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4)
- 2023(13678)
- 2022(11391)
- 2021(10376)
- 2020(8240)
- 2019(18469)
- 2018(17901)
- 2017(34088)
- 2016(18336)
- 2015(20277)
- 2014(20160)
- 2013(20150)
- 2012(18920)
- 2011(17431)
- 2010(17751)
- 2009(16673)
- 2008(16352)
- 2007(15004)
- 2006(13839)
- 2005(12744)
- 学科
- 济(86035)
- 经济(85918)
- 业(58659)
- 农(51005)
- 管理(49115)
- 企(34764)
- 企业(34764)
- 农业(34090)
- 中国(27015)
- 方法(25543)
- 地方(25142)
- 业经(24745)
- 数学(21234)
- 数学方法(21070)
- 制(20791)
- 财(20006)
- 发(16701)
- 银(14943)
- 银行(14928)
- 体(14650)
- 融(14610)
- 金融(14607)
- 行(14550)
- 环境(14154)
- 贸(14089)
- 贸易(14075)
- 学(14000)
- 易(13577)
- 发展(13266)
- 展(13242)
- 机构
- 学院(270771)
- 大学(264112)
- 济(117280)
- 经济(114804)
- 管理(100414)
- 研究(97984)
- 理学(85334)
- 理学院(84317)
- 管理学(83120)
- 管理学院(82608)
- 中国(76119)
- 农(61527)
- 科学(57408)
- 京(56497)
- 财(55069)
- 所(49008)
- 农业(46379)
- 中心(45353)
- 江(43951)
- 研究所(43656)
- 业大(42938)
- 财经(41819)
- 范(38230)
- 师范(37898)
- 经(37828)
- 北京(35453)
- 经济学(35355)
- 院(34857)
- 州(34419)
- 省(33333)
- 基金
- 项目(175933)
- 科学(140350)
- 研究(133179)
- 基金(127940)
- 家(110629)
- 国家(109590)
- 科学基金(94353)
- 社会(88470)
- 社会科(83635)
- 社会科学(83618)
- 省(70863)
- 基金项目(68434)
- 教育(58422)
- 划(57613)
- 自然(57042)
- 自然科(55644)
- 自然科学(55634)
- 自然科学基金(54646)
- 编号(54123)
- 资助(50130)
- 发(44388)
- 成果(43248)
- 重点(39382)
- 部(39118)
- 制(38494)
- 课题(37866)
- 国家社会(37323)
- 创(36638)
- 发展(36470)
- 展(35892)
- 期刊
- 济(147280)
- 经济(147280)
- 研究(84548)
- 农(66115)
- 中国(63808)
- 农业(44527)
- 财(40097)
- 科学(39945)
- 学报(39480)
- 管理(35218)
- 大学(31757)
- 融(31265)
- 金融(31265)
- 学学(30289)
- 业经(30217)
- 教育(27805)
- 技术(22055)
- 经济研究(20862)
- 业(20832)
- 问题(20521)
- 财经(20431)
- 经(17626)
- 农村(16094)
- 村(16094)
- 农业经济(15850)
- 世界(15155)
- 版(14805)
- 经济问题(14224)
- 资源(13702)
- 技术经济(12977)
共检索到429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 赵青华 王慧
乡村旅游发展对实现生计可持续、促进城乡和区域共同富裕能够发挥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选择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样本,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从整体与区域视角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可持续生计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可持续生计在时间上表现出高值省域的优势锁定,且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在空间上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与关联特征;乡村旅游发展能够通过内外部响应双重作用机制发挥其对传统生计替代效应的适应性,扩大增权效应、增强内源性发展动力实现本地区农村生计可持续,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接地区农村生计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在生计脆弱性、生计资本、生计恢复力和生计结果的多维要素作用下影响农村可持续生计,呈现出直接效应“由西部向中部和东部递减”、空间溢出效应“由中部向西部和东部递减”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史玉丁 李建军
近十余年来,在政策引导下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乡村旅游理应关注乡村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脆弱性,那么劣势生计资本的提升与优势生计资本的保护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注重点。农村可持续生计和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可持续生计的目标群和乡村旅游的多功能之间可融合构建以自然生态保护、文化资源传承、物质环境优化、乡村金融弥补、社会网络扩充和劳动力吸引为内容的功能群,进而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逻辑框架。基于对样本地生计资本的统计分析,样本地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应合理利用并规划保护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文恬
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国的发展已经开始整体面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同时很多城镇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而对于游客来说,因为城镇文化的资源骤减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出现导致他们缺少了到城镇旅游的欲望。这样的现象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来说不仅在乡村地区开拓出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使乡村可持续生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逐渐的引领乡村发展,使其变成了市场经济驻扎在乡村地区的重要跳板,并且也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生计。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多功能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丹莉 师谦友
乡村旅游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产发展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青 王兴亮 魏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得到空前的发展,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游客规模,都处于稳步提升中,越来越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可很大程度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并能彰显我国农村独特文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浅谈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作用,以期能够明确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并真正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以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共同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 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王立人
本文从乡村文化的含义和四个层次分析入手,分析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说明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最后从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强化、塑造乡村文化品牌、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并注重乡村文化的多层次综合开发等方面探索了挖掘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婷 何勋
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依托农户内在源动力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长效发展,最大可能为农户带来受益,改善农户自身生计状态,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条件。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村社区参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制定合理机制、保证当地农户充分参与,最终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框架下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需要引导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正确营销理念,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发挥农村集体资产优势。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生计 内生发展 农民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冬娥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法制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丹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在各个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免呈现出了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更凸显出乡村旅游业的滞后。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业,可有效克服其发展短板,实现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乡村旅游 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迎
站在理论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是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静怡
新时期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注入强动力,而农村经济为乡村旅游提供向心力。在这一互动机制下,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本体冲突演化,地域牢笼限制和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致使二者的融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内部机制,顺应融合发展规律,同时在突破地域牢笼,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之余,不断搭建互动体系,强化多元参与力度。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互动机制 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郑丹 王慧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青岛市城郊4区3市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布局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可持续生计水平呈现波动增长。从时空分异特征来看,2010年各区市多呈失调状态,2015年以中级协调为主,2019年黄岛区实现优质协调,其他区市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单一影响因子分析显示人口密度对2010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乡村旅游景点密度对2015年、2019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因子交互影响分析表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各地区应着力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集聚的推动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突出农村居民受益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与调控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开敏 庄伟光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市带动农村 城乡统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智
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8年张家界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05—2018年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②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中期呈现东南部滞后于西部的分布格局,但最终张家界整个区县达到优质协调;③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均GDP、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义 陈秋华 杨超 林恩惠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考察不同行政村实施效果差异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六万多个村域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调节其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对通公共交通、有地表水、没有集中养殖区等旅游资源越丰富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对村级集体收入多、村主要干部受教育年限长、文化组织数量多等目的地管理能力越强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而且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具有"马太效应",乡村旅游越发达的行政村受益越大。研究结论为我国推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