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5)
- 2023(12330)
- 2022(10438)
- 2021(9372)
- 2020(7803)
- 2019(17922)
- 2018(17427)
- 2017(33628)
- 2016(18283)
- 2015(20817)
- 2014(21353)
- 2013(21503)
- 2012(20841)
- 2011(19181)
- 2010(19700)
- 2009(18433)
- 2008(18387)
- 2007(17183)
- 2006(15180)
- 2005(13773)
- 学科
- 济(90458)
- 经济(90372)
- 业(49523)
- 管理(44305)
- 农(35661)
- 企(35163)
- 企业(35163)
- 方法(32867)
- 数学(27397)
- 数学方法(27182)
- 中国(27105)
- 地方(27023)
- 农业(23590)
- 业经(23548)
- 财(17826)
- 学(17104)
- 制(16712)
- 贸(15491)
- 贸易(15480)
- 发(14990)
- 易(14874)
- 银(14677)
- 银行(14646)
- 融(14441)
- 金融(14438)
- 地方经济(14327)
- 行(14188)
- 和(13505)
- 产业(13267)
- 环境(12614)
- 机构
- 学院(276825)
- 大学(273129)
- 济(117159)
- 经济(114506)
- 研究(101659)
- 管理(100888)
- 理学(85082)
- 理学院(83993)
- 管理学(82640)
- 管理学院(82086)
- 中国(76779)
- 科学(61574)
- 京(59521)
- 农(54890)
- 所(52885)
- 财(52212)
- 研究所(47627)
- 中心(46860)
- 江(44907)
- 农业(42051)
- 业大(41993)
- 财经(40288)
- 范(39821)
- 师范(39460)
- 北京(38075)
- 经(36191)
- 州(35856)
- 经济学(35737)
- 院(35718)
- 省(32856)
- 基金
- 项目(175131)
- 科学(136724)
- 研究(131710)
- 基金(123145)
- 家(106549)
- 国家(105520)
- 科学基金(88718)
- 社会(83459)
- 社会科(78822)
- 社会科学(78802)
- 省(71310)
- 基金项目(65232)
- 划(58935)
- 教育(58757)
- 编号(55417)
- 自然(53575)
- 自然科(52211)
- 自然科学(52196)
- 自然科学基金(51250)
- 资助(49191)
- 成果(46294)
- 发(45001)
- 重点(40017)
- 课题(39147)
- 部(38137)
- 发展(36597)
- 创(36257)
- 展(35991)
- 国家社会(33834)
- 创新(33824)
- 期刊
- 济(144048)
- 经济(144048)
- 研究(84842)
- 中国(62432)
- 农(56390)
- 学报(43292)
- 科学(40910)
- 财(38988)
- 农业(37456)
- 管理(35926)
- 大学(32863)
- 教育(32474)
- 学学(30818)
- 融(29568)
- 金融(29568)
- 业经(27410)
- 技术(24141)
- 经济研究(21684)
- 财经(19823)
- 问题(19691)
- 业(18233)
- 经(17301)
- 版(14666)
- 技术经济(14541)
- 贸(14179)
- 商业(14083)
- 图书(14062)
- 世界(13523)
- 经济问题(13240)
- 科技(12758)
共检索到43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佳
分析乡村文化产业,既要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更要将其置于三农问题的大框架中来考察和研判,从这一视域出发,从消费社会主导的文化形态和三农语境中的文化产业两个维度,构建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于三个方面,即保护乡村文化生态、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通过梳理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总结出东部地区梯次发展和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两种发展态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宝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脆弱性、区域特色的显著性、快速成长性、发展阶段递进性、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演进性等特质。本文在全面审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推动农村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特色 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爱霞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农村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一环尚存诸多瓶颈。要解决问题必须在建立全方位的政府扶持机制、多元化的融资保障机制和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基础上,创建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特色 文化 产业化 发展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北京实施四大功能区域划分和区县功能定位以来,法人单位与就业出现明显的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聚的趋势,首都功能核心区产业活动空间压力得到一定释放但绝对密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活动增长不显著。四大功能区产业结构层次总体上表现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优于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但城市发展新区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升迅速,同时核心区与拓展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显现。产业部门在四大功能区之间表现出与功能定位基本吻合的转移趋势,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向核心区集聚,物质生产、城市基础设施与功能服务方面的部门显著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
关键词:
功能定位 产业发展格局 四大功能区 北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任贵州
因文化符码的嵌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宏观价值引导、中观符号建构、微观仪式组织三层价值链条,理应在乡村社会充分发挥价值引流、共识建构、合作深化和行动规束的“软治理”功能。受旨向偏离和惯性束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将价值引流曲解为文化救赎、将情境建构局限于设施配套、将文化互动寄托于行政整合、将行动规束转化为道德说教的实践偏差,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对此,应着眼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与丰富乡村治理工具的现实需要,以文化治理的高度推进服务供给实践的纠偏,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调节乡村文化生态、进而重塑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以内外价值互嵌推进供给旨向的回归,以文化仪式推送强化情境共识的建构,以文化主体参与锻造合作共治的自觉,以行动价值传播激发公共规则的生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任贵州
