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7)
2023(10573)
2022(8807)
2021(8373)
2020(6791)
2019(15239)
2018(14829)
2017(28455)
2016(15887)
2015(17828)
2014(17963)
2013(17498)
2012(16755)
2011(15156)
2010(15881)
2009(14819)
2008(15032)
2007(14314)
2006(12822)
2005(11472)
作者
(46198)
(38397)
(38377)
(36668)
(24830)
(18616)
(17492)
(14843)
(14643)
(14296)
(13097)
(12994)
(12474)
(12448)
(12234)
(11653)
(11534)
(11198)
(11143)
(10912)
(9732)
(9460)
(9346)
(8904)
(8820)
(8738)
(8692)
(8569)
(8032)
(7874)
学科
(61916)
经济(61838)
(49903)
管理(45003)
(39625)
企业(39625)
(29747)
方法(23318)
农业(19419)
(19329)
中国(19099)
业经(18522)
数学(18254)
数学方法(17891)
(15827)
地方(15533)
(15058)
(13305)
理论(11916)
(11787)
(11781)
贸易(11774)
银行(11774)
(11488)
(11305)
(10541)
金融(10539)
(10160)
(10050)
财务(10022)
机构
学院(230780)
大学(225829)
(90900)
经济(88609)
管理(85400)
研究(79428)
理学(72348)
理学院(71484)
管理学(70173)
管理学院(69672)
中国(61103)
科学(47522)
(47284)
(46140)
(42359)
(40019)
(37882)
中心(37246)
研究所(35792)
财经(34967)
业大(32936)
(32307)
师范(32012)
农业(31987)
(31540)
(30392)
北京(29583)
(28292)
经济学(26891)
(26615)
基金
项目(145007)
科学(114044)
研究(109863)
基金(103277)
(89026)
国家(88113)
科学基金(75197)
社会(69485)
社会科(65488)
社会科学(65470)
(58045)
基金项目(53195)
教育(50666)
(48039)
自然(46543)
编号(46263)
自然科(45507)
自然科学(45496)
自然科学基金(44703)
资助(42684)
成果(40629)
课题(33051)
重点(32456)
(31846)
(31680)
(30513)
(29555)
国家社会(27942)
项目编号(27618)
创新(27348)
期刊
(113337)
经济(113337)
研究(70385)
中国(51920)
(45195)
(36213)
学报(36162)
科学(33697)
管理(32891)
教育(30462)
农业(29532)
大学(28322)
(26738)
金融(26738)
学学(26706)
业经(21107)
技术(19224)
财经(17742)
经济研究(16543)
(15284)
问题(14655)
(13380)
(13043)
(11750)
图书(11581)
现代(10721)
(10577)
论坛(10577)
农村(10509)
(10509)
共检索到36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威  
地方民营剧团作为公共文化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乡村文化治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地方民营剧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嵌入、行政嵌入和社会文化嵌入等多重嵌入现象。地方民营剧团的发展就是嵌入社会系统之中,不断汲取和整合各种资源,累积政策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筛选并确定核心竞争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打造精品品牌剧目、培育戏曲演出人才、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是地方民营剧团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圣  田秀娟  
基层文化机构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基层文化机构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拓展型策略(SO)、扭转型策略(WO)、多元化策略(ST)和防御型策略(WT)构成了基层文化机构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矩阵。各基层文化机构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需结合所处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当的发展策略,以实现自身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臻  彭松林  
国家文化发展大局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文化建设“内卷化”,贫困文化从深层次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省级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尚存在体制、能力、成本等多重障碍等是省级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宏观背景。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实践依据,应坚持专业作为、有限参与、实效为先的服务原则;要把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边界和程度,坚持做乡村文化治理的参与者,乡土文化收集、整理与传播的贡献者,乡村图书馆业务模式的创新者、推广者和优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采集者、供给者、传播者;通过协助加强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探索多样化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与空间,增强信息服务对乡村和农民的可及性与实效性等方式,助力提升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和乡村治理的文明程度,进而协助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广多  
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当前,乡村文化衰落、文化人才缺乏、乡村公共文化形式化等问题突显。分析上述问题成因,提出通过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互补共同发展,吸引人才汇聚力量,加强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春凤  
村庄红色文化对于丰富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红色文化价值实现形式是当前乡村振兴中亟须破解的现实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宏大背景,以红色文化利用为微观视野,以文化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为研究案例,阐释村庄红色文化的丰富价值内涵,分析其产业资源价值,构建以创造性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策略,以期提高村庄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媛  
地方文献作为记录乡村的重要载体,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发挥文献价值功能,是适应新时期发展,历久弥新的探索。本文从地方文献特点范围、文献类型出发,探讨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赋能与增值、乡村记录与推介,并提出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策略:拓展地方文献时代特色、突出内容建设实用性、发挥县级图书馆核心作用、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范岳  杜天欣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源泉,其中所蕴含的乡土情结、生态伦理思想、耕读文化、德治文化是最能够回应当代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现实诉求的优势内核。然而在农业农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过程中,乡村文化被逐渐边缘化,面临着载体消失、主体缺位、价值认同危机与话语体系残缺的发展困境,非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引领作用,甚至成为了掣肘乡村振兴进程的短板。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关系转化的关键期,要振兴乡村文化,就必须在继承其传统优势内核的同时,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乡村的主体意识与话语能力,讲好乡村故事,同时在全社会树立起文化共同体意识,从观念上彻底打破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也需要推进政府在文化治理方面的职能转化与能力提升,完善乡村文化振兴的法制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琴   魏海燕   刘西义   陈一诗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应加快构建完善智慧图书馆乡村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资源与乡村居民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大力推动智慧阅读推广活动,探索智慧阅读与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从图书馆智慧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性分析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智慧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角色定位,最终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智惠  
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既有法律保障,又有政策支撑,面对乡村文化式微、农民阅读障碍等客观事实,乡村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信息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文化治理功能以及文化保护功能。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必须丰富馆藏资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倡导全民阅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乡村特色文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伟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应该将对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主要方向,从而将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农民价值观改变动摇文化自信、乡村日渐"空心化"破坏文化发展内生动力、行政化治理模式制约文化多样发展和乡村学校教育缺失乡村文化传承等困境,对此,要从弘扬文明乡风、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等促进优秀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才志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破原有的乡村文化冲突与道德困境。坚持以多维性、人本性和先进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与转型,与时俱进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诉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金珠  
文章以福建省将乐县具体实践为例,探究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策略和可行性路径,为推动老区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忠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振兴,人才振兴需要教育。近几年,乡村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现状和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依旧比较薄弱,需要关注,需要发展,需要振兴。振兴乡村教育之策略主要包括更新乡村教育观念,优化师资配置,合理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加大经费投入,关注弱势儿童,启动法律保护等对策举措和路径设计等。这些均是笔者近几年来对振兴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叶温馨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策略选择。依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重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4大重点领域,并且需要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要素支持。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遵循从传统管理到数字治理、从平台建设到资源整合、从技术服务到赋能共享、从适度收益到长效发展的实践逻辑,凸显了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为真正释放数字乡村建设价值,未来需要通过构建包括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技术支撑、应用创新、保障机制在内的治理体系,将数字乡村建设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