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4)
2023(11591)
2022(9785)
2021(9070)
2020(7438)
2019(16319)
2018(16205)
2017(30984)
2016(17141)
2015(18657)
2014(18690)
2013(18462)
2012(16868)
2011(15447)
2010(15781)
2009(14832)
2008(14719)
2007(13597)
2006(12208)
2005(11044)
作者
(49441)
(42353)
(41546)
(39556)
(26192)
(20316)
(18525)
(15945)
(15608)
(14878)
(14389)
(14097)
(13513)
(13121)
(13042)
(12557)
(12509)
(12072)
(12037)
(12011)
(10530)
(10473)
(10127)
(9667)
(9514)
(9438)
(9406)
(9339)
(8561)
(8425)
学科
(69182)
经济(69083)
(56038)
(50267)
管理(49553)
(34502)
企业(34502)
农业(33572)
方法(24290)
业经(22383)
数学(19892)
数学方法(19692)
(19600)
(19006)
中国(17580)
环境(17197)
地方(14852)
(14648)
(13941)
(13449)
农业经济(12765)
(12010)
(11730)
银行(11712)
(11264)
(10990)
发展(10923)
(10912)
(10847)
金融(10843)
机构
学院(248599)
大学(240786)
(100028)
经济(97859)
管理(93298)
研究(84623)
理学(80285)
理学院(79413)
管理学(78113)
管理学院(77677)
中国(65411)
(62092)
科学(52844)
(49999)
(47775)
农业(47000)
业大(43106)
(42720)
中心(40007)
(39381)
研究所(38606)
财经(36969)
(33426)
(33419)
师范(33107)
(31006)
北京(30538)
(29918)
(29812)
经济学(29540)
基金
项目(167586)
科学(132514)
研究(124290)
基金(121799)
(106500)
国家(105486)
科学基金(90289)
社会(81287)
社会科(76670)
社会科学(76648)
(68150)
基金项目(65519)
自然(56431)
(55284)
自然科(54965)
自然科学(54950)
教育(54690)
自然科学基金(53971)
编号(50464)
资助(48143)
成果(40183)
重点(37657)
(37580)
(36976)
(36640)
(34807)
(34658)
课题(34621)
国家社会(34113)
(32852)
期刊
(121767)
经济(121767)
研究(67547)
(66736)
中国(53220)
农业(44858)
学报(40721)
科学(38724)
(36684)
大学(31823)
学学(30768)
管理(29276)
业经(26869)
(25434)
金融(25434)
教育(22049)
(20786)
技术(18434)
财经(17836)
问题(17297)
(15628)
经济研究(15584)
农村(15367)
(15367)
农业经济(15273)
(15273)
资源(13683)
世界(12488)
经济问题(12417)
业大(12006)
共检索到37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岚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乡村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饶过的问题,本文试着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分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促使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岚  
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是革命老区的普遍状况。推进老区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着力点。推进老区发展,发展红色旅游是个重要抓手,而发展红色旅游,构建与红色网站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又是个必行之策。构建红色旅游与红色网站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一要改善红色网站的经营,二要增加红色旅游的魅力,三要推进红色旅游与红色网站的协调联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蒙丽琴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了颇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与扎实的文化根基,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且持续的旅游方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民俗文化,又充分利用了民俗文化的传统价值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从而形成一种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现状,然后又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具体途径,从而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省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该省民俗旅游特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静怡  
新时期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注入强动力,而农村经济为乡村旅游提供向心力。在这一互动机制下,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本体冲突演化,地域牢笼限制和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致使二者的融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内部机制,顺应融合发展规律,同时在突破地域牢笼,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之余,不断搭建互动体系,强化多元参与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沁  
自然生态环境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通过旅游活动,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但旅游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之间呈现出固有的互动规律。要充分发挥旅游环境管理的作用,消解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实现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是丽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两者互动发展研究,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实现路径,理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呈现出多参与主体、多产品类型发展新格局,但也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相应政策法规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影响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两者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构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管理监控—社区参与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鹏  严姝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压抑状况,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功能不全、服务不周,农村信贷供需矛盾突出,民间金融夹缝发展,农村资金逆流城市,城乡、区域金融机构布局双重失衡五个方面。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即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引致金融需求增加又反向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因此,全面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晓红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英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逐渐成为市民闲暇小憩、回归自然的理想去所。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以,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在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探索一条既能发展乡村旅游又能保护农村生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特对此作了自己的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江虹  
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生态环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就会难以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正面效用是农村吸纳一部分资金,解决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使其在经济收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重视保护和改善环境;负面效用是人口聚集,超出原先的环境承载力,游客难免会有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元  孙英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小觑的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已经成为一道现实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创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具体机制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海清  
生态环境由于其广为人知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在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环境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地"。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治理必须引进"社区"这一治理主体。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社区"治理相对于政府治理有激励优势,相对于市场治理有产权划分成本优势,并提出依靠社会力量和非正式制度的创新等措施来促进社区环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