)
- 经(59692)
- 院(57407)
- 州(54909)
- 经济学(54316)
- 省(50421)
- 基金
- 项目(319480)
- 科学(249790)
- 基金(231101)
- 研究(227987)
- 家(204642)
- 国家(202895)
- 科学基金(172577)
- 社会(144037)
- 社会科(136263)
- 社会科学(136226)
- 省(125600)
- 基金项目(122597)
- 自然(113601)
- 自然科(110992)
- 自然科学(110959)
- 自然科学基金(108931)
- 划(105934)
- 教育(103428)
- 资助(94883)
- 编号(92050)
- 成果(73650)
- 重点(71776)
- 发(70890)
- 部(69430)
- 创(65861)
- 课题(63227)
- 科研(61661)
- 创新(61533)
- 国家社会(59690)
- 计划(59265)
- 期刊
- 济(201262)
- 经济(201262)
- 研究(129670)
- 农(93160)
- 中国(90049)
- 学报(81490)
- 科学(72719)
- 农业(63106)
- 管理(61589)
- 大学(61397)
- 财(60064)
- 学学(58375)
- 教育(47594)
- 融(42686)
- 金融(42686)
- 业经(38066)
- 技术(38007)
- 经济研究(30888)
- 业(30874)
- 财经(30828)
- 问题(27337)
- 经(26440)
- 版(24699)
- 科技(23238)
- 图书(22628)
- 业大(22553)
- 技术经济(21007)
- 资源(20709)
- 理论(20279)
- 商业(20176)
共检索到67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熊娇
促进机会公平、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2010—2018年5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首先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对农户收入流动性进行考察,继而构建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实证检验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影响的异质性。研究有3点发现。1)2010—2018年农户收入流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位于收入分布两端的农户阶层趋于固化;位于中间阶层的农户收入流动性较强,但总体呈向下流动趋势。2)乡村旅游能够显著促使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在边际效应上,乡村旅游促进农户收入上升1~2个阶层的作用最大;上述结论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替换变量衡量方式、更换计量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阶段差异与群体差异。分阶段看,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积极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且该积极影响在2014年后更为突出。分群体看,乡村旅游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向上流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等收入农户和高收入农户分别具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但均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乡村旅游发展情境下破解农村收入阶层固化、促进收入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了决策参考,政府未来一方面应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延伸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持续扩大乡村旅游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应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来兼顾乡村旅游发展的“提低扩中”效应。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 农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澎 周力
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中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流动性,促进非农就业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主要的作用机制。但是,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并不能使得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实现包容性增长。其对高收入阶层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要大于对低收入阶层的。这可能与农户的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从而导致其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的机会不均等有关。即使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而言,当其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也更容易提高其收入流动性。研究创新:为农户收入流动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延伸了数字金融的福利评估范围,揭示出数字金融发展与收入流动性的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价值:对全面理解中国农村的数字金融发展和预防阶层固化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收入流动性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长宁 鲁庆尧
基于江苏省盱眙县乡村旅游地区农户2015年和2020年的调查数据,运用DID模型、PSM模型和PSM-DID模型,评估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增收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经营性收入,说明大多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打工获得收入的。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人口和家庭资产等变量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产生了差异性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从业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乡村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效应逐渐降低,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对高年龄家庭的总收入及经营性收入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但对其工资性收入产生了负向影响。总体而言,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家庭收入质量尤其是收入的结构性和知识性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户收入 匹配倍差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长宁 鲁庆尧
基于江苏省盱眙县乡村旅游地区农户2015年和2020年的调查数据,运用DID模型、PSM模型和PSM-DID模型,评估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增收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经营性收入,说明大多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打工获得收入的。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人口和家庭资产等变量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产生了差异性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从业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乡村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效应逐渐降低,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对高年龄家庭的总收入及经营性收入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但对其工资性收入产生了负向影响。总体而言,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家庭收入质量尤其是收入的结构性和知识性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户收入 匹配倍差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静 胡露月
在重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开展实地调查,考察调查区内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分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4种,利用二元、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资本状况下农户如何选择乡村旅游参与策略。通过整理466份问卷数据,最终得出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分别是促使农户选择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生计资本的关键因素等。发展乡村旅游,应合理提升农户生计资本,促使农户选择乡村旅游生计策略,补贴农户经营乡村旅游启动资源,促进与监管并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潘辉
本文利用1988—2003年CHNS的5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贫困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性的贫困,而且中国农村存在着较高程度的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并存的现象;不同收入阶层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可能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绝大多数的贫困家庭在脱贫后都进入了较高的收入阶层,而大多数情况下非贫困家庭在进入贫困后都分布在离贫困线较近的收入阶层;贫困家庭在脱贫后并不具有较强的维持非贫困状态的能力,同时,刚进入贫困的家庭与之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在脱贫的机会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贫困 动态发展 经验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文斌 孟贝 唐沛 唐叶枝 鲁玉莲
中国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利用、乡村旅游以及农户生计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新时期"土地-产业-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土地整理、乡村旅游与农户生计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农村土地整理对乡村旅游和生计策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支持,且增加农户生计选择;(2)乡村旅游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产生显著影响,尤以社会资本最为明显;(3)农村土地整理既能直接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情况,又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生计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农地资源利用;(4)多样化和非农化的生计选择对农户增加收入、农地资源保护等生计结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三者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爱琳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农户生计 秦岭北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本文利用CHNS家户调查数据,在明确区分收入流动性和收入不平等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反事实"分解技术,将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分散和交换三部分,进而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别检验三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恶化效应;增长流动性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但效应并不显著;分散和交换流动性则显著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在初次分配领域构建"亲贫"式增长和分配模式;在再分配领域,充分发挥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将有助于扭转收入动态变动对收入分配的逆向效应,从而缓解收入不平等现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师慧丽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关键词:
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海琴 朋文欢 黄祖辉
农户从事家庭型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并未受到学界过多关注。文章借助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605位农户调研数据,在阐述家庭型乡村旅游增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实证考察家庭型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1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相较于未从事者,从事者的家庭收入将提高7万元/年;2随着从业年份的增加,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大,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户增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3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受农户就业类型影响,表现为全职型的增收效果大于兼业型。研究认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业农户应丰富旅游产品,克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吉林 刘水良 周春山
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及其工具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张家界4个中国传统村落农户适应类型、适应驱动因子和适应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产生旅游专营、旅游主导、旅游参与、务工主导、工农均衡和务农主导6种生计适应类型,参与旅游农户比例低,务农和务工不同程度地成为了传统村落农户的生计策略之一;(2)影响农户适应效果的主要适应因子有6个,即农户家庭劳动力总量、户主学历、房屋面积、家庭存款、邻里关系和种植面积,均为生计资本指标;(3)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饶品样 耿亚新 张雅
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的适应性选择对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及农户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选择伏牛山河南片区10个特色旅游乡村社区为调研地,从微观视角连接乡村旅游社区生态系统及农户生计福祉间关系,构建农户“生态依赖—生计福祉”的生计适应性响应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生计适应性响应结果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破传统固化的生计模式,农户选择高生态依赖增强自身获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实现生计高福祉发展;(2)人地关系改变是乡村旅游社区农户适应性响应的根本因素,农户经济及社会理性偏好是不同适应性响应选择的内部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