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8)
2023(13688)
2022(11943)
2021(11169)
2020(9202)
2019(21209)
2018(21296)
2017(41068)
2016(22400)
2015(25296)
2014(25157)
2013(25010)
2012(22777)
2011(20483)
2010(20297)
2009(18686)
2008(17907)
2007(15800)
2006(14037)
2005(11848)
作者
(63568)
(53296)
(52596)
(49994)
(33405)
(25617)
(23709)
(20904)
(20065)
(18757)
(18215)
(17737)
(16605)
(16506)
(16049)
(15983)
(15899)
(15487)
(15305)
(14981)
(13332)
(12896)
(12719)
(12276)
(12017)
(11874)
(11799)
(11607)
(10719)
(10613)
学科
(90744)
经济(90652)
(66990)
管理(58222)
(51464)
(45085)
企业(45085)
方法(38306)
农业(34272)
数学(32571)
数学方法(32233)
业经(25204)
中国(23333)
(21793)
地方(20765)
(18468)
(16049)
(14640)
贸易(14634)
理论(14542)
(14195)
(14100)
技术(13520)
环境(13493)
(12951)
(12948)
财务(12887)
财务管理(12868)
农业经济(12839)
(12364)
机构
学院(315330)
大学(311007)
管理(127334)
(121310)
经济(118571)
理学(111355)
理学院(110145)
管理学(108353)
管理学院(107790)
研究(102542)
中国(76160)
(69201)
(65931)
科学(65707)
业大(53941)
农业(52881)
(51870)
(50823)
中心(47843)
研究所(46521)
(46152)
(43812)
师范(43472)
财经(42006)
北京(41001)
(38309)
(37486)
(36477)
经济管理(35108)
师范大学(34886)
基金
项目(220525)
科学(172867)
研究(163853)
基金(158684)
(137824)
国家(136557)
科学基金(117192)
社会(102890)
社会科(96915)
社会科学(96889)
(87639)
基金项目(86216)
自然(75507)
自然科(73642)
自然科学(73625)
教育(73163)
(72397)
自然科学基金(72275)
编号(69457)
资助(63491)
成果(55048)
重点(48373)
(48142)
(48059)
课题(45844)
(45350)
创新(42103)
国家社会(41605)
科研(41568)
人文(40901)
期刊
(138571)
经济(138571)
研究(86682)
(71749)
中国(60346)
学报(50947)
农业(48964)
科学(47884)
管理(40345)
大学(39134)
(37429)
学学(37052)
教育(33161)
业经(29472)
技术(25816)
(24854)
金融(24854)
(22612)
问题(19805)
财经(18802)
经济研究(18539)
(17666)
图书(16647)
资源(16230)
(15894)
科技(15710)
农业经济(15435)
农村(15072)
(15072)
业大(14822)
共检索到450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尹长丰  柳百萍  
本文通过对合肥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研统计,合肥地区《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定量测度以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贡献率测算分析基础上,分析旅游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能就地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2、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地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3、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迎  
站在理论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是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的出路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晖  田亮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为农民收入实现增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从而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它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一直困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也会推动城乡二元化结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柳百萍  
本文分析了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提出了发展"三农旅游"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三大途径,并提出通过三个战略转型保证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战略对策,即农业供给结构战略转型以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可做,农民思想观念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愿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能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琦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阻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利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培养和扶持乡镇旅游企业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和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宿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承红  杨婷婷  陈航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统筹城乡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并以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为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