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0)
2023(11705)
2022(9630)
2021(8823)
2020(6822)
2019(15190)
2018(14742)
2017(27677)
2016(14777)
2015(16169)
2014(15843)
2013(15808)
2012(15003)
2011(13981)
2010(14329)
2009(13488)
2008(13056)
2007(12061)
2006(11186)
2005(10083)
作者
(43077)
(36712)
(36224)
(33764)
(22742)
(17681)
(15900)
(14013)
(13786)
(12792)
(12502)
(12278)
(11751)
(11369)
(10970)
(10970)
(10754)
(10530)
(10514)
(10245)
(9177)
(9024)
(8789)
(8562)
(8324)
(8311)
(8106)
(7847)
(7448)
(7365)
学科
(73073)
经济(73009)
(50009)
(48909)
管理(35931)
农业(33529)
中国(27054)
(25277)
企业(25277)
地方(25097)
业经(21806)
方法(18196)
技术(16655)
(16285)
数学(14624)
数学方法(14522)
(13385)
农业经济(12842)
发展(12764)
(12739)
(11920)
银行(11906)
(11711)
(11625)
(11487)
金融(11487)
环境(11484)
地方经济(11271)
(10972)
(10676)
机构
学院(217270)
大学(208586)
(93593)
经济(91520)
管理(81863)
研究(80984)
理学(69319)
理学院(68456)
管理学(67493)
管理学院(67054)
中国(62376)
(54700)
科学(48431)
(45495)
农业(41001)
(40257)
(38454)
中心(37455)
业大(36556)
研究所(36098)
(35518)
(32662)
师范(32412)
财经(29261)
(28691)
北京(28632)
(28622)
(27527)
经济学(27055)
(26664)
基金
项目(141458)
科学(113027)
研究(108411)
基金(100819)
(87322)
国家(86410)
科学基金(74370)
社会(72077)
社会科(67953)
社会科学(67937)
(58770)
基金项目(54588)
(47098)
教育(45657)
编号(44449)
自然(43924)
自然科(42858)
自然科学(42851)
自然科学基金(42028)
(38895)
资助(37962)
成果(34538)
发展(32216)
(31698)
(31688)
(31468)
重点(31316)
课题(31260)
国家社会(30082)
(29913)
期刊
(121197)
经济(121197)
研究(67129)
(60623)
中国(52761)
农业(40911)
科学(32944)
学报(30265)
管理(27437)
业经(27424)
(25020)
(24732)
金融(24732)
大学(24481)
学学(23347)
教育(22980)
(18938)
技术(18802)
问题(18408)
经济研究(16169)
农业经济(15496)
农村(15324)
(15324)
财经(13267)
世界(12553)
经济问题(12497)
(12369)
资源(12319)
科技(11968)
技术经济(11614)
共检索到34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曹海霞  
当前,采取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策略是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开放、创新、绿色等多个角度,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最终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开敏  庄伟光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闻晓  袁艳  
乡村旅游对于带动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整合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平衡城乡经济的不平等结构,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需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和营销的创新,打造“城乡融合第三空间”,从而链接乡村经济的各个板块,确保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能够相互平衡,使得农村经济内部外结构得以协调互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媛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我国的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涉及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农村生活的各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相比传统农业,乡村旅游收益显著,同时也受投资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实践调研、文献查阅方法从农村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理论和途径三方面综述性研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给予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  
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军  张双双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既是一种农业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蒯兴望  
农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二元互动关系,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村民自发型、农村社区动员型、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型等三种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完善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丽娜  
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乡村旅游通过吸引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村地区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骁鸣  保继刚  
为解释一个特定的乡村为何会选择旅游发展道路,为何会长期延续旅游发展道路,并最终实现旅游主导的乡村变迁,笔者同时参考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假说这一旅游地演化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与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提出"起点—动力"假说。起点即由历史赋存和偶然事件所组成的发展初始状态,动力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一假说强调一种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在追求普遍解释力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都在严格意义上具有独特的发展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金阳  张耀启  
美国乡村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在二战后尤其如此。全球化及美国经济重组使传统的乡村经济活动如农业,林业及煤矿业竞争力下降,乡村旅游就成为乡村经济复苏及经济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和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等,以期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