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6)
- 2023(17022)
- 2022(14345)
- 2021(13249)
- 2020(11074)
- 2019(25319)
- 2018(24907)
- 2017(48353)
- 2016(25652)
- 2015(28537)
- 2014(28348)
- 2013(28332)
- 2012(25855)
- 2011(23261)
- 2010(23655)
- 2009(22635)
- 2008(21785)
- 2007(19400)
- 2006(17577)
- 2005(15523)
- 学科
- 济(110253)
- 经济(110114)
- 业(100476)
- 企(86669)
- 企业(86669)
- 管理(86153)
- 方法(48416)
- 农(42923)
- 数学(37662)
- 数学方法(37277)
- 业经(36093)
- 财(33924)
- 中国(31249)
- 农业(29714)
- 融(27799)
- 金融(27798)
- 银(26446)
- 银行(26413)
- 制(25561)
- 行(25503)
- 务(24182)
- 财务(24118)
- 财务管理(24092)
- 企业财务(22891)
- 地方(22509)
- 理论(22003)
- 技术(19960)
- 学(19780)
- 和(19049)
- 策(18658)
- 机构
- 学院(374238)
- 大学(369846)
- 管理(154772)
- 济(153055)
- 经济(149735)
- 理学(133217)
- 理学院(131852)
- 管理学(129957)
- 管理学院(129267)
- 研究(118105)
- 中国(97015)
- 京(78398)
- 财(72154)
- 科学(70089)
- 农(62259)
- 财经(57669)
- 所(57538)
- 江(55734)
- 中心(55293)
- 业大(53436)
- 经(52319)
- 研究所(51899)
- 北京(49409)
- 农业(47431)
- 范(47431)
- 师范(47068)
- 州(45556)
- 经济学(45410)
- 院(42574)
- 财经大学(42573)
- 基金
- 项目(246951)
- 科学(196397)
- 研究(184827)
- 基金(180982)
- 家(154982)
- 国家(153521)
- 科学基金(134637)
- 社会(119144)
- 社会科(112814)
- 社会科学(112786)
- 基金项目(96669)
- 省(96606)
- 自然(85765)
- 自然科(83757)
- 自然科学(83741)
- 教育(82565)
- 自然科学基金(82291)
- 划(79243)
- 编号(76087)
- 资助(73720)
- 成果(60646)
- 部(54270)
- 重点(53725)
- 创(52941)
- 发(52936)
- 课题(50696)
- 国家社会(48870)
- 创新(48680)
- 人文(47300)
- 教育部(47081)
- 期刊
- 济(177742)
- 经济(177742)
- 研究(110979)
- 中国(69844)
- 农(61871)
- 管理(59031)
- 财(57056)
- 学报(52136)
- 科学(51725)
- 融(45107)
- 金融(45107)
- 农业(41294)
- 大学(41144)
- 学学(39137)
- 教育(35128)
- 业经(33283)
- 技术(31402)
- 财经(28660)
- 经济研究(25923)
- 经(24555)
- 问题(22926)
- 业(21059)
- 技术经济(19570)
- 现代(18800)
- 理论(18061)
- 商业(17929)
- 版(17411)
- 科技(17013)
- 实践(16250)
- 践(16250)
共检索到55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光泽 翁时秀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资本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旅游乡村之中,引发乡村旅游金融系统的结构性转变。本地经营者为适应金融系统重构而衍生的各种金融行为将影响旅游乡村资源配置及其发展轨迹。文章以河南栾川重渡沟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非参与式观察、扎根理论等方法对住宿业本地经营者金融行为的影响因素、特征、类型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其金融行为意愿和实际行为的范畴有16个,这些范畴可归纳为金融行为态度、金融行为压力和感知行为控制3大影响因素。依据态度、压力、感知控制作用力的强弱,可划分出先行先试型、主动追随型、被动跟随型、创新引领型、原地徘徊型、失败退出型6种金融行为类型。受乡村情境和社会关系影响,在响应金融系统重构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住宿业本地经营者金融行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行为随旅游发展而逐渐分化,情感性态度作用较大,行为类型可能因家庭阶段、经营能力、社区身份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可为后续系统研究金融资本对旅游乡村的影响机制、优化乡村旅游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提供微观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倩倩 胡善风 朱红兵
近来,乡村旅游已得到越来越多旅游学者的关注,而微观层面的乡村旅游行为这一主题鲜有研究。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意向的概念模型,旨在检验乡村旅游意向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对430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情感性态度和工具性态度、外部压力和个人规范、自我效能感和便利认知对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最后还提出了引导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渝 廖成林
本文将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政府的农村地方营销与乡村旅宿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视为一种旅游供应链,认为农家乐经营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旅游供应链不协调。对一些农家乐成立联合经营组织、乌镇民宿集团化经营等成功案例进行供应链协调分析认为,能够实现激励相容的乡村旅宿业最优产业组织模式,也就是实现乡村旅宿业旅游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即采取垄断性的产业组织形态。在此基础上,建议地方政府委托单一的大型企业垄断性经营乡村旅宿服务,并分摊部分乡村旅宿业经营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渝 廖成林
本文将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政府的农村地方营销与乡村旅宿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视为一种旅游供应链,认为农家乐经营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旅游供应链不协调。对一些农家乐成立联合经营组织、乌镇民宿集团化经营等成功案例进行供应链协调分析认为,能够实现激励相容的乡村旅宿业最优产业组织模式,也就是实现乡村旅宿业旅游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即采取垄断性的产业组织形态。在此基础上,建议地方政府委托单一的大型企业垄断性经营乡村旅宿服务,并分摊部分乡村旅宿业经营成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宁 韩霄 赵亚茹
旅游中小企业的创新有利于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更广泛的旅游需求,解决旅游业中供给侧结构性不平衡的难题。目前,关于旅游中小企业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文章对乌镇22家有创新行为的旅游中小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将访谈内容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创新行为影响模型,包括创新认知、创新态度、主体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4个主范畴及对应的9个副范畴和28个子范畴。进一步,文章阐释了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经营者在创新过程中,其创新行为会受到创新意向的驱动,创新意向受到创新态度、主体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创新认知影响创新态度。最后,文章提出提高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对创新的认知水平、引导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形成积极的创新态度、强化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主体规范作用、增强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控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轶 田茂露 曾慧珠