因文化符码的嵌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宏观价值引导、中观符号建构、微观仪式组织三层价值链条,理应在乡村社会充分发挥价值引流、共识建构、合作深化和行动规束的“软治理”功能。受旨向偏离和惯性束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将价值引流曲解为文化救赎、将情境建构局限于设施配套、将文化互动寄托于行政整合、将行动规束转化为道德说教的实践偏差,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对此,应着眼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与丰富乡村治理工具的现实需要,以文化治理的高度推进服务供给实践的纠偏,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调节乡村文化生态、进而重塑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以内外价值互嵌推进供给旨向的回归,以文化仪式推送强化情境共识的建构,以文化主体参与锻造合作共治的自觉,以行动价值传播激发公共规则的生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嘀 刘俊 李红强
城乡统筹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区域联动发展、提振内需的重要举措,对电网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认识电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功能,以促进电网的快速科学发展。文章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具体实际,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电网的功能定位,即保障民生、支持经济发展、执行政治职能和履行社会保障等方面。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电网功能 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玲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究新时期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意见,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调一致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颖
如何将处于中国城市领军地位的首都北京创建成为独具特色的"差异化"世界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区分并比较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历史演进和功能定位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简洁的网格化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探讨了北京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
历史演进 功能定位 世界城市 网格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春玉
多功能农业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发展从以单一生产功能为导向的目标向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综合发展为导向的目标转变,在地方层面形成更丰富的多样化农业实践活动,实现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多功能农业被视作未来农村发展替代模式。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试图调和社会平等和经济效率两种目标的张力和矛盾,在支持农业活动多样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地区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协同互补关系。不过,相关政策工具过度依赖于权力下放和项目制,导致中央政府的统筹和平衡职能被削弱,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因此,文章认为乡村振兴过程需要走出对“地方中心主义”和项目制的迷信,寻求能够最佳平衡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钢 杨蕙而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化在文化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功能上,数字化的发展推动着乡村文化的传播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对文化振兴起到了筑基、固力、提效的作用。目前乡村文化数字化面临数字化基础薄弱、乡村主体数字素养较低、数字化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从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增强乡村主体数字素养、加大乡村数字化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数字化监督体系等多方面破解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困境,为大数据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完善的数字化环境。
关键词:
数字化 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彦武
农村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由自发到自觉;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差别性从同质化到差别化;农村文化产业运行的组合性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生财;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客观性:从小到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智惠
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既有法律保障,又有政策支撑,面对乡村文化式微、农民阅读障碍等客观事实,乡村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信息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文化治理功能以及文化保护功能。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必须丰富馆藏资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倡导全民阅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乡村特色文化。
关键词:
乡村图书馆 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林琳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重大节事的成功举办为举办地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节事及节事旅游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政府、企业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争相申办、举办各类节事,以期在城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露
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开展较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地融入社区建设中,但其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社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不深入、形式与受众面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供给不足和设施资源不足等。基于高职院校音乐资源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传播、资源支持、质量提升和拓展就业等功能定位,高职院校音乐资源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路径必然指向增强服务意识、制定和实施社区音乐教育规划、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加强校区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强社区音乐教育的信息宣传、开设社区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等方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音乐资源 社区文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