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5)
2023(13335)
2022(10126)
2021(8694)
2020(6736)
2019(14574)
2018(14443)
2017(27727)
2016(14755)
2015(16285)
2014(16315)
2013(16242)
2012(14698)
2011(12958)
2010(13133)
2009(12221)
2008(12168)
2007(11338)
2006(10245)
2005(9499)
作者
(42005)
(35846)
(35399)
(33265)
(22226)
(16908)
(15792)
(13803)
(13573)
(12611)
(12154)
(11763)
(11407)
(11143)
(10803)
(10646)
(10343)
(10339)
(10264)
(10219)
(8823)
(8727)
(8557)
(8294)
(8091)
(7980)
(7954)
(7778)
(7172)
(7027)
学科
(82499)
(73019)
经济(72925)
(65190)
企业(65190)
管理(57323)
(49495)
业经(34496)
农业(33194)
方法(24292)
(23780)
中国(19912)
(17007)
财务(16992)
财务管理(16982)
数学(16872)
数学方法(16806)
企业财务(16091)
技术(15545)
(15460)
(14828)
(14482)
环境(14323)
地方(13690)
(13573)
(13117)
(13011)
农业经济(12704)
发展(11499)
(11487)
机构
学院(223310)
大学(212355)
(100038)
经济(98377)
管理(92893)
理学(79914)
理学院(79279)
管理学(78420)
管理学院(78029)
研究(68634)
中国(56955)
(51779)
(44896)
(42948)
农业(38761)
科学(38503)
业大(36228)
(35693)
财经(35140)
中心(33086)
(32729)
(31918)
经济学(29619)
研究所(29175)
经济管理(28244)
(27541)
经济学院(26978)
北京(25873)
商学(25538)
商学院(25303)
基金
项目(146275)
科学(118407)
研究(112754)
基金(108370)
(92304)
国家(91283)
科学基金(81112)
社会(76976)
社会科(72698)
社会科学(72683)
(59673)
基金项目(57781)
自然(48492)
教育(47532)
自然科(47421)
自然科学(47414)
(46670)
自然科学基金(46643)
编号(46418)
资助(40461)
(35743)
成果(35222)
(34324)
(33653)
国家社会(32680)
(32063)
重点(31543)
(31368)
(30744)
创新(30579)
期刊
(123521)
经济(123521)
研究(61751)
(58001)
中国(45319)
农业(39074)
(36538)
管理(35479)
科学(30901)
学报(29691)
业经(28929)
大学(24731)
学学(23881)
(23566)
金融(23566)
技术(19859)
(19567)
财经(17180)
经济研究(17060)
问题(16774)
农业经济(15125)
农村(14993)
(14993)
(14922)
教育(14914)
技术经济(13545)
世界(13230)
(12553)
经济问题(11842)
现代(11778)
共检索到33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丽平   饶希   丁士军  
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农业碳减排则是“三农”问题的难点,研究数字化与农业碳减排二者关系,有助于为农业生产领域“双碳”目标实现探寻新的路径。在构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碳减排指标的基础上,对2003-2018年30个省(市、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碳减排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碳减排的动态影响呈现出产业差异,面临乡村数字化的冲击,种植业净碳汇在整个考察期呈现出稳定的正面响应,畜牧业碳排放则总体呈现出负面响应,从后期趋势来看乡村数字化对种植业的冲击力度要大于畜牧业;(2)乡村数字化水平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全国层面农业碳减排,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畜牧业的影响则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对种植业的影响则不会受到制约;(3)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有利于显著增加东部地区种植业净碳汇,显著降低东部和中部畜牧业碳排放量,但对中西部种植业和西部畜牧业不显著;(4)财政支农力度的增加有助于农业碳减排,财政支农力度除对西部地区畜牧业碳减排不显著外,对其他地区农业碳减排都比较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丽平   饶希   丁士军  
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农业碳减排则是“三农”问题的难点,研究数字化与农业碳减排二者关系,有助于为农业生产领域“双碳”目标实现探寻新的路径。在构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碳减排指标的基础上,对2003-2018年30个省(市、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碳减排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碳减排的动态影响呈现出产业差异,面临乡村数字化的冲击,种植业净碳汇在整个考察期呈现出稳定的正面响应,畜牧业碳排放则总体呈现出负面响应,从后期趋势来看乡村数字化对种植业的冲击力度要大于畜牧业;(2)乡村数字化水平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全国层面农业碳减排,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畜牧业的影响则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对种植业的影响则不会受到制约;(3)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有利于显著增加东部地区种植业净碳汇,显著降低东部和中部畜牧业碳排放量,但对中西部种植业和西部畜牧业不显著;(4)财政支农力度的增加有助于农业碳减排,财政支农力度除对西部地区畜牧业碳减排不显著外,对其他地区农业碳减排都比较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白聪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要素升级、重塑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其能否进一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而且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构优化,实现节能减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在外部环境上,无论是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还是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均会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内部环境上,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也能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其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这对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协同发展有所启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喻春娇  唐威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其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地,将数字化转型的维度细分为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研发,发现前者的碳减排效应要明显强于后者。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工业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了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显著降低了其碳排放强度。异质性检验显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在资本密集度高、杠杆率高、国有性质的工业企业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加强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力度,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助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尚文  王丽  王永培  