[目的]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营销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方式与信息化时代结合,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广西融水、阳朔乡村旅游区的179名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调查数据为例,采用双槛模型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的意愿及行为进行分析。[结果](1)文化程度、收入水平、风险类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的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家庭人口数量、户主年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的意愿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参与意愿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参与行为产生0. 439的正向中介效应。[结论]村旅游经营者的网络营销参与意愿一般,受到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的影响,而且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3个变量直接通过参与意愿变量,对参与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参与意愿充当中介变量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长宁 鲁庆尧 王树进
将顾客价值理论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4市58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顾客价值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意向,且在顾客价值和主观规范对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影响过程中起中介桥梁作用;顾客价值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主要通过行为态度进行传递,而知觉行为控制则直接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从休闲农业经营者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消费者形成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文斌 雷洁琼 楚雪莲
农村土地旅游化利用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现象之一,是缓解乡村振兴中旅游用地矛盾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农户旅游行为则是推动土地旅游化利用的内在动力。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人际行为理论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杭州市和长沙市典型旅游村451份农户调研样本为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乡村转型视阈下农村土地旅游化利用行为的驱动机理,以揭示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深层规律。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旅游化利用行为中存在“意愿—行为”的自主驱动、“意愿—组织支持—行为”引导驱动、“行为态度—行为”经济驱动、“知觉行为控制—行为”约束驱动和“情感—行为”情感驱动等五重内在逻辑关系。其中,“意愿—行为”自主驱动占主导地位,组织支持的引导驱动是衔接农户意愿与实际行为的关键动力。(2)乡村旅游经济、社会效益预期是农户土地旅游化利用行为态度的重要驱动力,符合经济激励和价值追求的双重逻辑;规范信念是农户主观规范的重要因素,其中指令性规范作用较大;农户知觉行为控制中更注重对风险评估和抵御机制、资源获取和配置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考量;土地旅游价值功能认知与土地依恋是农户个人情感维度重要因素;相关组织在引导、实施、规范、服务层面的支持效果有力推动农户意愿向行为转化。(3)农户土地旅游化利用行动中具有理性与感性交织、保守与冒险共存的复杂特征。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强化农户土地旅游化利用行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彬彬 孙虹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专业学生酒店业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同时增加实习经历这一变量验证其对酒店业从业的意向。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实习经历均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态度最为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与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柴海燕 何婕滢 杨雨哲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者的外出旅行就是体验异域文化,感受文化生态的过程。人们在成长环境中接触到与文化旅游地相关的文化符号,从而形成相关文化印象,旅游出行就是受已有的文化依恋影响,去感受、验证、修正文化印象,重组自我文化图式的过程。因此,文化依恋是旅游意向的前提条件,诱发了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本文选取庐山作为案例地,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引入文化依恋作为自变量,提出相关假设。结果表明:(1)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对行为意向产生正向显著影响;(2)文化依恋通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形成3条平行中介路径间接影响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意向。基于结论得到文化旅游目的地宣传与建设方面的发展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丹
民宿业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民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民宿业以其贴近自然的优势吸引了许多游客的青睐。本文就共享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及下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乡村旅游 民宿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李兆睿 宋昌耀 陆文励 张琪
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时期,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实地旅游活动受到极大影响,虚拟博物馆、云旅游、虚拟景区等形式得到快速发展,虚拟旅游能否促进甚或一定程度替代疫后实地旅游的发展成了广受关注的研究话题。文章以虚拟旅游体验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引入虚拟旅游体验和疫情效应这两个变量,对虚拟旅游体验向实地旅游行为转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虚拟旅游体验、知觉行为控制、主观效应可以显著影响虚拟旅游者的态度,但只有虚拟旅游体验和虚拟旅游者的态度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实地旅游意向;(2)虚拟旅游体验是促进实地旅游意向转化最重要的因素;(3)虚拟旅游者的态度在虚拟旅游体验转化为实地旅游意向的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中介效应;(4)疫情效应并不能显著影响虚拟旅游者的态度,也无法促进虚拟旅游者向实地旅游行为意向转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乃粒
一、美国住宿业发展趋势 1、目前美国住宿业的供求情况 饭店的客房入住率是美国和中国的住宿业都密切关注的重要指标。入住率并没有发生会对住宿业的利润水平产生很大影响的重大变化。 1996年3月,美国的饭店客房入住率是67.6%,要比去年同期的66.0%高出1.6个百分点。过去12个月的平均入住率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4%。这一增长率虽比过去4年2%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总的看来入住率仍呈增长之势。整个1995年的平均入住率为65.5%,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兵 傅云新 熊元斌
为揭示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检验低碳旅游情境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的影响效应。通过对512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尤其是行为态度的影响力更强烈;(2)尽管主观规范未能直接作用于低碳旅游意愿,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干预路径与管理启示。
关键词:
低碳旅游 行为态度 主观规范 自我效能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越 黎霞
影响重庆城郊型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乡村民宿的利益相关者状况、服务设施状况和旅游业环境状况,其中利益相关者状况的影响最大;此外,经营者年龄及文化层次、经营场所来源、投入资金也会影响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水平。可从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升服务水平及改善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增强乡村民宿经营者的信心,同时,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民宿利益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