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9)
- 2023(10442)
- 2022(8627)
- 2021(7669)
- 2020(6030)
- 2019(13400)
- 2018(12708)
- 2017(24207)
- 2016(12599)
- 2015(13861)
- 2014(14091)
- 2013(14223)
- 2012(13678)
- 2011(12604)
- 2010(13287)
- 2009(12763)
- 2008(11550)
- 2007(10663)
- 2006(10022)
- 2005(9106)
- 学科
- 济(64944)
- 经济(64889)
- 业(38057)
- 农(29984)
- 管理(29204)
- 中国(26988)
- 融(25799)
- 金融(25799)
- 地方(24891)
- 企(24868)
- 企业(24868)
- 银(23590)
- 银行(23582)
- 行(23057)
- 农业(20321)
- 业经(19266)
- 方法(17254)
- 制(15258)
- 数学(13694)
- 数学方法(13621)
- 财(13439)
- 发(12939)
- 产业(12852)
- 地方经济(12407)
- 中国金融(11082)
- 发展(10284)
- 展(10260)
- 技术(9784)
- 贸(9777)
- 贸易(9761)
- 机构
- 学院(187431)
- 大学(179888)
- 济(82680)
- 经济(80816)
- 研究(68643)
- 管理(67920)
- 中国(58372)
- 理学(56537)
- 理学院(55849)
- 管理学(55115)
- 管理学院(54740)
- 京(38598)
- 科学(38591)
- 财(37826)
- 农(34208)
- 所(33878)
- 中心(33136)
- 江(30357)
- 研究所(30183)
- 财经(28784)
- 范(27553)
- 师范(27329)
- 经济学(25853)
- 经(25827)
- 州(25558)
- 农业(25013)
- 北京(24996)
- 业大(24808)
- 院(24139)
- 经济学院(23227)
- 基金
- 项目(116649)
- 科学(92595)
- 研究(91551)
- 基金(82345)
- 家(69578)
- 国家(68852)
- 社会(60787)
- 科学基金(59350)
- 社会科(57648)
- 社会科学(57642)
- 省(49094)
- 基金项目(43650)
- 教育(39042)
- 划(38643)
- 编号(37748)
- 发(33730)
- 自然(33172)
- 资助(32829)
- 自然科(32345)
- 自然科学(32342)
- 自然科学基金(31751)
- 成果(30609)
- 发展(28342)
- 展(27844)
- 课题(27300)
- 重点(26110)
- 国家社会(25129)
- 创(25048)
- 部(24385)
- 性(23465)
- 期刊
- 济(107290)
- 经济(107290)
- 研究(60412)
- 中国(45419)
- 农(38791)
- 融(35765)
- 金融(35765)
- 财(26203)
- 科学(25608)
- 农业(25100)
- 管理(24803)
- 学报(23688)
- 业经(21869)
- 教育(19855)
- 大学(19336)
- 学学(18370)
- 经济研究(15769)
- 技术(15676)
- 问题(14099)
- 财经(13939)
- 经(12219)
- 农村(10805)
- 村(10805)
- 农业经济(10680)
- 业(10411)
- 商业(10096)
- 经济问题(10038)
- 世界(9434)
- 技术经济(9194)
- 发(9061)
共检索到309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军波 石培华 张毓利
乡村文旅产业在催生旅游新业态,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内生动力尚未充分激发、缺乏深度融合、产业空心化、乡村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发展瓶颈仍有待破解,应以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突破口,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乡村文旅产业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创新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付宇涵 董豪 马冬妍
无论两化融合发展到哪个阶段,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四个核心要素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整体处于自动化、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跨越发展的阶段,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前期建设投入高,企业往往将信息化项目划归为"支出型",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效益,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中小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景盼
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旅融合具有清晰的逻辑依据,得到了国家政策、人文地理和发展模式的支持。发挥政府积极引领作用,以文化为核心,因地制宜进行模式创新,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逻辑依据 模式 乡村振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王庆生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文化旅游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李娥 张磊
在乡村旅游中挖掘、呈现、传播乡村文化特色,实现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分析了常州开展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调查了城镇居民对文化乡村游的期待和需求,指出常州市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目前存在产业发展定位比较模糊、产业发展结构零散、产业区域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提出推动常州市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静
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融合SOM网络的产业融合演化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权值,并根据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将SOM网络定量地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这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即使处于较高水平,新产生的融合障碍影响因素过大,同样会使产业融合水平重新回到融合准备阶段。
关键词:
SOM网络 文化创意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为民
我国农村公共品普遍短缺,我国城乡差距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而实现城乡统筹的突破点是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公共品的供给,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城乡统筹 供给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骏
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骏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整体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我们在该产业的某些局部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在某些局部取得突破。1.计算机产业的总体特点计算机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脱政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发展第三产业应从哪儿寻找突破口,是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我认为把发展商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突破口是切实可行的,它对于促进流通、催化市场发育、引导消费、安置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宾宾 魏杰 宗义湘 王俊芹
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渠道,文章基于熵值法,以河北省作为实证对象,测算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分维度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发展实力较强、发展实力中等、发展实力较弱,其中,9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得分高于或接近测算均值,分维度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各具特色。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产业融合 熵值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晓曦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本方式。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提质增效的手段,也是一个动态化的创新过程,更是一个高效、智慧的内融状态。当前,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卓有成效,以数字技术推动多业态产业融合,以电子商务引领乡村产业结构重塑,以金融科技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但也存在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支持不足及科技创新供给力不足等问题。美国、南非的精准农业模式,德国的大数据共享数字农业模式和英国数字网络新型订单农业模式,对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为此,我国在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应注重从政策体系、投入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加以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天明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江苏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为了江苏高职教育更加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政府应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产教融合集团(联盟)作用,实现高职教育的集团化、规模化、高效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出境旅游和跨省旅游发展严重受限,而“乡村旅游”作为短途周边游的代表形式,正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找准并破解影响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拓宽融合发展的路径,才能更好地构筑其动能和释放其效能。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随之而来的乡村旅游人数的激增、旅游时段的频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面对规模化的乡村旅游热浪的到来,我们必须通过乡村旅游的法制化建设来规范管理。本文从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在法律保护下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 法律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