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7)
- 2023(8516)
- 2022(6450)
- 2021(5937)
- 2020(4579)
- 2019(9914)
- 2018(9924)
- 2017(18063)
- 2016(9955)
- 2015(11095)
- 2014(11314)
- 2013(10698)
- 2012(9944)
- 2011(9067)
- 2010(9508)
- 2009(9102)
- 2008(9033)
- 2007(8556)
- 2006(7936)
- 2005(6896)
- 学科
- 济(41984)
- 经济(41938)
- 农(26721)
- 业(26228)
- 管理(22193)
- 农业(18010)
- 企(15846)
- 企业(15846)
- 业经(14598)
- 中国(14064)
- 方法(13127)
- 地方(10440)
- 数学(9767)
- 制(9531)
- 数学方法(9513)
- 发(9400)
- 学(9052)
- 财(8685)
- 发展(8381)
- 展(8370)
- 理论(8008)
- 农业经济(7833)
- 银(6770)
- 银行(6759)
- 策(6686)
- 体(6593)
- 教学(6589)
- 行(6482)
- 融(6256)
- 金融(6255)
- 机构
- 学院(149742)
- 大学(144177)
- 济(53099)
- 研究(51644)
- 经济(51580)
- 管理(50853)
- 理学(42702)
- 理学院(42150)
- 管理学(40994)
- 管理学院(40721)
- 中国(39832)
- 科学(33347)
- 京(31567)
- 农(31473)
- 所(26210)
- 财(24979)
- 江(24792)
- 中心(24491)
- 范(24306)
- 师范(24073)
- 研究所(23619)
- 农业(23254)
- 业大(22837)
- 州(20094)
- 北京(19920)
- 财经(19216)
- 师范大学(18971)
- 院(18473)
- 省(18032)
- 经(17212)
- 基金
- 项目(94494)
- 科学(73173)
- 研究(71099)
- 基金(65801)
- 家(57297)
- 国家(56692)
- 科学基金(47922)
- 社会(44830)
- 社会科(42024)
- 社会科学(42015)
- 省(39239)
- 基金项目(34819)
- 教育(32050)
- 划(31181)
- 编号(30587)
- 自然(29044)
- 自然科(28339)
- 自然科学(28331)
- 自然科学基金(27777)
- 资助(26548)
- 成果(25174)
- 发(22170)
- 课题(21459)
- 重点(21136)
- 部(19097)
- 国家社会(18405)
- 创(18300)
- 年(18296)
- 发展(17870)
- 农(17786)
共检索到232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圣舒
<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价值。深入分析并挖掘英语在乡村旅游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推动乡村旅游英语与本土特色文化的多元化结合,已成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增强乡村旅游综合效益的重要抓手。因此,各地要在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及践行上从文化和语言创新的角度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着重加强英语的场景化应用,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进而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娟娟
本文在对地方文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地方文脉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保护地方文脉显性要素、展示传播地方文化、激发村民乡土自豪感的作用。按照搜集查阅资料、挖掘梳理乡村文化脉络,构建乡村旅游开发主题,选择地方文脉展示载体的先后顺序进行应用,将有利于匹配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确立乡村旅游总体形象、指导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并以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地方文脉 乡村旅游 应用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卫梅 林德荣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旅游的“疗愈”价值凸显。通过乡村旅游实现恢复和精神家园重构已成为一种趋势,但鲜有研究审视乡村旅游疗愈功效的场景效应。文章提出乡村旅游体验场景概念,基于647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构成乡村旅游体验场景的自然维度、氛围维度、好客文化维度、体验性活动和农创产品的5个维度与地方依恋对旅游者心理恢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体验场景5个维度都对心理恢复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2)乡村旅游体验场景的5个维度是地方依恋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3)地方依恋在乡村旅游体验场景5个维度与心理恢复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从乡村旅游体验场景视角揭示了心理恢复的形成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的旅游体验场景理论,也为旅游者恢复性效应形成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体验场景 心理恢复 地方依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云鹏
百度指数(即搜索热度)显示,"大数据"一词从2012年5月27日开始有搜索记录,随后每年都会出现一个周搜索峰值,5年来最高搜索量达到10435次/周。近半年以来,"大数据"的搜索热度超过了"人工智能",对旅游业来讲大数据应用更有价值和意义。一、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现状:基于游客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旅游业这样一个边界模糊的复杂开放系统中,伴随着游客空间位置实时变化,动态数据随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云鹏
百度指数(即搜索热度)显示,"大数据"一词从2012年5月27日开始有搜索记录,随后每年都会出现一个周搜索峰值,5年来最高搜索量达到10435次/周。近半年以来,"大数据"的搜索热度超过了"人工智能",对旅游业来讲大数据应用更有价值和意义。一、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现状:基于游客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旅游业这样一个边界模糊的复杂开放系统中,伴随着游客空间位置实时变化,动态数据随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治理 成员资格 公民参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1949年,法国学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和被塑造的,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改变,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女性的自我成长,从女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精英 乡村旅游开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星
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林琳
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的中西方节事及节事旅游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和分析了城市领域内节事及节事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最新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城市领域节事及节事研究进展为参照,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依次阐释了乡村地区节事及节事旅游的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类型划分及发展动因;借鉴西方国家乡村节事发展经验,结合我国乡村节事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对国内乡村节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红丹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 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月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正以独特的生产形态、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增长点。各地要结合实际集中力量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用创意设计联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让乡村旅游走上“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迫切需要破解同质化、定位不清晰的困局,为传统农业注入现代化元素和功能,真正做到将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乡村文化与现代旅游、休闲度假的相融相生,
关键词:
乡村旅游品牌 创意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业辉 韩磊 谢双玉 乔花芳
同质化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梳理理清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的症结,将乡村旅游中的"乡村"解构为空间性、意象性与产品性三重特性,并从这三重特性中蕴含的同质化表现解构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内涵,即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是逐步走向空间资本化、产品符号化和意象均质化的过程;揭示并阐明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的本质是在消费主义背景下向城市的不断趋近和统一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资本化归因于旅游场所的景区化和空间意义的流动化,产品的符号化产生于规划设计的符号化和旅游活动的展演化,意象的均质化来源于旅游宣传的均质化和游客预期的刻板化。依据对乡村旅游同质化内涵的解构和解读,构建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判定和比较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案例的同质化水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富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农村版"实践。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必须要将之置于城镇化的现实背景条件下。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业辉 韩磊 谢双玉 乔花芳
同质化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梳理理清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的症结,将乡村旅游中的"乡村"解构为空间性、意象性与产品性三重特性,并从这三重特性中蕴含的同质化表现解构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内涵,即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是逐步走向空间资本化、产品符号化和意象均质化的过程;揭示并阐明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的本质是在消费主义背景下向城市的不断趋近和统一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资本化归因于旅游场所的景区化和空间意义的流动化,产品的符号化产生于规划设计的符号化和旅游活动的展演化,意象的均质化来源于旅游宣传的均质化和游客预期的刻板化。依据对乡村旅游同质化内涵的解构和解读,构建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判定和比较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案例的同质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宁光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产业集聚的新态势,逐渐形成乡村产业集聚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建设特色城镇,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集聚效应 生态化转型 特色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