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3)
2023(3777)
2022(3068)
2021(2857)
2020(2217)
2019(4949)
2018(4747)
2017(8594)
2016(4584)
2015(4935)
2014(5162)
2013(5318)
2012(5047)
2011(4848)
2010(5052)
2009(5075)
2008(4820)
2007(4469)
2006(4172)
2005(3242)
作者
(13746)
(11949)
(11591)
(10989)
(7268)
(5760)
(5171)
(4424)
(4389)
(4254)
(4162)
(3967)
(3944)
(3555)
(3551)
(3494)
(3423)
(3344)
(3221)
(3157)
(3077)
(2863)
(2796)
(2720)
(2710)
(2693)
(2644)
(2527)
(2470)
(2406)
学科
(22795)
经济(22759)
(21540)
农业(14614)
(14260)
业经(8724)
管理(8328)
方法(8135)
农业经济(6797)
中国(6333)
(6147)
企业(6147)
数学(6021)
地方(5995)
数学方法(5973)
(5569)
(5191)
收入(5157)
发展(5112)
(5108)
(5089)
(4686)
农村(4667)
建设(4106)
土地(4073)
(3814)
(3645)
分配(3565)
工作(3464)
经济建设(3464)
机构
学院(74104)
大学(69972)
管理(27582)
(27417)
经济(26628)
研究(24108)
理学(23446)
理学院(23138)
管理学(22649)
管理学院(22474)
中国(19250)
(17373)
科学(14673)
(14162)
(13091)
(13041)
师范(12967)
(12032)
农业(11894)
中心(11762)
(11550)
业大(11007)
师范大学(10297)
研究所(10215)
(10199)
(10107)
财经(10016)
旅游(9977)
(9788)
(9434)
基金
项目(46990)
科学(37195)
研究(36188)
基金(34098)
(28789)
国家(28422)
社会(24934)
科学基金(24470)
社会科(23260)
社会科学(23255)
(19547)
基金项目(18667)
教育(15403)
编号(15271)
(15049)
自然(14094)
资助(13849)
自然科(13682)
自然科学(13680)
自然科学基金(13434)
成果(12178)
(11630)
(11414)
课题(10294)
国家社会(10150)
(10015)
(9913)
重点(9887)
发展(9481)
(9343)
期刊
(41306)
经济(41306)
(23449)
研究(19470)
中国(15282)
农业(14861)
科学(11725)
业经(11120)
学报(10533)
大学(8910)
(8832)
学学(8537)
(8096)
金融(8096)
农业经济(7669)
农村(7310)
(7310)
管理(7097)
(6763)
(6534)
旅游(6534)
(6534)
教育(5626)
问题(5622)
(5612)
学刊(5267)
旅游学(5264)
游学(5264)
社会(5182)
农村经济(4962)
共检索到113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尤海涛  
我国正处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之中,后现代思潮对旅游思维与行为模式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新旅游(new tourism)的兴起及旅游模式由传统观光向深层休闲的渐变。作为新旅游的一种,近些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显然受到了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在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选珍  
乡村旅游是我国多层次旅游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对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因素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非"乡村性"上。本文试图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东红  
乡村旅游是在延伸和拓展传统农业下一种新型的旅游业,借助旅游业力量促进有机融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并成为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在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理论的应用,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含义与特点,界定了乡村旅游相关利益者,探讨了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不同利益主体扮演的角色,以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丹巴  陈楷健  朱思颖  
本文在以往社区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重新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三元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各均衡点的稳定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各博弈主体策略的演化稳定格局不同;第二,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序贯理性的;第三,各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受自身对其他博弈主体行动倾向的先验信念的影响;第四,旅游地新居民是否愿意前往一个旅游社区从事商业行为,主要受投资商策略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娜  
乡村旅游开发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游客、旅游企业、政府、村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如何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实现多方共赢是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识别出了关键利益相关者,并对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行了原因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解决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华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利益主体复杂,随着乡村旅游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因此,只有从战略的眼光审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加强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寻求利益主体更多、更广泛的利益共同点,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乡村旅游才可能深入持久发展,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刚  
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和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源于城乡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乡村旅游主客体间天然的身份不对称,并因此而影响到主客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由于乡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多以企业投资来实现,投资企业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会把"谁投资谁受益"作为旅游开发的当然原则,因此而产生了普通村民对乡村发展控制力的丧失、经营参与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打折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构建和谐的乡村旅游伦理关系,必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方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增长点。乡村旅游是将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旅游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用比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吸引要素、特点和基本概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莹莹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乡村社区参与不足及旅游利益分配不均。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主体进行阐述,分析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立足于社区居民,对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原则及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模式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乡村社区参与视角下旅游利益初次分配机制及再次分配机制,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分配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阁芝  
旅游企业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体。但整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资源相对不足,乡村旅游企业难以完全凭借个体力量实现创新,而是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互动和合作,获取必要的创新资源,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尝试分析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供应商、竞争企业、旅游消费者和当地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企业创新的影响,以期在理论层面丰富乡村旅游企业创新的研究内容,并在实践层面对我国乡村旅游企业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和管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世钊  
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或单纯地讨论"保护第一"还是"开发第一"并不能真正解决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实际上都可归之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其关键则在于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本文以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为核心,针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华强  邹安琼  姚沁  
乡村旅游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生态环境受损、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冲突。文章重点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构建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策略选择受监管成本和非保护性开发造成损失的综合影响,通过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能够提高企业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的概率;通过完善乡村旅游开发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增强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保障,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有助于建立对旅游企业的多方监督机制,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有序推进和整体效益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