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9)
2023(10857)
2022(9328)
2021(8431)
2020(6891)
2019(16096)
2018(15752)
2017(30015)
2016(16292)
2015(18479)
2014(19069)
2013(19246)
2012(18655)
2011(17305)
2010(17778)
2009(16733)
2008(16670)
2007(15551)
2006(13918)
2005(12503)
作者
(51119)
(42969)
(42870)
(40642)
(27009)
(20807)
(19588)
(16659)
(16162)
(15451)
(14613)
(14474)
(13855)
(13576)
(13308)
(13258)
(13189)
(12505)
(12501)
(12305)
(10899)
(10785)
(10459)
(9872)
(9824)
(9803)
(9698)
(9505)
(8815)
(8811)
学科
(80249)
经济(80174)
(44075)
管理(39199)
(33748)
方法(29644)
(29051)
企业(29051)
数学(25225)
数学方法(25027)
中国(24274)
地方(24102)
农业(22495)
业经(19581)
(16338)
(15584)
(14606)
(13993)
(13798)
贸易(13787)
(13257)
(13185)
银行(13158)
(12988)
金融(12986)
(12769)
地方经济(12344)
环境(11725)
(10921)
发展(10862)
机构
学院(250379)
大学(246085)
(103289)
经济(100890)
研究(91055)
管理(90951)
理学(76640)
理学院(75641)
管理学(74385)
管理学院(73882)
中国(69429)
科学(56760)
(53486)
(51363)
(47592)
(46679)
研究所(42934)
中心(42168)
(40572)
农业(39209)
业大(38418)
(36890)
师范(36531)
财经(35939)
北京(34342)
(32595)
(32256)
(31831)
经济学(31344)
(30398)
基金
项目(157475)
科学(122411)
研究(116887)
基金(110747)
(96089)
国家(95155)
科学基金(79918)
社会(73845)
社会科(69644)
社会科学(69624)
(64441)
基金项目(59102)
(53129)
教育(52219)
自然(49057)
编号(48939)
自然科(47785)
自然科学(47770)
自然科学基金(46877)
资助(45291)
(40922)
成果(40365)
重点(35582)
课题(34667)
(34001)
发展(33032)
(32468)
(31973)
创新(29877)
国家社会(29841)
期刊
(128391)
经济(128391)
研究(74577)
中国(54873)
(52888)
学报(39568)
科学(37863)
农业(35014)
(34469)
管理(30648)
大学(29683)
学学(28012)
教育(27282)
(26767)
金融(26767)
业经(25042)
技术(21261)
经济研究(18996)
问题(17418)
财经(17166)
(16484)
(14793)
(13582)
技术经济(12805)
商业(12793)
资源(12190)
(12021)
经济问题(11980)
世界(11685)
农村(11570)
共检索到390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信友  蒲勇健  
乡村旅游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社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经济效用的及时性以及社会、环境效用的外部性和滞后性导致了乡村旅游环境的失真,在利益博弈中政府的缺位和不严格监管降低了这种行为的成本支付,使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开发陷入困境。而走出困境的关键是科学界定政府角色、理顺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法律法规改变博弈方的得益,使博弈达到有利于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华强  邹安琼  姚沁  
乡村旅游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生态环境受损、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冲突。文章重点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构建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策略选择受监管成本和非保护性开发造成损失的综合影响,通过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能够提高企业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的概率;通过完善乡村旅游开发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增强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保障,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有助于建立对旅游企业的多方监督机制,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有序推进和整体效益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大勇  
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正逐渐从单一型向融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环境问题已对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对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实施旅游环境保护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满元  
尽管实践中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有许多种,但相对而言,影响大、应用广的却属"一步到位开发方式"和"分步到位开发方式"这两种具体模式。一般说来,对于那些能够一步到位开发的景区,采取一步到位的开发方式相对于分步到位的开发方式就应是更有利于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及有效地利用;而对于那些因技术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满足对整个文物古迹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采取分步开发的运作方式就不惜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世兵  龙茂兴  
本文以乡村旅游为研究视角,基于社区对乡村旅游发展所具有的至关重要作用,认为社区不应只是旅游发展的参与者,而应是重要的旅游产业主体之一,与投资商和政府居于同等地位。提出社区与投资商合作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并应用博弈分析法分析社区与旅游投资商合作的博弈关系,从社区、投资商和政府三个角度探讨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东红  
乡村旅游是在延伸和拓展传统农业下一种新型的旅游业,借助旅游业力量促进有机融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并成为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在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理论的应用,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含义与特点,界定了乡村旅游相关利益者,探讨了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不同利益主体扮演的角色,以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丹巴  陈楷健  朱思颖  
本文在以往社区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重新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三元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各均衡点的稳定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各博弈主体策略的演化稳定格局不同;第二,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序贯理性的;第三,各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受自身对其他博弈主体行动倾向的先验信念的影响;第四,旅游地新居民是否愿意前往一个旅游社区从事商业行为,主要受投资商策略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开发模式的选择是任何乡村旅游发展都必须面对的环节,本文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对"公司+农户"模式、"社区+公司+农户"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循环经济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及简要的评论,从资金、市场、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论,最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与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指出了与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六个阶段、区位条件三种类型不同组合相对应的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花林  刘黎明  李蕾  
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初步探讨了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凯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意象的丰富内涵。乡村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同时,在分析乡村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张勇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锐  
近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本文以潼南崇龛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潼南区的地理位置,接着对崇龛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崇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春琳  
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及相关研究理论不够。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