为有效减少碳排放,规范并引导地方政府行为至关重要,国家审计可以利用其威慑力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基于1999—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总体层面检验了国家审计威慑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强化国家审计威慑可以减少碳排放,且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同时,中央专项审计由于其较高的权威性在碳减排方面形成了对地方审计机关威慑力的某种替代。因此,应高度重视国家审计的碳排放治理功能,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央审计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协同威慑机制,增强地方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并积极探索国家审计在促进碳减排方面的建设性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尚文  王丽  王永培  
为有效减少碳排放,规范并引导地方政府行为至关重要,国家审计可以利用其威慑力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基于1999—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总体层面检验了国家审计威慑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强化国家审计威慑可以减少碳排放,且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同时,中央专项审计由于其较高的权威性在碳减排方面形成了对地方审计机关威慑力的某种替代。因此,应高度重视国家审计的碳排放治理功能,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央审计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协同威慑机制,增强地方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并积极探索国家审计在促进碳减排方面的建设性功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投资,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均在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在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而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农作物覆盖面较低、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产品创新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包括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
关键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瑞焜  段永嘉  刘益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践行负责任的数字化是促进科技向善和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兼容并进的重要路径。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常常受到“多言寡行”“漂绿”和“脱耦”等问题的困扰。基于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探讨企业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环境责任“少言多行”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少言多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高环境压力下,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少言多行”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当企业面临较高的融资约束时,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少言”的促进作用更弱。数字化水平对“少言”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企业环境信息的低质量披露而非高质量披露;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促进作用不会牺牲企业的财务绩效。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两大社会目标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群芳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与东西部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分析慈善事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以及乡村振兴的现状,探索乡村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如慈善捐赠、经济发展、基本服务供给、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慈善党建引领,加强乡村慈善主体发展;加强慈善群体沟通,提升乡村产业建设能力;加强慈善资源配置,实现慈善资源精准对接;加强慈善文化培育,实现乡村慈善文化传承;培育乡村贤能人才,实现乡村数字慈善人才保障等策略,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仇惠麟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基于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挖掘数字技术投资者文本信息,检验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投资者通过优化信息环境、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治理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的资金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政府数字技术关注度较高地区、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技术投资者更偏向于具有数字化转型基础的企业,体现为“逐顶促进”;且更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底层技术运用。因此,需要加强培育数字技术投资新生态,强化数字技术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和资金效应作用机制的发挥,在制定相关政策举措时要关注不同地区特征和公司特征下数字技术投资者促进作用的差异性,以提高数字技术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洪振   李桐林   孔媛   潘明明  
电子商务能否助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本文基于翔实的村级与规模经营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乡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能够显著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其作用在全国层面具有普遍性。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调节效应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不仅能直接通过拓宽销售渠道、营造品牌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还能通过吸引劳动力回流等方式加强地区人力资本强度,间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但其影响受到村庄干部素质能力的调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政策、推进乡村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