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7)
2023(15128)
2022(12220)
2021(11133)
2020(8694)
2019(19503)
2018(19215)
2017(36497)
2016(19897)
2015(22002)
2014(22309)
2013(21824)
2012(20480)
2011(18855)
2010(19485)
2009(18120)
2008(18002)
2007(16586)
2006(15243)
2005(13996)
作者
(59261)
(49436)
(49104)
(46763)
(31580)
(23703)
(22207)
(18960)
(18851)
(17965)
(17021)
(16550)
(16265)
(15895)
(15472)
(15070)
(14477)
(14364)
(14292)
(14277)
(12627)
(12290)
(12000)
(11394)
(11251)
(11181)
(11109)
(11098)
(10127)
(9998)
学科
(86892)
经济(86804)
(56183)
管理(52792)
(40756)
企业(40756)
(36612)
中国(29610)
方法(26986)
地方(26017)
农业(24534)
业经(24500)
数学(20947)
数学方法(20648)
(19572)
(18277)
(18093)
(16708)
(16342)
银行(16320)
(15955)
(15882)
环境(15787)
(15644)
金融(15643)
(15404)
贸易(15388)
(14853)
理论(14187)
发展(13103)
机构
学院(290916)
大学(284423)
(117995)
经济(115177)
研究(107824)
管理(105539)
理学(88632)
理学院(87491)
管理学(85983)
管理学院(85382)
中国(82713)
科学(65429)
(62003)
(56006)
(55015)
(54374)
研究所(49512)
中心(48843)
(47783)
(43577)
师范(43176)
财经(42643)
业大(41610)
农业(40984)
北京(39731)
(38911)
(38537)
(38345)
(35257)
经济学(35217)
基金
项目(185562)
科学(146456)
研究(139313)
基金(132339)
(115463)
国家(114344)
科学基金(97098)
社会(89544)
社会科(84602)
社会科学(84583)
(74392)
基金项目(69014)
教育(62108)
(61805)
自然(59681)
自然科(58177)
自然科学(58163)
自然科学基金(57113)
编号(56907)
资助(53362)
成果(47583)
(46347)
重点(42402)
课题(41226)
(39694)
(37919)
发展(37593)
(36940)
国家社会(36931)
(36584)
期刊
(149574)
经济(149574)
研究(90455)
中国(66587)
(55977)
学报(44364)
科学(43699)
(40754)
管理(40560)
农业(37030)
教育(36423)
(34822)
金融(34822)
大学(34258)
学学(32245)
业经(28095)
技术(23707)
经济研究(22175)
财经(20761)
问题(19712)
(18100)
(17972)
(15143)
(15118)
资源(14114)
现代(13774)
世界(13710)
国际(13571)
商业(13511)
科技(13399)
共检索到464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其新  
乡村生活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传统乡村是人们的劳绩之地和诗意栖居之所。工业革命摧毁了传统乡村,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乡村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寻求真实体验是游客的自然愿望,但过度商品化会导致乡村文化变异,使其失去真实感和活力。文化生态旅游主张"文化生命观"、"均衡发展观"和"社区参与观",并力求在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做到平衡,它可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嘉丹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能够显著地改善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的科学布局。在本文中,笔者从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现状入手,总结乡村文化成生态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强化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峰  吕秋琳  秦晓楠  杨晓  
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力量,乡村旅游经济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竞争力的维持与提升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旅游真实性文献的回顾与分析,认为保持与宏扬真实性是旅游体验的根源与旅游开发的要义,据此,从多元层面,着重探讨了真实性在乡村可持续旅游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机理,从真实性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管理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蔚蔚  尹启华  
乡村旅游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的战略选择,农村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或民俗文化传统,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周末游需求,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内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发展势头。文章首先定义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简要回顾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接着从投资、服务、配套、促销等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向坤  郭凌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军  张双双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既是一种农业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菲菲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与途径,推动着互联网+与传统的各行各业相融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也必将逐步走向互联网+乡村生态旅游时代,即智慧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入手,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通过加大地方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完善乡村生态旅游网络服务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人员信息化培训力度等方面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智慧化,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霞  
以旅游度假服务游客为宗旨,以生态无破坏、人文无干扰为前提,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村野游居为旅游形式是乡村旅游业能够在现代城市中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几年,不断有相关新概念与新理论提出,充实乡村旅游内容与形式,使其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吸引更多游客,为周边乡旅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业发展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区域生态补偿模式下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其发展必要性、探求相应现实策略,以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武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速化,城市居民慢慢渴望呼入大自然的气息,希望能在愈渐喧哗的闹市寻求一份朴实,追求寻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意义。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在一定程度地提升了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良性转变,促进乡村产业间联动发展,特别是旅游业。为了加快乡村经济振兴,应对乡村旅游进行细致规划,以乡村旅游为主导,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产生联动效应,最终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雨璇  
内生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意境为核心吸引物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农民广泛参与的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衰弱问题,促进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解决外生式乡村旅游模式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意境破坏、社会矛盾凸显和发展停滞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英  
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时间增多、城市病日益加重及交通便捷等状况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层次偏低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创建优势品牌及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